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综合测试数学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综合测试数学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28 09: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2012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数学(理科)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b-i, (a,b∈R),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a+b=( )
A.-1 B.1 C.2 D.3
2.若{}为等差数列,是其前项的和,且,则=( )
A. B. C. D.
3.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上的任意,恒成立”的只有( )
A. B. C. D.
4.设、、 为不同的三个平面,给出下列条件:
① a、b为异面直线,a ,b ,a∥,b∥;
② 内不共线的三点到 的距离相等;
③ ⊥ ,⊥ ;
则其中能使 ∥ 成立的条件是( )
A.① B.② C.③ D.② ③
5.已知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令
,则
A. .B. C. D.
6.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使函数y=ax(a>0,a≠1)的图象经过区域M的a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2,] C.[2,9] D.[,9]
7.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
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 )
A.96 B.84 C.60 D.48
8.如图,设点和为抛物线上除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x2+y2+4px=0 B.x2+y2-4px=0
C.x2+y2+4py=0 D.x2+y2-4py=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
9.=_______
10.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为,若,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
11.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 = 41,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
关于的条件是 __ .
12.设,若,则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3.已知数组:
记该数组为:,则______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右图,已知是圆的直径,,为圆上任意一点,过点做圆的切线分别与过两点的切线交于点,则____________.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则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分别为内角所对的边,且满足.
(Ⅰ)求的大小;
(Ⅱ)现给出三个条件:①; ②;③.
试从中选出两个可以确定的条件,写出你的选择并以此为依据求的面积.(只需写出一个选定方案即可,选多种方案以第一种方案记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2012年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规定:居民区中的PM2.5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 某城市环保部门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去年40天的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频数(天) 频率
第一组 (0,15] 4 0.1
第二组 (15,30] 12 0.3
第三组 (30,45] 8 0.2
第四组 (45,60] 8 0.2
第五组 (60,75] 4 0.1
第六组 (75,90) 4 0.1
(Ⅰ) 写出该样本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Ⅱ)求该样本的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是否需要改进?说明理由;
(Ⅲ)将频率视为概率,对于去年的某2天,记这2天中该居民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五面体中,∥,,,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求:
(Ⅰ)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与AB相交于点D,与椭圆相交于E、F两点.
(Ⅰ)若,求的值;
(Ⅱ)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设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记为,并记内的格点(,)
(、∈Z)的个数为(∈).
(Ⅰ)求,f (2),f (3)的值及的表达式;
(Ⅱ)记,若对于任意∈,总有≤m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Ⅲ)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问是否存在正整数、t,使<成立?若存在,求出正整数,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
(Ⅰ)当x=6时, 求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Ⅱ)对任意的实数x, 证明>
(Ⅲ)是否存在, 使得an<<恒成立 若存在, 试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012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三)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 因为,所以,故a+b=3,选D.
2. 解:= ,所以=.选B.
4.解:由①可推出∥;由②推不出∥;由③推不出∥,选A.
5.解:,
因为,所以,所以,选A.
6.解:通过画图知,平面区域M是以三点A(1,9)、B(2,10)、C(3,8)为顶点的三角形边界及其内部,函数的图象分别过A(1,9)、C(3,8)时,求得a=9或a=2,依条件知,其他函数的图象夹在与之间,故2≤a≤9,选C.
7.解:分三类:种两种花有种种法;种三种花有种种法;
种四种花有种种法.共有.选B.
另解:按顺序种花,可分同色与不同色有,选B.
8. 解:设A(x1,y1),B(x2,y2),M (x,y),AB与x轴交于N (m,0),
设直线AB的方程为x=ky+m,代入y2=4px得y2-4pky-4pm=0.
∴y1y2=-4pm,∴kOA·kOB=·=·==-=-1,
∴m=4p. 即直线AB过定点N (4p,0).又OM⊥AB,∴⊥,
又∵=(x,y),=(x-4p,y),∴x(x-4p)+y2=0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2+y2-4px=0.选B.
二.填空题
9.解:==(e +1)-1=e.
10.解:因为,所以,解得.
11.解:.即
12.解:集合M是以四点A(1,0),B(0,1),C(-1,0),D(0,-1)为顶点的正方形外部的点组成的区域(包括正方形的边界),而集合N是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内的点组成的区域(包括边界),若,当圆与正方形ABCD四边相切时r最小,可求得最小值是 EQ \F(,2)
13.答案:(也可表示成15)。由排数的规律得,计算得,第63组最后一项是,.
14.解:依条件有 BQ-AP=CQ-CP. 过P点作BQ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且有PQ2 = AB2 +(BQ-AP)2 (BQ+AP)2=42+(BQ-AP)2 4。
15.解: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x-2)2 + y2 =1,圆心C(2,0)到直线的距离是d = EQ \F(|3×2-4×0+4|,) =2,故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三.解答题
16.解:(Ⅰ)依题意得,即
∵,∴,∴,∴
(Ⅱ)方案一:选择①②.
由正弦定理,得,
.
方案二:选择①③
由余弦定理,有,则,,
所以.
说明:若选择②③,由得,,不成立,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
17.解:(Ⅰ) 众数约为22.5微克/立方米, 中位数约为37.5微克/立方米.
(Ⅱ)去年该居民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
(微克/立方米).
因为,所以去年该居民区PM2.5年平均浓度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故该居民区的环境需要改进.
(Ⅲ)记事件A表示“一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则.
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0,1,2.且 ~.
所以,
所以变量的分布列为
0 1 2
(天)或(天).
18.解法一:(Ⅰ)∵AB∥DC,DC 平面, AB 平面EFCD,∴AB∥平面EFCD,∴AB到面的距离等于点A到面的距离。∵FA⊥平面ABCD,AB平面ABCD,∴FA⊥AB.又由, 得AD⊥AB,而AF,AD 平面ADF,AF∩AD=A,∴AB⊥平面ADF。∵CD∥AB,∴CD⊥平面ADF,而CD 平面CDEF,∴平面CDFE⊥平面ADF,且平面CDFE∩平面ADF=FD。过点A作于G,则AG⊥平面CDEF,即AG长为点A到平面EFCD的距离.由上述证明知CD⊥DF,△CDF为直角三角形,由CD=2,FC=3 FD=,又在直角△FAD中,由AD=2 AF=1 AG=,即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为。
(Ⅱ)由己知,平面,得AD,又由,知,而AB,AF 平面ABFE,故平面ABFE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记为.
在中, ,在平行四边形ABFE中,EF∥AB,又BA⊥平面ADF,∴EF⊥平面ADF,又AF平面ADF,∴EF⊥AF。在直角△EFA中,由AE=,AF=1 cos = EQ \F(1,) tan =.
解法二: (Ⅰ)以A点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A(0,0,0), C(2,2,0), D(0,2,0),设
可得,由.即,
解得 ∥,面,
所以AB∥平面EFCD,故直线AB到面的距
离等于点A到面的距离。
设平面CDF的法向量为,则⊥且⊥
EQ \B\LC\{(\A\AL( ·=0,·=0)) ,又,,故得 取y1=1,得,则点A到平面CDFE的距离是d= EQ \F(|·|,||) = EQ \F(2,) = EQ \F(2,5)
(Ⅱ)因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可设, .由得,解得.即.故
由,,易知, AD⊥AE,AD⊥AF,又平面ADE∩平面ADF=AD,故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cos∠FAE= EQ \F(·,||||) = EQ \F(1,) tan∠FAE=.
19.解:(Ⅰ)依题设得椭圆的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如图,设,其中,
且满足方程,故………①
由知,得;
由在上知,得.所以,
化简得,解得或.
(Ⅱ)解法一: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①式知,点到的距离分别为,

又,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

当且仅当即当时,上式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为.
解法二:由题设,,.
设,,由①得,,
故四边形的面积为
,当时,上式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为.
20.解:(Ⅰ)=3,=6,f (3)=9.
由>0,0<≤,得0<<3,又∈,∴=1,或=2.
当=1,0<≤2时,共有2个格点;
当=2,0<≤时,共有个格点.
故.
(Ⅱ)由(Ⅰ)知=,则-=.
∴当≥3时,<.
又=9<==,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有≤,故≥.
(Ⅲ)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和,
由(1)知==,故.
则<.
变形得<,即<0.
∴1<(8-)<15,由于、均为正整数,所以==1.
附:, .
当时, 由,得,.
当时, ,由,得,不存在.
所以==1.
21.解(Ⅰ):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4项,第4项是=.
(Ⅱ)证法一:因
证法二:

而,故只需对和进行比较。
令,有
由,得,因为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在处有极小值,故当时,,从而有,亦即,故有恒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Ⅲ)对,且

,
又因,故
∵,从而有成立,
即存在,使得恒成立。
D
B
C
A
D
B
C
A
D
F
B
y
x
A
O
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