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28 08:56:01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要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能不能说凡是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就不受
力的作用呢
议一议:
被匀速吊起的货物
静止的吊灯
分析它的受力!
被匀速吊起的货物
G
F
G
F
静止的吊灯
实验证明:
物体在受外力的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
G
F
G
F
 设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在受两个力
的作用时就能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探究:当两个力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F1
F2

  探究:当两个力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F1
F2
猜测与假设1:物体要保持平衡可
    能与两个力大小有关系
  探究:当两个力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F1
F2
猜测与假设1:物体要保持平衡可
    能与两个力大小有关系
结论1:物体要保持平衡,两个力大小必须相等
  探究:当两个力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F1
F2
猜测与假设2:物体要保持平衡可
   能与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有关.
  探究:当两个力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F1
F2
猜测与假设2:物体要保持平衡可
   能与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有关.
结论2:物体要保持平衡,两个力必须
   在同一直线上.
活动三:研究两个力方向的关系对平衡的影响。
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放开塑料板后,塑料板将___________。待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
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______。
向上运动
相反
相反
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物”
“等大”
“方反”
“同线”
 设问: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
生改变?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
2、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 的大小、方向。
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若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受力平衡,反之不平衡。
静止的吊灯
G
F
G=1N
F=1N
方向竖直向上
小 结
1、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二力平衡的应用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下图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
5牛
5牛
3牛
3牛
2牛
2牛
2牛
2牛
(A)
(B)
(C)
(D)
B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
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D
3、请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被拉着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
G
F
G

G
F支
F
f
4、重量为5000牛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所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解:根据题意可得:G=5000牛
阻力:f=5000牛x 0.05=250牛
因为汽车匀速运动,车所受的阻力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即牵引力F=f=250牛
答: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50牛。
水平地面上有一张课桌。
想一想,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呢?
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8 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材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两幅图片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讨论引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本节包括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一、学情分析
  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二力平衡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我发现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具体的实验作为知识的载体,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
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发言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重点、难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情景创设:(播放课件:静止在马路上的汽车,正在匀速起吊的物体,正在匀速直线前进的火车等画面)
提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画面里的物体的运动有些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保持静止状态或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提问:他们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学生回答。
提问:既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就不受外力的作用呢?
议一议: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受力的作用。
提问:生活中有没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又能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呢?有没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匀速上升的物体呢?或者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议一议:学生小组讨论、举例。
教师从同学们举例中选出三个实例:
① 静止悬挂的电灯,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保持静止。
②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静止。
③正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拖车。
做一做:请3名同学上台画出上述三例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实验证明: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新课教学
教师: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外力作用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二力平衡。
分析:茶杯受到了重力G与支持力F属于二力平衡,电灯受到了拉力F与重力G是二力平衡。
议一议:正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几对二力平衡。
提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就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哪它需要些什么条件呢?
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活动一:研究在改变物体受力大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学生合作完成甲、乙、丙三个实验。
实验过程:学生分别用手使塑料片静止在桌面上,先后改变钩码的个数,放手后,请同学观察塑料片是否还静止不动?若运动,塑料片向哪个方向运动?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活动二:研究在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学生合作完成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过程:步骤一:先在塑料片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使塑料片静止在塑料板上,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步骤二:然后将塑料片往下拉,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对照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的方向关系。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
活动三:研究物体受到二力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先在塑料片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使塑料片静止在塑料板上,然后将塑料片的两条细绳相互平行,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片,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并注意绳子最后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活动四:研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哪么是否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就是二力平衡了呢?
议一议:二力平衡还需要其它条件吗?
师生互动:二力平衡还需要的条件是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你们能不能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刚才的实验操作自行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议一议: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开展探究活动的实验方案。
教师对学生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并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做一做:将两块塑料片分别用一个铁丝弯的钩子钩在上面,再用细绳连接两块塑料片,观察泡沫塑料片是否运动,剪断细绳后,再观察泡沫塑料片发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二力平衡需要哪些条件呢?
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当物体受到二力平衡时,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提问:你能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二力平衡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
议一议:二力平衡条件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拓展: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并举例说明。
学生合作讨论,并回答交流。
归纳: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改变其中一个力的方向、让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就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评价与反馈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有(1) ;(2) ;
(3) 。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重物受力: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______重力;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______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不动时,对杠铃来说,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
A.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C.杠铃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4.一个物体受二力平衡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两个力都同时消失,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逐渐停下来 B.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 )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