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5 08: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宣扬“抗日反蒋”逐渐演变为“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这一变化体现出
A.中共党内右倾势力逐渐抬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逐渐形成
C.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被放弃 D.国共关系从全面对峙走向了合作
2.某纪念馆中有这样一段人物介绍,“1931年夏,郑桂林在东北军十三旅六三三七团任作战参谋。“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毅然作出辞官北上抗日的接……为集聚抗日力量,他奔走于绥中、青龙、兴城、建昌、锦西之间,组创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四十八路军。始为千人,年后竞发展到拥有5个纵队、26个师、两万余众的抗日武装力量。此部在辽西转战、热河成边、保卫长城等战役中均著有英雄战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辽西民众“九一八”后已开始抗战 B.东北民众开创了全民抗战局面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获得有力支援 D.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对日作战
3.1935年7月,毛泽东在讨论新形势下的土地政策会议上发言指出:“被没收的地主应仍分给他一份土地,使他能够进行生产”;张闻天也指出:“积极参抗日战争之地主不没收土地”,“一般地主应分得土地”。两人对土地政策的主张是基于
A.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全面抗战路线的现实需要
4.“12月9日,数千名大中学生冲破重重阻挠,汇集新华门前向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镇压,……这场运动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这场运动
A.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D.表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5.毛泽东曾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下列相关抗战史实,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②蔡廷锴、蒋光鼐率国民党军奋起抵抗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④国、共两党揭开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6.1937年8月,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必须实行一个彻底的纲领,这就是根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先生所手订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国纲领”。这说明
A.三民主义助推中国革命发展 B.民族利益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C.国共再次合作的条件已成熟 D.中共为全民族抗战作出努力
7.国际上很多学者和专家将中国抗日战争界定为14年,即从1931年至1945年。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下列对此概念错误的理解是
A.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共抗战的作用
B.“十四年抗战”更强调了反侵略的持久性
C.是对抗日先烈的尊重
D.体现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
8.民国初年,“省自治”和“联省自治”观念在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甚为流行,有“新广州”“新湖南”“川人治川”之议。到了30年代,知识分子中引起热烈回响的观点则是“就是做梦也要做国家的梦,不要做思乡的梦”。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军阀混战影响国家统一
C.近代国家意识增强 D.地方自治势力逐渐衰落
9.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且组织名目繁多的日语雄辩会、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其他中小学课程也经常被日语课挤占。材料表明日本意在
A.消除中日隔阂 B.实行文化殖民 C.促进文化交流 D.推行社会救育
10.中共中央于1938年4月,指示冀鲁豫八路军∶对在当地坚持抗日的国民政府地方专员范筑先、丁树本领导的政府进行改造;吸收民间枪支加入游击队和军队,以人民自卫军为组织形式;慎重应付会道门土匪,依据可能条件打进去改造他们。这说明此一时期
A.中共在敌后积极展开战略部署
B.抗日民主政权受到了封建势力的破坏
C.国共两党合作面临崩溃的危险
D.八路军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是第二个目标。”这说明
A.中国积极争取国际力量的援助 B.苏联是日本侵略的最终目标
C.中国正积极为全面抗战做准备 D.国民党已放弃抵抗日本侵略
12.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普遍享有选举权,并依据自己的意愿选举各级民意机关和抗日民主政权。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共产党此举旨在
A.削弱国民党敌后的实力 B.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
C.构建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时代的声音,流传于全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这反映了
A.中国电影以宣扬抗战为己任 B.影片再现了全面抗战的场景
C.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4.“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地到我手,则以满蒙为根据……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出自《田中奏折》),日本为实现“第一大关键”发动了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5.郁达夫曾以愤懑的笔触写道:“日本军阀因满蒙的无抵抗,既各得了贿赂,又建立了功名,就来威胁上海……革命的士兵,感到了前后被夹攻的危险,觉得死在自己同胞的阴谋之中还不如死在日帝国主义的炮火之下,于是乎就有了自二十八日夜起到今日止的上海附近的孤军血战。”革命士兵的“孤军奋战”
A.使喜峰口失而复得 B.粉碎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D.谱写出淞沪会战中最悲壮一幕
16.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剥夺了一切剥削阶级的参政权力;1935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
C.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D.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了缓和
17.1936年春,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杨虎城达成协议,避免了双方的军事冲突。后来借助西安事变促成了联蒋抗日,也初步完成了共产国际团结抗日的指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联合张杨反抗国民政府围剿 B.仍然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C.力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聚焦于抗日的主要任务
18.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侵占中国东北的同时,向东北地区大量移民,派遣所谓开拓团(也称拓殖团)。从1932年起至1945年1月,日本共向东北移民8万户,计20万人,开拓团约850个:开拓青年义勇队约8万人:動劳奉仕队约5万人,在东北的日本学生从事开拓的约5000人…。日本派遣开拓团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B.输出国内过剩人口
C.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D.永久占领中国东北
19.1938年10月,日本成立“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和“华中振兴株式会社”两个“国策会社”,在中国沧陷区各地普遍设立“实业百货店”“物资交换所”及“物资通济处”等机构,从事向大后方走私日货的活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社会秩序 B.强化对沦陷区的管制
C.加强与大后方的联系 D.适应长期战争的需要
20.“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据此分析,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
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施 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 1932年3月,国际联盟派遣由美人李顿担任团长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中日冲突。调查团的目的不仅在于调查中目冲突之事实,更在于为解决中日冲突提出建议。中国希望通过调查,认定日本侵略之后,启动《国联盟约》第16条款制栽目本的侵略行径。李顿在工作中秉承了国联的原则,侧重于通过与中目双方关政治人物的会谈与文流,寻求平息中日冲突、调解争端的途径。调查过程中日本政府态度强硬,在1932年9月日本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之后,李顿调停中目冲突的设想也彻底落空。1932年10月2日《国联调查因报告书》在南京和东京同时公布,这报告书承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但仍来将制截日本作为解决措施写入报告,却将东北地区非军事化与实施“国际共管”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善后方案。
——摘编自李《国联调査团来华期间调停中日冲突的尝试及其失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派遣“李顿调查团"来华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顿调查团”的调査效果。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窑堡会议决议之所以能够提出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基本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乡村中一部分富农和小地主、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领也要求抗日。1932年9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就指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随后又注意到法西斯势力在某些国家兴起,并逐步提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任务。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摘编自张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相对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两点:一、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战范围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以中国青年党为代表的其他中间派别。由于历史原因,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反动分子还是一味地否认统一战线,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国民党的策略后,国民党的政策明显发生改变。国民党的方针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
——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的过程,说明这一时期民族矛盾的重要性提升,也说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逐步形成,B项正确;“中共党内右倾势力逐渐抬头”与材料反映信息相反,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被放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合作,以西安事变为标志,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毅然作出辞官北上抗日的接……为集聚抗日力量,他奔走于绥中、青龙、兴城、建昌、锦西之间,组创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四十八路军”可知,辽西民众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开始了抗战,A正确;全面抗战时间是在1937年7月7日后,排除B;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排除C;题干未涉及到国民政府的举措,而且当时国民政府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举措,排除D。
3.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935年7月,毛泽东在讨论新形势下的土地政策会议上发言指出:‘被没收的地主应仍分给他一份土地,使他能够进行生产’;张闻天也指出:‘积极参抗日战争之地主不没收土地’, ‘一般地主应分得土地’”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两人对土地政策的认识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C正确;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任务未改变,故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后,故B错误;全面抗战路线是抗战爆发后,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故D错误。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在新华门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掀起了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项正确;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是九一八事变,不是一二九运动,A项错误;一二九运动是大中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B项错误;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一二九运动,D项错误。
5.C
【详解】
根据所学,①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②蔡廷锴、蒋光鼐率国民党军奋起抵抗是在1932年;③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是1937年9月;④国、共两党揭开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是1937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②①④③C项正确;排除ABD。
6.D
【详解】
1937年正值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倡要制定符合三民主义精神的纲领,意在顺应当时民族抗战需要,体现了中共为全民族抗战做出努力,D正确;毛泽东是主张通过制定符合三民主义精神的文件来实现救国,而非强调三民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国共合作的条件是否成熟,排除C。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四年抗战”突出的是全民族抗战的持久性,非突出中共的作用,因此A错误,符合题意;BCD关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均正确,排除。故选A。
8.A
【详解】
根据“到了30年代,知识分子中引起热烈回响的观点则是“就是做梦也要做国家的梦,不要做思乡的梦””可以看出,由于日本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反对自治,而是要团结一心,抵御外敌,故A项正确;军阀混战的局面已经结束,排除B;C项是表现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D项也 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D。
9.B
【详解】
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文化殖民,泯灭中华民族意识,B正确;消除中日隔阂不是其目的,故A错误;文化交流和社会教育与材料无关,故C、D错误。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共采取多种方式团结、改造冀鲁豫地区各种抗日游击武装,以增强抗日力量,这是中共在敌后积极展开战略部署的表现,A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中共积极发展壮大抗日民主政权,而不是抗日民主政权受到了封建势力的破坏,排除B;此时国共合作正在进行,且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合作面临崩溃的信息,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八七会议时,中共已经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排除。
11.A
【详解】
根据“中国是日本进攻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是第二个目标。”可得出这么说主要是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援助,A项正确;第二目标并不代表是最终目标,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准备,也不能说明已经放弃,排除CD。
12.D
【详解】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普遍享有选举权,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目的是调动广大群众以及党外人士的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D;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排除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共产党此举的根本目的是抗日,排除C。
13.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5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愈演愈烈,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故D正确;一部电影不能说明所有的中国电影都以宣扬抗战为己任,故A错误;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故B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开始兴起,故C错误。
14.B
【详解】
根据材料中“以满蒙为根据”“《田中奏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田中奏折》是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报给天皇的秘密奏折,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和计划,为践行这一计划,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故选B;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与《田中奏折》时间不符,故排除A;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均晚于九一八事变,与“第一大关键”“满蒙”等信息不符,故排除CD。
15.C
【详解】
1932年1月28日,日本兵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因此根据材料“于是乎就有了自二十八日夜起到今日止的上海附近的孤军血战”可以判断出是一二八事变,C正确;喜峰口位于唐山市北部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A排除;材料与粉碎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无关,B排除;D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描述,排除。故选C。
16.B
【详解】
关注设问,“这一变化”,找到材料中的变化:中共对待部分剥削阶级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结合时空线索,特别是“瓦窑堡会议”的相关知识背景,可知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主要革命任务,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故选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无法从中共的阶级态度中得出,故排除C;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历史事件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D。
【点睛】
17.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侵华步伐加快,中共和国民党爱国将领达成避免军事冲突协议,并借助西安事变促成联蒋抗日,说明中国共产党聚焦于抗日的主要任务,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张扬原本是围剿中共政权,但与中共达成了避免军事冲突协议,排除;B项说法错误,中国能够根据国情独立自主决策,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排除C。
1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向东北移民的政策,有其险恶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日本想借此改变东北的民族构成,造成日本人在东北地区的人口优势,反客为主,霸占东北,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成立所谓“国策会社”,向沦陷区倾销商品、掠夺矿产资源和工业原料,目的在于弥补自身原料不足,适应长期战争的需要,D项正确;扰乱国统区社会秩序与日本“在中国沧陷区”的掠夺不符,A项错误;强化对沦陷区的管制与“走私日货”不符,B项错误;加强与大后方的联系并非日本加紧掠夺沦陷区的目的,C项错误。
20.D
【详解】
根据“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可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所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日矛盾的上升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都是相关原因,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③的ABC。
21.(1)九一八事变,中日冲突加剧;中国希望通过国际联盟制栽目本的侵略行径;日本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维护其在满洲的特权和利益。
(2)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真相,承认东北的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动;中国东北由国际共管,实际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国联缺少强力机制,最终无法执行,报告书成了一纸空文。
【详解】
(1)根据材料“1932年3月,国际联盟派遣由美人李顿担任团长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中日冲突”可知,九一八事变,中日冲突加剧;根据材料“中国希望通过调查,认定日本侵略之后,启动《国联盟约》第16条款制栽目本的侵略行径”可知,中国希望通过国际联盟制栽目本的侵略行径;根据材料“调查过程中日本政府态度强硬,在1932年9月日本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之后,李顿调停中目冲突的设想也彻底落空”可知,日本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维护其在满洲的特权和利益。
(2)根据材料“这报告书承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可知,该报告书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真相,承认东北的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具有积极的一面;根据材料“但仍来将制截日本作为解决措施写入报告”可知,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动;根据材料“,却将东北地区非军事化与实施‘国际共管’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善后方案”可知,实际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缺少强力机制,最终无法执行,报告书成了一纸空文。
22.(1)条件: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特点:成员具有广泛性;成员之间力量具有不平衡性;由中共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具有分散性;发展过程比较艰难。
【详解】
(1)条件:根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得出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根据当前的形势可得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就指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得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得出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特点:根据“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战范围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得出成员具有广泛性;根据“由于历史原因,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可得出成员之间力量具有不平衡性;根据“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得出由中共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根据“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得出具有分散性;根据“国民党的方针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可得出发展过程比较艰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