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5 11: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新教案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工业革命的进行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2.掌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劳动力结构发生的变化。
3.复述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史实。
4.了解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弊端。
5.说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2.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了解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2.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体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认识到环境污染是世界性问题,要树立合作意识。
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难点:工业革命和人类生活、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世界史的轮廓是“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了一片荒漠”。两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教师提问: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期?什么时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说出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在1801年时,法、德两国的人口增长较快,分别达到2735万和2400万。英、美两国增长较慢,分别是889万和530万。到1851年时,法、德两国人口依旧增长较快,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超过英国,达到2319万人。到1881年,美国人口增长超过德、法、英三国,达到5016万,德、法、英三国分别达到4523万、3740万、2597万。到1901年,美、德、法、英四国人口数分别为7600万、5637万、3845万、3253万。到1911年,美、德、法、英四国人口数分别为9197万、6493万、3919万、3607万。从图片可以看出,美国人口在1881年后的增长超过其他三国。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教师多媒体出示资料: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征
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
增长较快,人口数量多
人口总量庞大,增长较快,人口迅速增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各个时期促进人口增长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给出答案: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农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提高,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抵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后,随着工厂制度的确立,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育的变化:
原始社会?口耳相传
农业社会?贵族教育
工业社会?大众教育
思考:工业社会教育得以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P24的内容回答: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请学生说出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P24的内容后回答: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师过渡: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市,这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运动——城市化。
(二)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说出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情况。
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P25的内容回答。
教师归纳:在1750年之前,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2%。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进行工业革命,城市化才开始加速发展。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70%,城市人口增长了340%,1900年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从5.1%提高到13.3%。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18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达20%。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到19世纪末,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到75%。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说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P25的内容回答:在城市化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教师总结: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着人类社会飞速前进。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概括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教材P26的内容回答:环境污染。
教师过渡:除了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也使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从而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
三、课堂小结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迅速增长,大众教育逐步推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在大力发展科技、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本课作业。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