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2.抓住文中关键句,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关键句,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难点:
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感知老人创造的奇迹
1.前后勾连,导入新课。《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可爱的,也是脆弱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老人,一位默默守护巍巍青山的老人。
2.揭示课题,明确要求。课文题目叫《青山不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样的课文我们要按照编者的学习提示来学。(出示略读导语)读一读,提出几个要求?
3.默读课文,发现奇迹。出示要求:默读全文,圈画有关句子,再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4自然段: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指名朗读,理解词语:防风林带、林网。(出示图片,直观感受。)
再读句子,说说奇迹体现在什么方面。(重点关注数字)
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用上这些数字?准确的数据更体现出奇迹的真实性。
二、走进文本,感受老人植树护林的艰辛
1.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自读,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在文中做好圈画批注。
(2)组内交流,组长整理:从几个方面说明创造奇迹的条件艰苦?
2.分享与交流:
(1)从两个方面介绍创造奇迹的条件——大环境、小环境。
(2)读懂“大环境”,了解晋西北环境之恶劣。出示晋西北地形图,读第2自然段第2句,用一个词形容当地环境恶劣。在县志里有一句话记载了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出示,指名读,你读懂这段文字了吗?(抓住“逆”“擎”二字说出句意)
(3)读懂“小环境”,体会老人坚守的孤独。读读文字,圈出有关数字,你读到了什么?(六十五岁、八十一岁、七位、五人、人)从六十五岁至八十一岁,经历15个年头,从当初的七位老人到如今的独自一人,这样的小环境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孤单、孤独)
3.想象练笔。出示第2、3自然段第一句话:“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这是作者知道老人生活的大小环境,想象一下,作者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我不知道
。
……
仿照课文句式,写上一段话,可以围绕恶劣气候摧毁了幼苗、上山进沟植树的艰辛、晚上一人独居的寂寞、生病乏力的无助等展开想象。
4.小结:无论大环境多么恶劣,小环境多么孤独,进沟上山植树如何艰苦,老人都甘愿把自己奉献给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齐读这句话,并说说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对比阅读,感悟奇迹背后的震撼
这是一篇人物采访记,所谓采访,不仅要问、要听,还要看,还要思考。如果说老人所处的大小环境更多是听来的,那作者来到这个山沟又看到了什么?(窗外参天的杨柳与山沟里如臂如股的杨柳)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悟,想想这样一个景象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绿意盎然、绿波荡漾)
3.作者为何要写这两段所见与文中大小环境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是对老人奇迹的具体描写,十五年来老人孤身一人植树护林,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环境之恶劣与今日山沟树木之苍翠形成强烈对比,让人内心感到震撼。
4.对比引读:我知道这条沟所处的大环境:如今,窗外——。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现在啊,院外杨树柳树——十五年啊,绿化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
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四、认识老人,感颂“青山不老”的精神
1.这是一篇人物采访,作者是梁衡。梁衡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一篇人物采访,既要写出所见,记录所闻,还要表明观点。课文中哪个地方直接发表了作者的观点呢?
2.理解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是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紧扣关键词理解:“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另一种东西”指什么?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3.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说说“不会老的”是什么?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只要坚持植树造林,这青山就会一直流传下来,青山常在,青山常绿。第二层意思,这永存不仅仅只有这些绿树这片青山,还有老人默默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青山不老”正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4.读完课文,有没有人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这位老人到底是谁?
出示原文。(原文的最后第自然段:老人姓高,名富。)文章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把人物名字删去了。你觉得这个人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作为人物专访,人名肯定不可少,否则就会失去其真实性。选作课文,作为一篇散文,这位老人已经作为植树造林的象征,不再是一个个体。)
5.拓展阅读:《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