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奥运相关的写作素材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奥运相关的写作素材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5 07: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在杭州做环卫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马路。—些网友表示,博士生利用假期分担父母的辛苦让人感动,但是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材料将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博士生扫大街的新闻作对比,并提出了网友对博士生扫大街的不同看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职业歧视何时休?职业本无贵贱之分,只要服务社会就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可是现实中,环卫工常被当作没出息的代名词且会受到歧视。环卫工献身城市保洁事业,付出大量心血和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同。
(2)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用低俗错误的观念引导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传统孝道教育,不仅要求尊重父母的职业,还要为他们分担劳动的辛苦,用实际行动去感受父母生活的不容易。
(3)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淳朴。读书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别让孩子背着沉重的功利包袱在学习之路上气喘吁吁地爬行;也不必因为孩子的博士头衔,就颠倒学历与尽孝、尽孝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孝顺和感恩,让教育回归本真是全社会的责任。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的信念,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立意时,要注意两点。①看材料信息,拓宽思路。对材料进行分析可知:前两句是说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第三句是说只有努力,才能活得精彩;第四句是说为了更美好的中国和更美好的自己,应努力和新时代一起出发。②看写作要求,确定重点。题干要求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故主标题要用心拟写,争取出彩。副标题如果选“新时代,再出发”,就必须有回忆和比较;如果选“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就要突出新时代的力量。
参考立意: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②新起点,新征程;③一切尽在期待中;④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16里约奥运赛场,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重返世界之巅,创造了令国人惊喜和震撼的奇迹。 2018世界杯足球预选赛,冰岛以2-0击败科索沃,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冰岛这个只有34万人口的国家,只靠2万球员就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奇迹。 奇迹是一种实在的结果,还是一种期待的缘分 富尔格姆在《信条》中锐:“要承认奇迹。”而学者陈书凯告诫我们:“不要相信奇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 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任务很明确,“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 请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材料中既有立意的指向,也有文体上的要求。首先分析材料,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则创造奇迹的事例,第二部分是对“奇迹”的阐述,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中心是“奇迹”,强调了不同人对奇迹有不同的认识。“实在的结果”突出的是奇迹给人带来的惊喜与震撼,即“要承认奇迹”一样,强调世界上存在着奇迹;“期待的缘分”表明了奇迹到来前经历的过程,即“不要相信奇迹”相符,认为没有凭空而来的奇迹,惊喜需要我们不懈坚持和做好充足准备才会到来。所以考生可以围绕“何为奇迹”“如何创造奇迹”等进行立意。材料在文体上有明确的指向,即“议论文”,这就要求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有充足的论据,有清晰的论证思路。
参考立意:
(1)只有不懈坚持和充分的准备,才会有奇迹。
(2)奇迹只垂青于有心、勤奋、有准备的人。
(3)要相信奇迹的存在,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息。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举办了“立志成才”的活动,活动中先后邀请了三位知名校友作报告。第一位校友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是“敢于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校友在报告中说,他成功的关键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校友则认为,要获得成功,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重点是三位校友的成功经验,所以考生要根据对三位校友的话语进行理解立意。三位知名校友所说的话各有侧重点:第一位校友“敢于做别人不做的事”强调的是勇气、挑战、创新;第二位校友“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强调的是兴趣、自主、独立;第三位校友“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强调的是适应、责任、坚持等,据此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立意。从第一位校友所说的“要做别人不做的事情”,可以得出以下立意:敢为天下先;要勇于创新;要敢于标新立异;要独树-一帜。从第二位校友所说的“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得出以下立意:兴趣是成功的保证;从心出发;因为喜欢,所以成功。从第三位校友所说的“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可以得出以下立意:坚持就是胜利;责任就是人生第一要素;要勇于担当。得出这些立意之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行文,亦可综合几种立意行文。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意象的描绘析理引出观点,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引用典型的事例论证,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
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句是三位校友的话:。第一位校友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校友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校友则要求大家“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考生要紧紧抓住三位校友的话进行审题立意,选准立意角度就要深入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注意作文举例的真实,最好是从生活中选取平实的例据,这样作文才能显得有说服力。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高三的一名男生想报名参加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选拔考试,却遭到全家反对。家人欲阻止他,认为学飞行危险性太大,也太辛苦。他为此非常苦恼:放弃理想,太不甘心;坚持下去,可能会伤了父母的心。
针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请综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作文,阐述你的思考与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这段材料讲了高三一名男生想报考参加飞行员的选拔,遭到全家反对,因为飞行太过于危险,男孩子则认为放弃理想自己心有不甘,坚守梦想着会伤了父母的心。考生在立意的时候可以从男孩和家长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角度:
从父母的角度: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强迫孩子做一些事;
从孩子的角度:坚守梦想不放弃/做适合自己的。
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奥运”相关的写作素材
(一)【三种体育精神】
1、奥林匹克精神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7月20日,奥林匹克格言加入了“更团结”一词,更改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2、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3、乒乓精神
什么是乒乓精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国争光的精神;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奥运"相关的
写作角度
角度一:“奋斗青年"+奥运
1、"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体育健儿用行动证明,顽强拼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杨倩的精彩亮相让我们恍然发现,中国00后已经长大,青春可爱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时代的舞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正如陈祥榕写下的铮铮誓言,中国00后正用实际行动告诉社会这一代年轻人能够守护中国,亦能为国争光。中国青年们如今经过时代的考验与磨砺,不仅成为可以护卫人民的战士,还能沉稳参与世界舞台的竞争,携各国人民的敬佩与尊重,荣光归来。
3、中国女排队员朱婷虽然被视作“天才”,但朱婷只认为自己是勤奋刻苦的“人才”,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短板补强,把长板变得更长。
4、00后健儿打破以往世人对运动员的刻板形象,以自信大方、真实得体的姿态走向世界。
新一代的青年既有老一辈的努力、拼搏,又有独有的灵气和活力。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多元,全面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姿态。
角度二:科技+奥运
1、7月 2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东京举行的发布会现场表示,今年奥兹会将采用阿里云支撑全球转播。
东京奥兹会将由阿里云与奥林匹南广播服务公司联合打造的奥林匹克转播云(OBS Cloud)作为转播平台,是奥运历史上首次采用云计算支撑全球转播。
⒉在奥运转播技术的迭代过程中,咱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身影,用中国科技来助力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在云转播的赋能下,成功将转播中心占地面积缩小25%,现场转播工作人数量减少了27%,但是对成的,却有能力输出更丰富更精彩的赛事内容。
角度三:民族精神+奥运
1、时光流转,今天的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宏图徐徐铺展。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一个更从容、自信的大国气质中,中华体育精神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2、当体育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进程,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梦想的彼岸。面对时代打开的全新场景,将这笔宝贵财富传承并发扬光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3、奥运精神,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的气魄;是"浩荡清准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州。"的潇洒;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的谦逊。
4、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下,人类不断挑战自我,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没有人能永远都是冠军,但永远都会有人是冠军,国乒不是神,更不应该因荣耀被神化。五环旗下,没有一个奥运冠军是理所当然的。
5、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最,推动“中国号”轮涉过全面深化改革的险滩、穿越经济转型升级的激流,驶向更加广阔的水域。
角度四:大国风范+奥运
1、随着体育改革不断深化,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闯关夺隘,越是需要激发昂扬的斗志,去应对全新的挑战。体育战线多年形成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底气所在。打破利益藩篱,夯实发展之基,体育事业的转型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2、随着我国逐渐成长为体育大国,并向着体育强国迈进,中国选手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崭露头角。我们当然应该为有如此优秀的运动员感到自豪,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飘飘然。尽管有的属于玩笑式的调侃,玩“梗”,但毕竟过于轻佻,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有失大国风范。
(三)精彩的
“奥运”解说词
1、“除去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女子十气步枪,“00”后杨倩摘得首金。
2、“桃花影落飞神剑,一剑光寒定九州。”——孙一文夺得女子个人重剑金牌。
3、即使落后,也要绝地反击,这就是中国力量。
永不放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拼下去,别放弃!
4、举重男子67公斤级,湛利军两次失误后挺举成功,力压对手,逆转夺冠。
5、女排精神从来不是顺境中得来的,勇于拼搏、越挫越勇才是中国女排,你们的身后有14亿中国人民在加油。
女排精神,不被输赢定义!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拼尽全力,是一路上虽然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
6、陈芋汐和张家齐一跳定乾坤, 在这场最大年龄差超过20岁的竞赛中“雏凤清于老凤声”。
7、这不是少年可期,这是少年天生强大。男子10米气步枪,16岁的盛李豪夺银。
8、中国赛艇队多了一些“一棹逍遥天地中”的潇洒,中国队这条艇的这四位姑娘划得非常轻盈。
9、胜负得失、喜悦遗憾,都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承受住挫折,扛得住失利,才能延续对梦想的追求。无论赛场内外,总有一块金牌叫拼搏。
10、从半决赛到决赛,超越自我,是超越全亚洲,你们值得掌声。女子4*100自由泳接力,中国位列第7,二刷亚洲纪录
11、竞技场内外,不再是“成王败寇”的逻辑,而是“胜不骄、败不馁”的从容;不再是“失败即辜负”的看法,而是“奋斗过,就是胜利”的气度。
12、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光”,所有微小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奋进,是生命的强音。
13、胜负得失、喜悦遗憾,都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承受住挫折,扛得住失利,才能延续对梦想的追求。无论赛场内外,总有一块金牌叫拼搏。为理想拼过了,就是最值得骄傲,我们为每个拼搏的中国运动员骄傲。
14、奖牌不在榜上,在每个人的心里。过程比结果重要,精神比奖牌重要。赢得精彩,输的大气,拼的坚韧,才是体育的“含金量”,才能让每个人前进的脚步更稳健、留下的背影更厚重。
15、说庞伟和姜冉馨:一个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是旭日东升未来可期。
16、说马龙:一个时代的开启不会轻易落下帷幕。漂亮的离场并不只是在巅峰退役,也有绝地求生,也有从零开始。你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17、说樊振东:尽管今天依旧没能翻越马龙这座高山,但是也请樊振东回头望望,这一路走来,都是风景。
18、说孙颖莎: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19、说肖若腾: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部分解说词详细版本:
1、8月1日,第三次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半决赛的苏炳添终于如愿了,他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在“拼尽全力”的赛场画面之外,央视解说词“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透过积淀千年历史的文字,带领观众凝望追梦人身后如凤凰涅槃般燃起的火焰。而因为解说词,我们仿佛又回到2012年的夜晚,“风静了,雨停了,刘翔回来了。
2、“20岁的杨倩,经历了预赛60发子弹的淬火,决赛24发子弹的巨大挑战,让自己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穿上了这身白色的领奖服。手捧鲜花,年轻的杨倩完成了自己豪华的成人礼,‘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3、节奏、速度,人在船上、船在水中。7月28日上午,由崔晓桐、张灵、吕扬、陈云霞组成的中国女子四人双桨组合搅动碧波、奋力疾驰,最终,让中国时隔13年再次登上奥运赛艇的最高领奖台。
面对跃然于眼前的飒爽英姿,解说词轻声细语地流淌出来:多了一些“一棹逍遥天地中”的潇洒,中国队的这条艇,这四位姑娘划得非常轻盈……
4、7月27日,17岁小将张家齐和16岁小将陈芋汐以领先对手52.98分的优势锁定双人十米台金牌。解说如是:“陈芋汐和张家齐一跳定乾坤,在这场最大年龄差超过20岁的竞赛当中,‘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我们终于把命运抓在了自己手中。”
5、中国选手庞伟、姜冉馨夺得东京奥运会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冠军,面对这对年龄差足足有14岁的“叔叔+大侄女”组合,解说员动情地介绍称,“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旭日东升未来可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原诗出自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当谢思埸和王宗源夺得男子双人三米跳板金牌后,一句出自李白的“(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激情四射地道出少年郎的意气风发。
6、在此前两届冬季奥运会上,关于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的解说词也曾在中日走红。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我们非常庆幸能在羽生结弦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他,时光作渡,眉目成书,从此我们的深情不被辜负……”“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四)王者语录
1.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郎平
2.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邓亚萍
3.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人生路上使你疲劳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做好细节。成为强者不放弃。——张继科
4.有时候受点刺激不是坏事,你要是化解得好的话,会让你内心更强大。——刘国梁
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叶诗文
6.打坏多少球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你以为自己打坏了1500个球拍,但是你的对手很有可能打坏了2500个。——林丹
7.没有永远的冠军,因为冠军总会被下一个冠军给打下去。但是可以有永远的英雄,我要做自己内心永远的英雄。——邹市明
8.如今,我从内心深处特别感谢年轻时候的李娜。因为我相信如果没有小时候的李娜像傻子一样坚持的话,肯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李娜在这里成功。——李娜
9.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朱婷
10.不问终点,全力以赴。——马龙
(五)精选时评
长大的中国00后能守护中国,亦能为国争光
半月谈微信公号张婉祎2021-07-24
在24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上,中国“00”后小将、来自清华大学的杨倩不负众望,为中国代表团揽入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也是本届东京奥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
回顾杨倩的夺金历程,沉稳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资格赛上,杨倩以628.7环的成绩排名第六,晋级决赛。她并非赛前公认夺金的热门选手,赛中亦有失误,最后一轮前还落后0.2环,但她的沉稳让她一枪绝杀,笑到最后,并以251.8环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杨倩2000年出生,于2018年进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就读。曾夺得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女子气步枪60发个人冠军;2019年多哈亚洲锦标赛中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冠军;2020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中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冠军,决赛成绩破全国纪录,超世界纪录。
如果说“沉稳”是杨倩的制胜法宝,那么领奖时的“比心”动作,则显示出00后特有的“萌”。杨倩的精彩亮相让我们恍然发现,中国的00后已经长大,青春可爱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时代的舞台。
我们不能忘记,当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时,中国00后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参与雷神山建设,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写下“请战书”,协助交通运输局春运工作;将积攒的压岁钱捐出,用于支援抗击疫情……他们,都是中国的00后。一夜之间,00后褪去了青涩,稚嫩的脸庞上已经有一抹与年龄不相符的严肃与坚毅。我们更不能忘记,2019年在凉山火灾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员中就有两名00后,2020年的边境冲突中牺牲的英雄群体中更有00后士兵陈祥榕。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正如陈祥榕写下的铮铮誓言,中国00后正用实际行动告诉社会:这一代年轻人能够守护中国,亦能为国争光。中国青年们如今经过时代的考验与磨砺,不仅成为可以护卫人民的战士,还能沉稳参与世界舞台的竞争,携各国人民的敬佩与尊重,荣光归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时期也。”社会曾经疑惑:在物质丰裕时代成长的一代年轻人能否成为国家未来的脊梁,成为值得信赖的、新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青年们从未反驳这些被质疑的话语,但当危机来临之际,当被时代选择之时,他们扛起了责任的大旗,给国家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为杨倩喝彩,为长大的中国00后喝彩!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青年,未来可期!
“更团结”的奥运会必将更精彩
202107/21来源:新华网毛同辉
再过几天,东京奥运会即将开幕。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
“更团结”,简短寻常的三个字,因为和“更快、更高、更强”连在一起构成了新组合,就有了不寻常的意味。这三个字为奥林匹克格言注入新的内涵,增强了其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励和鼓舞着全世界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
从1913年“更快、更高、更强”被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到今天已逾百年。在百年历史与人类汗水的淬炼与熔铸中,这句格言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健儿顽强拼搏、不断突破。而在体育之外的各个领域,它同样深入人心,成为激励人们翻越“山丘”、追求卓越事业与人生的精神旗帜。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彰显的是一种敢于挑战、不断超越、勇攀新高的竞技精神,那么“更团结”则体现的是一种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的人文精神。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人们需要团结一致才能在艰难处境下获得胜利,这是人类战胜巨大危机和挑战的智慧所在,也是力量所在。
奥运会是象征友谊与和平的体育盛会,“更团结”也体现了其创办初衷。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1892年提出恢复奥运会建议时,希望以体育盛会的形式打破种族、民族和国家的界线,让团结、和平、友谊、进步成为世界的主流。如今,新格言契合并加深了这一理念,使奥林匹克格言适应我们的时代,也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丰富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祝愿并相信,有了“更团结”的加持,奥运会一定会在速度与激情的演绎之外,传递更多温度,创造更多精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