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形状
大小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
浑天说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
考一考
你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事例吗?
地球是球体的证实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当代的太空观测
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
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
地球的大小
考一考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N
S
赤道
6357千米
6378千米
纬线与纬度
纬线与纬度
赤道
地球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尔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亚洲的印度尼西亚也建有赤道标志。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
书写方法:
北京:
北纬40°
(或40°N)
赤道0° 南北极点90°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经线与经度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地面标志。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小结——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极点为零)、(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4万XCOSθ(θ为纬线的度数)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 赤道( 00 纬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向南增大、北纬向北增大)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0 W、东经1600 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经纬网
经纬网定位
你知道A(40°W ,40°N )、B(80°W , 30° N )、C( 60°W , 50°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
(点击图片观看录像)
A
B
C
考一考
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相邻的两条经纬线(相差1度)之间的间隔(长度)计算
相邻的两条纬线间隔 长度为
相等
110千米(有时也按111千
米计算)
相邻的两条经线间隔 长度为
不等
赤道处111千米,向两极缩
小,其他地点长度= 111千米
XCOSθ(θ为纬线的度数)
任意两点间隔(可以大致看做为直角三角形)=
纬度差 +经度差XCOSθ
2
2
111X
球面上两点间最近距离的走法(涉及最短航程或航线):
过两点以地球球心为圆心做一个大圆,以大圆上的两点间的劣弧为准(如下图中A和B)
A
B
①
②
如果两点位于北半球,大圆如上图①,如在南半球,大圆如上图②
两点间大圆形式有两种:上图中①和 ②
S
昏
线
昼弧
晨线
夜弧
太
阳
光
线
N(共55张PPT)
第三节 地 图
第三节 地 图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地面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在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形图的判读
比例尺(缩尺)
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万,实地水平距离是500千米,图上距离是( )
A、 2厘米 B、 3厘米
C、 5厘米 D、 8厘米
A
也可以看做图上距离代表的实际距离
(分母越大,比例尺 )
越小
0
10
10
20
30
40
50千米
(1)线段式比例尺:
画在地图上,单位长度为1厘米,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上图所示比例尺可理解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10千米,即10000米,即1000000厘米。因此该
地图比实际情况缩小了1000000倍。
归 纳:
(2)文字式比例尺:
直接在地图上用文字写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3)数字式比例尺:
在地图上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
比例尺的表示
比例尺的大小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1/x)
比例尺越大(分母x小),所表示的范围 , 内容越 。
小
详细
在实地范围相同的情况下:(x/1)
比例尺越大(分子x大),图上距离 ,
内容也越 。
大(即图幅面积大)
详细
比较下列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
中国政区图
比例尺较大
显示范围小
内容较详细
世界政区图
比例尺较小
显示范围大
内容较简单
比例尺缩放问题
1.比例尺放大(缩小)与放大了(缩小了)n倍(n分之一)是一个意思
放大或缩小后的比例尺=
2.比例尺放大(缩小)到n倍(n分之一)
放大或缩小后的比例尺=
原图比例尺X(1±n)
原图比例尺X n(n分之一)
注: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不
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扩大1倍的话,面积将扩大
4倍
地图上的方向
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思考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澳门半岛
凼仔岛
路环岛
澳门半岛
凼仔岛
路环岛
灯塔
(1)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指向标通常给的是北的方位
北
A
B
定位采用平移法定位(如下图A、B的方位)
A
B
北
南
西
东
1.先将指向标平移到A或B处
2.依据指向标标出东南西北方位
3.依据所标方位判断出A、B的位置
(A在西北、B在东南)
(3)有经纬网的地图:
先根据 方向,再沿 方向
注:要注意在不同图示上经纬线的表达方式
如侧视图与俯视图的区别
经线定南北
纬线定东西
1.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侧视图)
辨别南北 辨别东西
东经向东增加、西经向西增加
南纬向南增加、北纬向北增加
东
西
南
北
东
西
南
北
2. 俯视图
辨别南北 辨别东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
致为东方、反之西方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南极点
营地
A
南极点
营地
A
南
西
答案:正西方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注:东西方向的确定以两个点之间经度间隔小于180度为准
1.图例:
地图上通常都有各种符号,它们是用来简略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对这些符号含义的说明就是图例。
2.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图例和注记
3.将1厘米代表180千米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
A . 1:18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0千米
C . 1:36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60千米
2.按照1厘米代表500千米的比例尺绘一幅中国政区图,图幅边框的长度和高度不得小于
A. 11×10厘米 B. 10×11厘米
C. 6 ×5 厘米 D. 10×8 厘米
一、单选题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300 B. 1:300000 C. 1:3 000000 D. 1:30000000
复习与巩固:
5.一个南极考察队员,从极点向正北走了60米,又向正西走了80米,这时他在出发点的
A .西北方100米处 B .西北方60米处
C .正北方100米处 D .正北方60米处
4.乙地(175°E,38°N)位于甲地(145°W,35°S)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
图示
讲解
图示
讲解
6.两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那么
A .比例尺大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B .比例尺大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详细
C .比例尺小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详细
D .比例尺小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小,内容简单
7.关于右图各点相对方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在乙的正北方
B .丙在丁的正西方
C .甲在丙的正西方
D .丁在乙的正西方
甲
丙
乙
丁
150°W
30°E
N
8.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别:
(1)图中D在C的 方向
(2)图中A在D的 方向
(3)图中B在A的 方向
正南
正西
东北
赤道
38°N
35°S
145°W
0°
175°E
乙
甲
180°
145°W
甲
S
赤道
本节知识小结
地图的基本要素
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1)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3)用经纬网定方向
(1)线段式比例尺
(2)文字式比例尺
(3)数字式比例尺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山
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50米
150米
250米
A
B
等高距:50米
F
E
C
G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高
低
高
低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崖
1.判断地形类型
(1)大的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
高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
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示坡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也叫降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2)小的地形类型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
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
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地势十分平缓。
陡崖:两条及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
盆地
山脊
2.等高线图的判读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谷
鞍部
峭壁陡崖
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①.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两点均在等高线上
两点不在等高线上
断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
②.有关断崖的高度计算
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x条,等高距为h。则:
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
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
(x-1)·h≤相对高度<(x+1)·h
③.判断坡度陡缓: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不同幅图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同幅图
判断坡面类型
(1)均匀坡面:坡面倾斜基本一致,等高线表现为间隔大致相等,
疏密一致。
(2)凸形坡面:坡面倾斜,上缓下陡,等高线表现为间隔上大下小,
上稀下密。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状况较差
(3)凹形坡面:坡面倾斜,上陡下缓,等高线表现为间隔上小下大,
上密下稀。
A、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b、山区考虑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阳坡和阴坡在气温、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4、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综合分析。
B、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①水系特征
②水文特征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水文特征:
1.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2.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面径流流向与等高线垂直且由高处流向低处
4.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C、与地区规划相结合
1、选择交通“线” 的基本要求: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公、铁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引水线路的选线基本要求:
①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关键是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并适当考虑水质问题。
输油管道的选线基本要求:
② 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滩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地势坡度较缓的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2、选“点”设计
建港口、海滨浴场
建疗养院
气象站的选择:
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库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水库坝址的选择:
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
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3、选“面”设计:
农业区的选择: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工业区
宜建在地形坡度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
4.然后将它们连成平滑的曲线。
难点探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确定水平比例尺。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并在剖面图上画一条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X轴方向);
2.确定垂直比例尺及垂直坐标的上、下限。确定垂直比例尺应注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垂直坐标的上、下限应根据等高线图上的数据来确定(Y轴方向)并标上数值;
3.找出特殊点的位置。按水平比例尺,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到直线X轴上,再从这些点作垂线,在相应各点高程的平行线上引出各点
示意:绘出图中 a、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①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