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第1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05 19: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主图呈现《鹿王本生图》长卷,是取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面石壁中部的一幅壁画,教材呈现了这一洞窟的情景图。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童话般的九色鹿神舍己救人的故事。教材安排了小训练,让学生去欣赏敦煌壁画。这幅作品绘制于我国北魏时期,是我国早期壁画的典型代表。画面上共绘制了5只鹿的形象,生动自然,神态各异。
学情分析
敦煌市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可谓大而盛。不仅仅是因为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是曾经历10个朝代建造的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更是因为敦煌艺术集世界艺术之大成。它既是华夏艺术的明珠,也闪烁着印度艺术、希腊艺术、伊斯兰艺术的光芒,是世界艺术唯一的交汇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生欣赏《九色鹿》,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学习剪影式造型方法和壁画的配色方式。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仿画一幅有动物场景的壁画和散花图案衬底的作品,具备小组合作及创造想象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魅力,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表现出对世界多元化的珍视与认同。
教学重点:了解壁画特点,学会仿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抓住动物特点和壁画特色,创作作品。
教学准备
了解有关壁画的知识。
彩笔等日常工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对比分析,方法探究,尝试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从丝绸之路——藏宝图——石窟艺术宝库——千年壁画美术馆引出话题,谁来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答案就藏在视频中,观看视频敦煌艺术。
它藏着的是壁画艺术的瑰宝。壁画上画的什么?如何欣赏?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壁画艺术的殿堂,去寻宝,发现他的奥秘。
故事激趣,同学们这是敦煌莫高窟257窟,在他的石壁上绘制了一幅关于神鹿故事的壁画,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画中一共画了九个鹿,他们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仔细看,课件呈现故事从画面的左边开始,然后是右边,最后到中间结束。
导入课题:
壁画大师用他们的妙笔将这幅《鹿王本生图》画在佛洞的石壁上,千年不变地传颂着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这就是石壁上的九色鹿。
二、探究方法
整体感受九色鹿的造型特点:画了5只鹿,有什么不同?动态对比分析剪影式绘画的特点
提问:石壁上的九色鹿与生活中的鹿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简化了鹿身上的细节,让形象风简洁。简洁
对比《鹿王本生图》鹿的形象、剪影图、轮廓线图、引导学生理解剪影式造型。
提问:如果这样对比理解,是画了鹿的什么?
根据你平时绘画的经验,画这个剪影纸需要画出鹿的轮廓线。
小结:像这种只画轮廓,在隋唐以前的壁画大师们绘制壁画的方法,就是剪影式造型。
三、尝试体验,掌握剪影式造型的绘画方法
我也是壁画师的训练:请选择一张,用剪影式造型的方法画出动物的一个局部,让同学猜猜你画的是哪种动物?
反馈:要抓住动物的特征,要画出剪影的形象。
四、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教师示范画奔跑的马,进一步强调形象简洁,抓住特征,边画边与学生交流,并提示马的动态与故事情景的联系。
演示涂画白马的头部,并出示白马剪影范图。
典型引导,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欣赏局部,认识背景。背景画了什么?用什么造型方式画的。
比较画中动物形象与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突出主体。
静物大小对比,突出主体,比较画中动物,人物和山,谁大些?山画的比动物小多了,你觉得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色彩深浅对比,突出主体,深浅衬托,白边区分。
五、创作体验
分组作业,九色鹿到恒河边,它和其他动物?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他又会其他动物发生什么故事?
六、展示评价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画的故事。你觉得哪一组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