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第五单元“舞台人生”中,我们感悟了在雷电之夜的屈原,时而伫立pì________睨,时而呼风唤雷,斥骂哗众取chǒnɡ________的小人,满腔的爱国热情淋漓尽致地迸________(A.bèn B.bènɡ)射;感悟了《天下第一楼》的雕liánɡ________画栋和其中的人生百态;明晰了《枣儿》对父亲的思念,感悟了社会变革中留守老人与孩子的无可奈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给语段中加点字“迸”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1分)
2.古诗文填空。(8分)
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春花烂漫,陈与义闲登小楼,忆起往昔岁月“(1)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如沟水中的月影,都已远去;夏花绚烂,周敦颐流连荷池,“予独爱(2)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之风盈盈其间;秋风萧瑟,秋瑾小住京华,“(3)________________,秋容如拭”,知音难觅的孤独涌上心头;北风卷地,冬雪骤降,岑参戍守边塞,“(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以想象化冬为春,奇情逸发。而当落花时节,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即便潇洒如李白,也不免在“(6)________________”时生出几分伤感;然而,也总有人能跳出落英伤怀的窠臼,龚自珍就以“(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意。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B.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C.郭沫若的《屈原》是一部历史剧,全剧分五幕,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D.戏剧与诗歌、新闻、小说合称四大文学样式。
二、阅读(4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4.文学世界,万物有灵。下列作家笔下的哪种植物可以用来比喻简·爱?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者的相似之处。(4分)
A.白杨树(茅盾)
B.小桃树(贾平凹)
C.木棉树(舒婷《致橡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2分)
绳子的故事
[法]莫泊桑
①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②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他又装模作样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但没有找到,于是便向市场走去。
③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除少数几个漠不关心的人以外,大家唰地站起身来,嘴里含着食物,向门口、窗口奔过去。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④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⑤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⑥这时老人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奥士高纳大爷,马朗丹先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不会相信他把这根绳子错当成了皮夹子。”乡长又说,“您捡起皮夹子之后,甚至还在地上找了很久,看看是否有个把票子从皮夹子里漏了出来。”老人又气又怕,连话都说不上来了。“竟然说得出……竟然说得出……这种假话来糟蹋老实人!竟然说得出……”
⑦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
⑧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一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⑨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的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⑩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马朗丹站在家门口,看见他走过,笑了起来。为什么呢?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奥士高纳大爷嘀咕道:“皮夹子找到了嘛。”但那个人接着说:“老爹,别说了,有个人捡着了,又有个人送还了。俗话说,没人见,没人晓,骗你你也不知道。”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有删改)
【注释】坍台:丢脸;出丑。
【情节梳理】
5.小说中的奥士高纳大爷捡到绳子后经历了什么呢?请结合他的情感变化,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内容赏析】
6.根据小说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马具商马朗丹的陷害
三次出现
相关语句
人物心理
第一次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
示例:一个“瞅”字,写出了马朗丹当时看而不语的情态,表现出他正盘算着如何陷害报复冤家的心理。
第二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
马朗丹站在家门口,看见他走过,笑了起来。为什么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纯属诬陷中伤
【主题探究】
7.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在这篇小说里你对“值得爱的”与“值得恨的”事物的理解。(5分)
莫泊桑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爱憎,他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托尔斯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
受疫情影响推迟的社团招新活动开始了,请阅读以下招新宣传手册,回答问题。
卷首语
亲爱的小伙伴:
你知道戏剧么?你喜欢戏剧么?
你看过戏剧么?你想试试自己表演戏剧么?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啦!
戏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学戏剧,会让人更加自信、自律,有责任感和创造力。
要成为专业演员需要系统学习多年,一般人很难实现这个梦想,而我们是能够满足你表演欲望的戏剧社团。我们是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各尽所能,让戏剧社光彩夺目。
现在,戏剧社团公开招新啦!欢迎喜欢戏剧的朋友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
“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立足校园、传播高雅文化艺术的社团组织。戏剧社以弘扬中华传统戏曲艺术为特色,以学习创作与表演话剧、歌舞剧、戏曲小品等为主要内容。
“新蕾”戏剧社秉承我校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其富有特色的社团文化和影响力,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
你们可以选择
演员组——
我们承诺,只要你热爱戏剧、热爱表演,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舞台。你能与导演探讨剧本,与老戏骨切磋演技,与其他演员密切配合,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表演经历的优先考虑哦。
灯光组和音效组——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控,想在后台控制近百盏不同效果的灯光;又或是声音控,熟悉多种乐器,能精准地控制在每个节点放出恰当合适的音效,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两个酷炫的部门。
舞美组和服装组——
如果你热爱DIY,我们最有经验的“工匠”会带着你去打造最写实写意的舞台效果。如果你心灵手巧,熟悉戏曲行当,化妆功力强,欢迎加入。演员的一切变装和造型就全靠你了!
宣传组——
表演,不是孤芳自赏,宣传非常重要。海报!宣传片!演出手册!剧照!公众号文章!等的就是能写会说的你!来这里,你可以锻炼口才,展现个人魅力!
我们的日常
我们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主要了解戏剧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等基本理论。台词训练当然必不可少。我们会进行形体训练,提高肢体表现力。我们还经常进行根据场景创编不同故事的训练。另外,还有表演训练,主要是了解表演的基础理论并练习表演自己编排的戏剧小品。
戏剧社的训练确实非常辛苦,但我们相信,参加戏剧社,你会用行动证明:舞台上,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我们的使命
作为艺术社团,我们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继承和发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了解戏剧,热爱戏剧艺术,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来吧,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努力!
8.下列说法与招新宣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富有特色。
B.“新蕾”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爱好戏剧、有一技之长的同学都可以报名。
C.“新蕾”戏剧社每周活动,学习戏剧理论,进行台词、形体等日常训练。
D.“新蕾”戏剧社创立以来,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已成为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
9.下表是戏剧社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根据手册中“你们可以选择”的内容,结合各组要求,将甲、乙、丙、丁分别推荐到最适合的一个组。(填序号)(4分)
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
个人信息
组别
A演员组
B灯光组
C音效组
D舞美组
E服装组
F宣传组
甲
生于戏剧世家,热爱戏剧,唱腔优美,有舞台经验,爱好美术,喜欢文学创作。
乙
爱好文学,擅长写作,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能言善辩,富有创造力。
丙
钢琴十级,兴趣广泛,学过萨克斯、架子鼓、二胡、小号、跆拳道,自信自律。
丁
八岁学戏,爱好美术,喜欢设计服装,擅长中国画,动手能力强,熟悉戏曲各种装扮。
10.为了助力招新宣传,戏剧社让宣传组设计一幅宣传画放在“卷首语”右边,要求配图、文字、排版和宣传手册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这幅宣传画达到这个要求了吗?请作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阅读(4分)
感 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坐相悦: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芳,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1.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以《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至
用
为
将
擢
为
执
政
考
其
平
生
所
为
无
出
此
书
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苏轼感叹:“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你认为苏轼能否被称为范仲淹的弟子?请结合此文和平时的阅读积累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6分)
15.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九年级各班开展“话端午·包粽子”主题活动。因为有不少同学不了解粽子,更不会包粽子,所以请你向他们作简要介绍。(6分)
端午节,教你如何包粽子
提示:①可参考上面图片中提供的信息;②“准备工作”不用具体介绍。
要求:①内容明确合理,表达规范、清晰、得体;②12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含有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拥有的一切。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志同道合,敢为人先,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可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检测
一、1.(1)睥 宠 梁 (2)B 2.(1)杏花疏影里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为篱下黄花开遍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千树万树梨花开 (6)杨花落尽子规啼 (7)落红不是无情物 (8)化作春泥更护花(错字、缺字、多字此格不得分) 3.D(解析:D项中“四大文学样式”是戏剧、诗歌、散文和小说。)
二、(一)4.示例一:我选A。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它不屈于恶劣的环境,力争上游,有坚强的意志和精神。这和简·爱的处境与抗争精神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饱受欺凌,但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欺侮,后来又同冷酷、自傲的洛伍德学校校长抗争。她积极进取,后来成为家庭教师。简·爱说“我虽然卑微,但并不卑贱”,这与极普通而绝不平凡的白杨树是十分相似的。 示例二:我选B。小桃树生长在院子角落里,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枝头上还长出花苞。这与简·爱的成长历程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在盖兹海德府饱受欺凌,在洛伍德学校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桑菲尔德经历坎坷的爱情,但她追求自己的梦想,依靠不懈的奋斗,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示例三:我选C。诗中的木棉树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与橡树平等的地位,并与橡树共担风雨。这与简·爱的精神追求是极其相似的。简·爱始终渴求平等、自由的爱情,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她接受了罗切斯特求婚,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并且还活着的时候,决然出走。但在罗切斯特遭遇厄运、一无所有的时候,她又回到他身边,与他共担风雨。(写出树的特点1分,结合简·爱的经历分析得3分)
(二)5.(1)又气又怕 (2)找到皮夹(或:真相大白) (3)又羞又恼(或:愤怒羞耻;或:痛苦伤心) 6.(1)一个“咬”字,写出了他为了陷害奥士高纳大爷肆无忌惮作伪证而不放手的狡诈心理。 (2)一个“笑”字,写出了他传播谣言,不置对方于死地誓不罢休、等着看对方笑话的狠毒心理。 7.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第一层(1分):示例:在这篇小说中,马朗丹等人是可恶可恨的,众人的冷漠更让人愤怒。(未从“爱”与“恨”两方面阐述,且分析缺乏层次) 第二层(2分):示例:在这篇小说里,奥士高纳大爷的淳朴、重名誉的品质,能够引发读者对他的喜爱与敬佩;而马朗丹的诬陷,众人的不信任、看笑话的心态更让人觉得可恨。(对“爱”与“恨”的理解不够全面,且分析缺乏层次,酌情扣分) 第三层(3-5分):示例: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奥士高纳大爷的不幸遭遇能够激发读者对他的同情与惋惜,同时奥士高纳大爷身上淳朴、正直、重名誉的品质,也能引发读者对他的喜爱与敬佩。小说中,马具商马朗丹的诬陷、乡长的不公诚然可恨,但是同样出身贫苦的众人对奥士高纳大爷的冷嘲热讽、看笑话的心态更让人愤怒。而为滋生这些变态心理提供温床的腐朽社会以及反常的道德观,最是让人深恶痛绝。无论是“爱”还是“恨”,莫泊桑就是运用这样洗练的笔触引发读者的共鸣。(能从“爱”与“恨”两个方面阐述情感共鸣之处,且分析有层次,最后能深入到社会层面)
(三)8.B(解析:本题考查非文学类作品的信息筛选。可以在文中找到选项内容,看是否符合。B项中的“一技之长”范围过于宽泛,出示的招新宣传手册中的“一技之长”指的是“热爱表演”“技术控”“热爱DIY”“能写会说”等一技之长,而不是所有的一技之长。故选B。) 9.甲:A 乙:F 丙:C 丁:E(每空1分,写相应组别名称不扣分) 10.我认为这幅宣传画达到了这个要求。①“兄台请留步”“这么好的社团不去,臣妾做不到啊”,带有俏皮口吻,能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宣传手册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②配图采用学生熟悉的古装剧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有趣,与宣传手册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③画面右上角“戏剧社招新啦……”这句话非常口语化,与宣传手册通俗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④画面右上角“戏剧社招新啦”这六个字采用艺术字体,生动活泼;左下角“报名时间”“报名地点”等信息,排列整齐。两者动静结合,形成呼应,与宣传手册风趣活泼而不失严肃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⑤整幅宣传画图文并茂,新颖活泼,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贴近学生心理,与宣传手册通俗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答对两点给2分,语言表达2分。从配图、文字、排版角度阐述,合理即可)
(四)11.草木有自己的本性,何必去求取他人的折取而获得欣赏呢?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并不是借此博得外界的称赞提拔,求得富贵。表达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不求人称赞的志趣,抒发了诗人不因被贬而沉沦的淡然超脱的人生态度。
(五)12.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13.但唯独范文正公(我)不认识,(我)认为(这)是(我)平生的遗憾。 14.我认为苏轼能被称为范仲淹的弟子。首先,他们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苏轼初到密州,见元宵节当晚一幅清冷的景象,想到连年蝗灾、民不聊生,深感忧虑,通过治理,百姓富裕,终于有了密州出猎时那热闹、壮观的场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政绩斐然,一脉相承。苏轼与范仲淹虽未曾谋面,但从范仲淹身上学习为人,从文中“吾得其为人”和“八岁知敬爱公”可以看出,苏轼传承了范仲淹优秀的品质。其次,范仲淹文笔斐然,其所著《岳阳楼记》更是流芳百世,苏轼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文豪,可见苏轼从文学成就上看也不愧为范仲淹的学生。(答出一点即可)
【参考译文】宋仁宗庆历三年,我才十来岁,进入乡校(读书),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先生看。我从旁边偷看,问先生文中称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我)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依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我)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但唯独范文正公(我)不认识,(我)认为(这)是(我)平生的遗憾。如果(我)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三、15.示例:大家好!端午食粽是民俗文化,我们要了解并传承这个习俗。包粽子并不难:先将两张粽叶叠加,做成漏斗形;漏斗中放少量糯米后放辅料(肉或豆),再加糯米至漏斗口;然后将粽叶的多余部分向中心折叠,使粽叶裹紧;最后用绳子缠紧、系牢,粽子就包好了。谢谢各位! 16.略。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