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22: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进一步账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沟通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 资源 1.学生经验:学生已经认识的线有直线、射线和线段,四年级(上册)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常见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还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分类。
2.教学准备:师生每人一幅三角板、一把直尺。
教师准备有关练习题的光盘。
预习 设计 一、提纲:
1.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例说说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常见位置关系。
2.围绕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条边,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类?
3.如何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二、学习体会。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 先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1分钟)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展示成果,提升要点
1.小组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

2.成果展示。
(1)展示预习成果。
(2)学生汇报交流。
3.提问质疑
(1)在预习的时候你还有什么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吗?
如果提问有质量可以适当加分。
(2)你觉得在预习时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理一理: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7分钟)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
先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作图,再交流画图的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6题。
独立完成,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让学生说说注意点。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8钟)
必做题:《补充习题》P68
选做题:想一想,画一画:用一幅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创编题:上午9时,时针和分针成( )度角,10时成( )度角,下午( )时成直角。从10:00到11:00,时针转动的角度是( )度。从7:55到8:30,分针旋转了( )度。 【板块一】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再组织全班交流。
【板块二】
(课前根据教材“整理与练习”中的问题,预先整理。)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几何的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揭示课题)
【板块三】
1.昨天我们已经对“整理与练习”中的问题,预先整理了,下面我们一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预习收获。
2.教师了解学情,参与小组交流。
3.指导修正
答疑解难:
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还未得到解决?
整理成表: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直的
两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
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板块四】
作业1。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1.教师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加以解释,也可以相机组织讨论: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条呢?
2.引导学生利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知识解释这一生活现象。
3.教师突出: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提醒学生:用三角板画图,及时标出直角符号。
【板块五】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3.总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习题》P68
选做题:想一想,画一画:用一幅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家庭作业:
必做题:《一课一练》P75
选做题:《一课一练》P75中的“智力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