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框图
【教学目标】
1.明白程序框图的组成,程序框的种类。
2.掌握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3.如何画程序框图,并掌握其中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
明白程序框图的原理。
学会画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有概念,巩固原先基础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灯片:
1.算法是指?
2.算法有哪些特征?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的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①有限性 ②明确性③程序性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概念
教师点出算法的难点:比较抽象,难以直观掌握,能否有直观的表示方法呢?
例如上一节“判断整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可以用其它形式来表达。
图示幻灯:
用幻灯介绍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②带箭头的流程线;③程序框外必要的文字说明。
(2)用图示显示:终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和判断框
重要性: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达它。
辨析练习,掌握四种程序框图
1.流程图的判断框,有一个入口和个出口,则的值为( )
(A)1 (B)2 (C)3 (D)4
2.下列图形符号表示输入输出框的是( )
(A)矩形框 (B)平行四边形框 (C)圆角矩形框 (D)菱形框
3.表示“根据给定条件判断”的图形符号框的是( )
(A)矩形框 (B)平行四边形框 (C)圆角矩形框 (D)菱形框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尽管不同的算法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由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构成的,这三种逻辑结构就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结构。
(1)小组研讨,建立表象。上例中有这三种逻辑结构就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吗?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2)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找到三种结构后,教师提问顺序结构的特点,并总结图示。
②提问条件结构的特点,并总结图示。
③提问循环结构的特点,并总结图示。
2.正确认识,解答例题。
例1.写出过两点,的直线方程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例2.写出求,的两点距离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例3.已知,求、、,
并计算的值,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幻灯显示: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4)在框图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简练清楚
【作业布置】
练习1:用程序框图表示任意输入三个数,,,比较大小,并输出最大值。
练习2: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上底为2,下底为4,高为5的梯形的面积。设计出该问题的算法及程序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