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9 07:17:5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绍兴)学生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路设计,是指按照一定规则,使用特定方法设计出符合使用要求的电路系统。
【解答】由题干可知,该电路要满足两个开关都闭合后电路才能正常使用;
A、串联电路,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故A正确;
B、闭合S1电动机就可以工作,闭合S2后电路短路;故B错误;
C、闭合S1电动机即可开始工作,闭合S2后电路短路;故C错误;
D、S1和S2任意闭合一个电动机都能工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1八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用电器 C.导线 D.开关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
【解答】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2021八下·北仑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可能带负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一定带正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和丙相互排斥,那么二者肯定带同种电荷,即乙带正电荷。甲和乙相互吸引,那么甲可能不带电,因此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甲可能带负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2021·慈溪模拟)小科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S2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M,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①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当发生器工作时,电动机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即二者不相互影响,那么二者并联;
②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当开关S1断开时,发生器和电动机都不工作,则它应该在干路上。
③当开关S1闭合后,再闭合S2,电动机才能工作,那么开关S2只能控制电动机,即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故选A。
5.(2021八下·余姚期中)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将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与c靠近,则c、d两球将(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吸引与不排斥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①如果b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则c带正电。a与b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可能带负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a可能不带电。
②a球与不带电的d接触后,会带上与a相同的电荷,则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③c带正电,无论d带负电还是不带电,二者都会相互吸引。
故选A。
6.(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图像泡沫小球被显示屏吸引,那么显示屏肯定带电,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这是因为(  )
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是因为有电子发生了转移,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由电源的正极直接流回负极,这种现象叫短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A、B、D三个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回负极的过程中,都要经过灯泡,没有发生电源的短路,故A、B、D不合题意;
在C中,电流从正极出发,到达灯泡右端时,经过与它并联的导线,绕过灯泡,经过开关,直接流回负极,从而使电源短路,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4章 电与电路 单元试卷)如图所示是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红灯、绿灯和黄灯,不可能同时发光,即使其中一盏灯坏了,其它两盏灯照常工作,因此它们不相互影响,即它们并联,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2电路(第1课时)导体、绝缘体和电路)如图为宾馆房间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电阻 D.导线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房卡插入槽中,电路接通,用电器正常工作;拿走房卡,电路断开,用电器不能工作,因此房卡可以控制电路通断,相当于开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在疫情期间,只有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人方可进入校园。为此兴厚小组准备设计电路对校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当检测到进校人员体温正常时S1闭合,佩戴口罩时S2闭合,此时方可启动电动机打开校门。则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为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电机都不能启动;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机才能启动,那么它们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则开关S1、S2和电动机串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2020八上·瑞安期末)小明将两个插了镁条和碳棒的熟鸡蛋与 LED 灯相连(如图)后,观察到LED 灯发光了。则插了镁条与碳棒的熟鸡蛋是该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插了镁条和碳棒的熟鸡蛋为灯泡提供电能,相当于电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3.(2020八上·新昌月考)小明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显示屏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时,小球被吸引,说明电脑显示屏肯定带电,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2020八上·婺城期中)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下列说祛中,正确的是(  )
A.气球得到了一些电子
B.气球失去了一些电子
C.头发得到了一些电子
D.头发和气球间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得到电子,由于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头发失去电子,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摩擦会产生静电,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 ,从另一端撕开,撕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一现象表明细丝(  )。
A.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那么细丝都会带上同种电荷,所有的细丝张开,说明它们之间产生了排斥力,则这个现象表明:细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2020八上·兰溪期中)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丙肯定带正电,因为乙和丙相互排斥,所以乙肯定带正电。甲和乙相互吸引,甲和丙相互吸引,那么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2020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发声器
【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在基本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导线是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是控制通断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磁控猴子大吵大闹,此时应该是电路接通了;磁控猴子停止吵闹,应该是电路断开了,据此可知,它手中的香蕉的作用就是控制电路通断的,也就是开关,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8.(2019·衢州)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 ,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由图可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能够被显示屏吸引,则说明显示屏一定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而无法判断显示屏的带电类型;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9.(2019八上·嘉兴期末)在电荷相互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四种物质束缚电子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毛皮<玻璃<丝绸<橡胶。现将毛皮与玻璃棒摩擦(  )
A.玻璃棒带正电,毛皮带负电 B.玻璃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C.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不带电 D.玻璃棒带负电,毛皮不带电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 , 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而带负电 , 束缚电子能力弱物质的失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物质摩擦时得失电子的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玻璃棒束缚电子能力较强,毛皮束缚电子能力较弱,二者相互摩擦时,玻璃棒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会失去电子带正电。
故答案为:B。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
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C.L1、L2都不能发光 D.L1、L2都能发光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灯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
【解答】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L2被短路,故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余姚期中)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   (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   (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答案】a;没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起爆器是依靠电流工作的,要让起爆器停止工作,就必须切断通过起爆器的电流的必经之路,根据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起爆前,开关S闭合,此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a点,然后通过开关流回负极。此时起爆器被短路,因此拆除前起爆器上没有电流经过。
②起爆时间已到后,开关S断开,此时电流从正极,经过灯泡和a点,再经过起爆器流回负极。前后对比可知,通过起爆器的电流肯定经过a点,不经过b点,因此拆弹专家应该在a点剪断导线。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4章 电与电路 单元试卷)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电。
【答案】带电;负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经过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带电,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2)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23.(第四章复习题)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   和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答案】正电荷;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4.(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   、消耗电能的   、控制电路的   和输送电能的   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答案】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25.(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   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这种现象称为   。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    。
【答案】电子;电子;正电;摩擦起电;静电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定义和本质分析解答。
【解答】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静电 。
26.(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答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7.(2020八下·余姚期中)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   。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   了电子。
【答案】转移;得到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过程,其实就是两个物体得失电子的过程;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获得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大于正电荷数,所以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小于正电荷数,所以带正电。
【解答】(1)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28.(2020八上·吴兴期末)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   的规律。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带电体”是物理学上的名词,是指带电荷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因为带电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因为棉芯D带有正电荷,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的规律。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9.(2018八上·长兴月考)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答案】用电器;电源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解答】解: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 是消耗电能的,此时充电宝是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 是提供电能的,此时充电宝是电源。
故答案为:用电器;电源。
30.(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电与电路》单元测试)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水果相当于   ,如果想控制这个电路的通断,还应在电路中安装   。
【答案】电源;开关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一个完整的电路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组成。
【解答】酸甜多汁的水果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水果相当于电源;如果想控制这个电路的通断,还应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故答案为:电源;开关。
三、解答题
3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按如图所示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由实物图知,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开关S后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然后两支汇合回到电源负极。
3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请按照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开关S控制电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画出灯泡L2、L1和开关,再到电源的负极。
3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该电路各元件串联,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解答】该电路中各元件串联,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电动机回到负极。
四、实验探究题
34.(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元件按要求连接起来,线不能交叉。
⑴L1和L2并联;
⑵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⑷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⑸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谁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和开关的位置,进而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解答】①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那么变阻器与灯泡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变阻器右下方的接线柱必选,上面的接线柱任选;
②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那么它与灯泡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那么开关应该在干路上。
实物图和电路图:①将相邻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组成一个大电源。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1、变阻器(上面接线柱任选,下面必接右下角的接线柱),开关流回负极;
②分流点在灯泡L1与正极之间,汇流点在变阻器和开关之间;
③从分流点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2和电流表,然后回到汇流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五、综合说理题
35.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26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实验方案一:操作方法: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分析论证: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正电.
实验方案二:操作方法: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分析论证: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解答】塑料吸管比较轻,所以把摩擦后带电的吸管悬挂起来观察受力效果更明显,让带正电的玻璃棒或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吸管,吸引就带异种电荷,排斥就带同种电荷.
【分析】我们知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又知道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可以通过排斥还是吸引的现象来验证吸管所带的是什么电荷.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绍兴)学生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2021八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用电器 C.导线 D.开关
3.(2021八下·北仑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可能带负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一定带正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4.(2021·慈溪模拟)小科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S2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M,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5.(2021八下·余姚期中)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将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与c靠近,则c、d两球将(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吸引与不排斥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6.(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7.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这是因为(  )
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8.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4章 电与电路 单元试卷)如图所示是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1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2电路(第1课时)导体、绝缘体和电路)如图为宾馆房间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电阻 D.导线
11.(2020八上·嘉兴期末)在疫情期间,只有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人方可进入校园。为此兴厚小组准备设计电路对校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当检测到进校人员体温正常时S1闭合,佩戴口罩时S2闭合,此时方可启动电动机打开校门。则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2020八上·瑞安期末)小明将两个插了镁条和碳棒的熟鸡蛋与 LED 灯相连(如图)后,观察到LED 灯发光了。则插了镁条与碳棒的熟鸡蛋是该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13.(2020八上·新昌月考)小明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显示屏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电
14.(2020八上·婺城期中)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下列说祛中,正确的是(  )
A.气球得到了一些电子
B.气球失去了一些电子
C.头发得到了一些电子
D.头发和气球间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15.(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摩擦会产生静电,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 ,从另一端撕开,撕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一现象表明细丝(  )。
A.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16.(2020八上·兰溪期中)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17.(2020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发声器
18.(2019·衢州)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19.(2019八上·嘉兴期末)在电荷相互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四种物质束缚电子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毛皮<玻璃<丝绸<橡胶。现将毛皮与玻璃棒摩擦(  )
A.玻璃棒带正电,毛皮带负电 B.玻璃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C.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不带电 D.玻璃棒带负电,毛皮不带电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
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C.L1、L2都不能发光 D.L1、L2都能发光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余姚期中)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   (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   (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4章 电与电路 单元试卷)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电。
23.(第四章复习题)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   和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24.(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   、消耗电能的   、控制电路的   和输送电能的   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25.(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   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这种现象称为   。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    。
26.(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27.(2020八下·余姚期中)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   。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   了电子。
28.(2020八上·吴兴期末)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   的规律。
29.(2018八上·长兴月考)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30.(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电与电路》单元测试)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水果相当于   ,如果想控制这个电路的通断,还应在电路中安装   。
三、解答题
3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按如图所示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请按照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小专题:电路图及实物连接)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
34.(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元件按要求连接起来,线不能交叉。
⑴L1和L2并联;
⑵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⑷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⑸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五、综合说理题
35.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26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路设计,是指按照一定规则,使用特定方法设计出符合使用要求的电路系统。
【解答】由题干可知,该电路要满足两个开关都闭合后电路才能正常使用;
A、串联电路,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故A正确;
B、闭合S1电动机就可以工作,闭合S2后电路短路;故B错误;
C、闭合S1电动机即可开始工作,闭合S2后电路短路;故C错误;
D、S1和S2任意闭合一个电动机都能工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
【解答】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和丙相互排斥,那么二者肯定带同种电荷,即乙带正电荷。甲和乙相互吸引,那么甲可能不带电,因此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甲可能带负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①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当发生器工作时,电动机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即二者不相互影响,那么二者并联;
②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当开关S1断开时,发生器和电动机都不工作,则它应该在干路上。
③当开关S1闭合后,再闭合S2,电动机才能工作,那么开关S2只能控制电动机,即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①如果b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则c带正电。a与b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可能带负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a可能不带电。
②a球与不带电的d接触后,会带上与a相同的电荷,则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③c带正电,无论d带负电还是不带电,二者都会相互吸引。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图像泡沫小球被显示屏吸引,那么显示屏肯定带电,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是因为有电子发生了转移,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由电源的正极直接流回负极,这种现象叫短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A、B、D三个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回负极的过程中,都要经过灯泡,没有发生电源的短路,故A、B、D不合题意;
在C中,电流从正极出发,到达灯泡右端时,经过与它并联的导线,绕过灯泡,经过开关,直接流回负极,从而使电源短路,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红灯、绿灯和黄灯,不可能同时发光,即使其中一盏灯坏了,其它两盏灯照常工作,因此它们不相互影响,即它们并联,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房卡插入槽中,电路接通,用电器正常工作;拿走房卡,电路断开,用电器不能工作,因此房卡可以控制电路通断,相当于开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为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电机都不能启动;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机才能启动,那么它们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则开关S1、S2和电动机串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插了镁条和碳棒的熟鸡蛋为灯泡提供电能,相当于电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时,小球被吸引,说明电脑显示屏肯定带电,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A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得到电子,由于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头发失去电子,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那么细丝都会带上同种电荷,所有的细丝张开,说明它们之间产生了排斥力,则这个现象表明:细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丙肯定带正电,因为乙和丙相互排斥,所以乙肯定带正电。甲和乙相互吸引,甲和丙相互吸引,那么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在基本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导线是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是控制通断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磁控猴子大吵大闹,此时应该是电路接通了;磁控猴子停止吵闹,应该是电路断开了,据此可知,它手中的香蕉的作用就是控制电路通断的,也就是开关,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8.【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 ,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由图可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能够被显示屏吸引,则说明显示屏一定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而无法判断显示屏的带电类型;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9.【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 , 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而带负电 , 束缚电子能力弱物质的失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物质摩擦时得失电子的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玻璃棒束缚电子能力较强,毛皮束缚电子能力较弱,二者相互摩擦时,玻璃棒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会失去电子带正电。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灯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
【解答】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L2被短路,故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故答案为:B。
21.【答案】a;没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起爆器是依靠电流工作的,要让起爆器停止工作,就必须切断通过起爆器的电流的必经之路,根据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起爆前,开关S闭合,此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a点,然后通过开关流回负极。此时起爆器被短路,因此拆除前起爆器上没有电流经过。
②起爆时间已到后,开关S断开,此时电流从正极,经过灯泡和a点,再经过起爆器流回负极。前后对比可知,通过起爆器的电流肯定经过a点,不经过b点,因此拆弹专家应该在a点剪断导线。
22.【答案】带电;负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经过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带电,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2)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23.【答案】正电荷;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4.【答案】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25.【答案】电子;电子;正电;摩擦起电;静电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定义和本质分析解答。
【解答】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静电 。
26.【答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7.【答案】转移;得到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过程,其实就是两个物体得失电子的过程;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获得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大于正电荷数,所以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因为负电荷数小于正电荷数,所以带正电。
【解答】(1)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28.【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带电体”是物理学上的名词,是指带电荷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因为带电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因为棉芯D带有正电荷,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的规律。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9.【答案】用电器;电源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解答】解: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 是消耗电能的,此时充电宝是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 是提供电能的,此时充电宝是电源。
故答案为:用电器;电源。
30.【答案】电源;开关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一个完整的电路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组成。
【解答】酸甜多汁的水果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水果相当于电源;如果想控制这个电路的通断,还应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故答案为:电源;开关。
3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由实物图知,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开关S后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然后两支汇合回到电源负极。
32.【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开关S控制电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画出灯泡L2、L1和开关,再到电源的负极。
3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该电路各元件串联,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解答】该电路中各元件串联,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电动机回到负极。
34.【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谁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和开关的位置,进而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解答】①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那么变阻器与灯泡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变阻器右下方的接线柱必选,上面的接线柱任选;
②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那么它与灯泡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那么开关应该在干路上。
实物图和电路图:①将相邻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组成一个大电源。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1、变阻器(上面接线柱任选,下面必接右下角的接线柱),开关流回负极;
②分流点在灯泡L1与正极之间,汇流点在变阻器和开关之间;
③从分流点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2和电流表,然后回到汇流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35.【答案】实验方案一:操作方法: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分析论证: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正电.
实验方案二:操作方法: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分析论证: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解答】塑料吸管比较轻,所以把摩擦后带电的吸管悬挂起来观察受力效果更明显,让带正电的玻璃棒或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吸管,吸引就带异种电荷,排斥就带同种电荷.
【分析】我们知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又知道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可以通过排斥还是吸引的现象来验证吸管所带的是什么电荷.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