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了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科学家认为,在整个地月系中,最好的天文观测环境地就是月球的背面了,预测将来在这里会建造大型天文望远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研究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 )
①太阳活动影响大 ②风化作用强 ③雨水冲刷作用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与面对地球的正面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天气现象干扰少
B.宇宙辐射强
C.太阳辐射强
D.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光线等的干扰少
【答案】(1)C
(2)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对月壤的形成影响极小,①错误;月球上基本无大气,没有降水,所以月壤的形成与雨水冲刷作用无关,③错误;风化作用强、昼夜温差大都与月壤的形成密切相关,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2)月球没有大气,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受天气现象干扰都比较小,A错误;月球正面和背面宇宙辐射差异不大,B错误;月球有自转与公转,无论正面还是背面,由于昼夜交替,都有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反射影响,以及地球上存在着低频无线电干扰源,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电磁环境会对天文观测产生严重干扰;而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一个独特的平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D正确。
【点评】月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层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性的细小粒子,在月球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
2.水星凌日(transitofMercury)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
A.1 B.2 C.5 D.8
(2)当发生水星凌日时,能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1)B
(2)B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日、地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形成凌日现象.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可知太阳与地球之间有两颗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均可能发现凌日现象.(2)根据材料可知,发生水星凌日时日、水、地三者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水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故选:(1)B.(2)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显示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由此可知,在太阳系中,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水星和金星若满足上述条件时,都会发生凌日现象.(2)本题以水星凌日天文现象为背景,考查水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掌握太阳系中天体的位置关系即可分析该题.
3.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下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城市位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2)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
A.海拔高 B.多阴雨天气 C.距海远 D.植被丰富
(3)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 )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 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根据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可知,图中①城市为拉萨,②城市为重庆,③城市为恩施,④城市为武汉,⑤城市为杭州。其中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最高。A符合题意。(2)重庆地处四川盆地,重庆较拉萨地势低、距离海洋较近,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而植被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B符合题意。
(3)拉萨处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多,因此 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3)C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4. 2012年8月6日,重达1吨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随后传送回火星表面比较清晰的照片.读图(如图所示),回答下题.
(1)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代表火星的是( )
A.D B.A C.C D.B
(2)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E与D轨道之间 B.D与B轨道之间
C.B与C轨道之间 D.C与A轨道之间
(4)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与地球卫星通信的过程中,最可能受到( )因素干扰.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答案】(1)C
(2)B
(3)D
(4)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可得出E为水星、D为金星、B为地球、C为火星、A为木星. (2)2012年8月6日,重达1吨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地月系.(3)读图可知,E为水星、D为金星、B为地球、C为火星、A为木星、F为木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C与A轨道之间.(4)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与地球卫星通信的过程中,最可能受到太阳活动因素干扰.
故选:(1)C(2)B.(3)D.(4)C.
【点评】(1)该题考查的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很容易得出答案(2)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3)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5.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回答问题。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②“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GPS定位运用无线电短波进行通信,也会收到干扰;④极昼现象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结果;也就是②、③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GPS定位。
6.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答案】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 000<①<6 500,3 000<②<3 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 500,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根据题目意图,故选C。
【点评】考查行星和恒星内容;恒星是自身发光,质量、密度很大的天体;而行星是围绕恒星转的。
7.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光球层和日冕层
C.色球层和日冕层 D.只能观察到日冕层
【答案】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肉眼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其中,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人们用肉眼观测不到,只有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于特殊的仪器才可观察到;故选C。
【点评】考查太阳结构的大气层;平时肉眼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于特殊的仪器才可观察到太阳的色球层和日冕层。
二、综合题
8.(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 和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与太阳 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图 2 中太阳大气层③是 ,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其到达地球的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 千米, 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4)地球作为特殊的星球,形成生命的外部条件有哪些?
【答案】(1)地球;火星;距离
(2)日冕层;太阳风
(3)5~10;硅铝
(4)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地球的内部圈层;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图1中显示,位于宜居带的是第三颗行星和第四颗行星,即地球和火星;从图1中可以看出,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与太阳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太阳大气由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2中显示,太阳大气层③是最外面的一层,应为日冕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其到达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5~10千米。图3中显示,地壳中的甲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甲层除氧之外,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相对较小,称为硅铝层。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另一方面太阳稳定,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点评】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薄。
9.(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读图“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太阳年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拉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很大,请简述其原因。
(3)请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答案】(1)年太阳辐射分布不均;总体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生产等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示和图例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太阳辐射能特别丰富。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地区为青藏高原,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最弱为四川盆地,从盆地大气状况和天气状况分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0.(2020高一上·蚌埠月考)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 ;B ;C 。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 ,B层出现 ,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使地球磁场产生磁爆现象;使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引发自然灾害等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为太阳大气内部的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使信号衰减甚至中断;二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三是带电粒子流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与两极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形成极光;四是影响地球的气候。
故答案为:(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使地球磁场产生磁爆现象;使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引发自然灾害等。
【点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极地高纬);影响地球气候(降水,如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1 / 1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了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科学家认为,在整个地月系中,最好的天文观测环境地就是月球的背面了,预测将来在这里会建造大型天文望远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研究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 )
①太阳活动影响大 ②风化作用强 ③雨水冲刷作用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与面对地球的正面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天气现象干扰少
B.宇宙辐射强
C.太阳辐射强
D.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光线等的干扰少
2.水星凌日(transitofMercury)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
A.1 B.2 C.5 D.8
(2)当发生水星凌日时,能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3.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下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城市位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2)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
A.海拔高 B.多阴雨天气 C.距海远 D.植被丰富
(3)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 )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 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
4. 2012年8月6日,重达1吨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随后传送回火星表面比较清晰的照片.读图(如图所示),回答下题.
(1)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代表火星的是( )
A.D B.A C.C D.B
(2)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E与D轨道之间 B.D与B轨道之间
C.B与C轨道之间 D.C与A轨道之间
(4)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与地球卫星通信的过程中,最可能受到( )因素干扰.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5.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回答问题。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7.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光球层和日冕层
C.色球层和日冕层 D.只能观察到日冕层
二、综合题
8.(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 和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与太阳 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图 2 中太阳大气层③是 ,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其到达地球的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 千米, 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4)地球作为特殊的星球,形成生命的外部条件有哪些?
9.(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读图“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太阳年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拉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很大,请简述其原因。
(3)请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10.(2020高一上·蚌埠月考)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 ;B ;C 。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 ,B层出现 ,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对月壤的形成影响极小,①错误;月球上基本无大气,没有降水,所以月壤的形成与雨水冲刷作用无关,③错误;风化作用强、昼夜温差大都与月壤的形成密切相关,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2)月球没有大气,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受天气现象干扰都比较小,A错误;月球正面和背面宇宙辐射差异不大,B错误;月球有自转与公转,无论正面还是背面,由于昼夜交替,都有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反射影响,以及地球上存在着低频无线电干扰源,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电磁环境会对天文观测产生严重干扰;而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一个独特的平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D正确。
【点评】月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层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性的细小粒子,在月球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
2.【答案】(1)B
(2)B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日、地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形成凌日现象.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可知太阳与地球之间有两颗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均可能发现凌日现象.(2)根据材料可知,发生水星凌日时日、水、地三者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水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故选:(1)B.(2)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显示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由此可知,在太阳系中,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水星和金星若满足上述条件时,都会发生凌日现象.(2)本题以水星凌日天文现象为背景,考查水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掌握太阳系中天体的位置关系即可分析该题.
3.【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根据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可知,图中①城市为拉萨,②城市为重庆,③城市为恩施,④城市为武汉,⑤城市为杭州。其中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最高。A符合题意。(2)重庆地处四川盆地,重庆较拉萨地势低、距离海洋较近,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而植被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B符合题意。
(3)拉萨处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多,因此 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3)C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4.【答案】(1)C
(2)B
(3)D
(4)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可得出E为水星、D为金星、B为地球、C为火星、A为木星. (2)2012年8月6日,重达1吨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地月系.(3)读图可知,E为水星、D为金星、B为地球、C为火星、A为木星、F为木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C与A轨道之间.(4)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与地球卫星通信的过程中,最可能受到太阳活动因素干扰.
故选:(1)C(2)B.(3)D.(4)C.
【点评】(1)该题考查的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很容易得出答案(2)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3)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5.【答案】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②“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GPS定位运用无线电短波进行通信,也会收到干扰;④极昼现象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结果;也就是②、③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GPS定位。
6.【答案】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 000<①<6 500,3 000<②<3 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 500,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根据题目意图,故选C。
【点评】考查行星和恒星内容;恒星是自身发光,质量、密度很大的天体;而行星是围绕恒星转的。
7.【答案】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肉眼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其中,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人们用肉眼观测不到,只有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于特殊的仪器才可观察到;故选C。
【点评】考查太阳结构的大气层;平时肉眼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于特殊的仪器才可观察到太阳的色球层和日冕层。
8.【答案】(1)地球;火星;距离
(2)日冕层;太阳风
(3)5~10;硅铝
(4)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地球的内部圈层;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图1中显示,位于宜居带的是第三颗行星和第四颗行星,即地球和火星;从图1中可以看出,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与太阳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太阳大气由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2中显示,太阳大气层③是最外面的一层,应为日冕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其到达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5~10千米。图3中显示,地壳中的甲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甲层除氧之外,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相对较小,称为硅铝层。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另一方面太阳稳定,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点评】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薄。
9.【答案】(1)年太阳辐射分布不均;总体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生产等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示和图例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太阳辐射能特别丰富。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地区为青藏高原,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最弱为四川盆地,从盆地大气状况和天气状况分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0.【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使地球磁场产生磁爆现象;使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引发自然灾害等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为太阳大气内部的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使信号衰减甚至中断;二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三是带电粒子流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与两极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形成极光;四是影响地球的气候。
故答案为:(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使地球磁场产生磁爆现象;使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引发自然灾害等。
【点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极地高纬);影响地球气候(降水,如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