1《秋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秋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22:1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秋天》
教学目标:
运用熟字加一加等方法认识“秋”、“气”等六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 2个偏旁。在对比中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 1个笔画。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认识自然段。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第 1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运用多种方法认识 6个生字,会写“了”、“子”两个字。
难点:正确认读“一”的不同读音。
三.教学准备:词语卡片、三线田字格贴多媒体课件(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组成词语的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秋”字
1.多媒体课件播放秋景画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哪些美景,都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板书:秋天。引导认读:“秋”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这个字是由学过的哪些两个字组成的?根据学生发现,相机提示: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秋”里有一个“禾。反复认读“秋天”。
3.学生给“秋”组词找朋友,如秋天、秋风、立秋、中秋等。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示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老师读到哪里,眼睛看到哪里。
2.学生跟老师读:根据读的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难读的字,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含声母 n.l的字音。
3.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4.出示几组重点关注的带拼音的词语,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自主读-指名读-齐读,必要时教师范读。liánɡ凉le了huánɡ黄le了lái来le了yè叶zi子多媒体将“了、子”变红,帮助学生读好轻声。出示词语,“一”字加拼音变红。 片片树叶 群大雁yí一yì一会儿排成个“ ”字yí一yī一引导学生发现“一”字音调的不同,并借助拼音读正确。
5.指导读好带“一”字的句子。
(1)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6.学生自由读全文。
(三) 认识自然段
1.出示整篇课文。老师介绍《秋天》是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出示:
2. 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课文的自然段,并示范标上序号。
3.学生照样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2.出示词卡,认读“天气”,给“气”组词找朋友。
3.联系生活,交流夏天的天气是怎样的,秋天来了,天气有什么不一样,有怎样的感觉。指导读好“天气凉了”。
4.出示词卡“树叶”,认读生字与词语,认识木字旁和口字旁。
(1)词卡把“树”字的偏旁图红色,引导学生发现“木”字变成偏旁的时候,捺变成了一点,读作木字旁。
(2)认读“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木字旁跟树木有关。
(3)认识“叶”字,引导学生找找“叶”字由哪两个字组成,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认识口字旁。
5.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相机学习“片”字。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除了树叶,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一片一片的,用上“一片”说一说,课件相机呈现一片雪花、一片花瓣等图文,复现认读。
(2)学生相机理解“一片片”,并认读词语。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格。
(3)指导读好“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6.多种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秋天的变化,熟读后初步背诵。
(1)教师领读“天气......”,学生跟读“凉了.......”。
(2)男女生或分组合作朗读。
(3)填空式背诵后,尝试独立背诵这一段。
(五)指导书写。
1.课中操:起立,拍手读儿歌。
2.指导书写“了、子”。
(1)认识并学写笔画横撇。
(2)指导书写“了”。指导观察“了”的笔画组成及位置。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弯钩要弯一些。
(3)引导对“了、子”进行比较观察,提示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略长。学生跟着教师书空后,先描后仿写。
(4)出示评价标准,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