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5 19: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每当周末放学的时候,他就搬一条凳子坐在门前看学生们从门前经过,无yuán________无故地就想起母亲来:那时的周末,他一回家,就喜欢听母亲唠唠叨叨;等母亲出门有事的时候,他就坐在门kǎn________上,捧一本母亲早已买回来的小说,看看故事里那些huānɡ________唐的情节,脸上不时就洋yì________着幸福的笑容。
2.古诗文填空。(8分)
【访先秦】看佳人徘徊城头,“(1)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经汉晋】刘桢借松柏,表志向之坚贞,“(2)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入唐朝】遭受离乱的杜甫,在月夜思亲之意渐浓,“(3)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近宋朝】词人辛弃疾醉酒拔剑,梦回沙场,引弦驰骋,“(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踏明清】深秋的边关,纳兰性德面对荒凉的营垒,破败的关城,怅惘而歌,“(6)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
【看今朝】秋瑾虽身为女子,可有胜于男儿的豪迈气概,“身不得,男儿列,(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
3.下列文化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课文,如《孔乙己》《社戏》《藤野先生》都是出自其中。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的意味,《变色龙》是其代表性的作品,讽刺了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统治的走狗。
C.《溜索》一文所写的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作者阿城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D.《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一部中篇小说,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二、阅读(4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4.小说常常围绕“变”来塑造人物,请以《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为例,参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阐述人物的“变”。(4分)
示例: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主动接受招安,最后悲剧收场,为了青史留名竟还害了同伴性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2分)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钩不到边。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5.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3分)
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请概述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
【迎来诗词的盛会】
2019年9月11日上午,《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浙江赛区(新昌)选拔赛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
发布会现场亮点纷呈,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表演者倾情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带领着现场观众重走诗仙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雷海为亲临现场,讲述了一个外卖小哥的诗歌梦,励志又坦然。
浙江赛区选拔赛举办地点缘何“花落新昌”?
“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首倡地,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新昌县副县长胡玲萍给出这样的解答。“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优势,新昌将集全县之力打造文化研究新高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实现乡村生态与文化创意的完美重构。”胡玲萍表示。
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首倡地。“浙东唐诗之路”一名是1993年8月,经过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多次论证,正式行文所定,从此“浙东唐诗之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专用名词,也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在这个精华路段,451位诗人留下了1
505首诗篇,山城新昌因此有了传承千年的文化烙印。
下半年,山城还将推出“中国新昌唐诗文化季”系列活动,开展全民诵唐诗、氧气音乐节、天姥山马拉松、李白诗路IP打卡地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浙东唐诗之路以及天姥山的知名度、美誉度。
(选自“人民网浙江频道”,2019年9月16日版,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
“新昌的街头巷尾其实也藏着不少古诗词。”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在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不少诗词元素。“想不到新昌还挺有‘文艺范儿’呢。”
“天姥三重岭,危途绕峻溪。水喧无昼夜,云暗失东西。”这是唐朝诗人李敬方所写《登天姥》的前四句,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他登天姥山的景象。这首《登天姥》出现在新昌江滨公园七星段的一块景观石上。除了七星公园,南明街道湖莲潭公园里还有21盏唐诗灯,环湖而建。
采访中,记者发现,新昌在对人民路石城东路路口、南坑东路路口的两个路廊进行升级改造时,就曾引入唐诗元素,两个路廊地面的石板上都刻有和新昌有关的唐诗。居民、游客在路廊里小憩时,目光常被这些诗句吸引。
记者在大佛寺景区也见到了不少应景的唐诗。唐代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李白的《石城寺》等名家诗词就出现在景区佛心广场处。同时,记者发现,新昌的不少墙绘也融入了古诗文元素,出南门,沿南复线一路走去,道路两侧的村居墙面基本已被清雅的山水画装饰一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等气势磅礴的诗句跃然“墙”上,把南复线妆点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唐诗之路”。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一切弥足珍贵。(选自“视听新昌”,2018年12月25日,有删改)
【拒绝功利的学习】
随着“诗词大会”节目走红,学生中间也掀起了读诗词背名句的热潮,书店里有关传统诗词的书尤其畅销,然而,一些不够宁静的声音也随之出现。近日,一些书店里出现家长疯抢诗词读本的现象,书店工作人员表示,都是诗词大会效应,让家长看到了诗词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寄希望于给孩子买几本诗词读本,让他们背诵几百首诗词,就能提高语文水平。有关专家指出,这样的期望未免过于偏激。
无论是凭借深厚功底在诗词大会上夺魁的武亦姝,还是在节目中表现亮眼的董卿,还有那些受邀的嘉宾,都在用行动告诉大家,文化底蕴是塑造个人气质的重要因素,并且底蕴和气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和勤奋刻苦的学习,它是需要厚积才能喷薄而出的精华。
同时,这样的表现,对于一些急功近利者,期望读几本书就能立刻提升某方面技能或者素养的人,恐怕也是种提醒。
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并非为了让学生将诗词读本囫囵吞枣,也不提倡“填鸭”式教育。传统经典是需要浸润和熏陶的。从几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设置也不难看出,当你被某种情景感染,全身心沉浸其中,你自然会对那些名篇有深刻的理解,甚至还能过耳不忘。
作为家长,所急需的并不仅仅是几本诗词,也不需要跟风抢购“武亦姝成才宝典”——即使你给孩子买了再多的读本,他不爱读,你也不愿意教,那不过是给家里增添了一些摆设罢了。
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选自《石家庄日报》,2019年3月1日版,有删改)
9.仿照一、三部分小标题的结构,请你为第二部分的内容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古诗词?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给新昌的家长提几点合理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爆红,有人说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了,也有人忧虑,短暂春天之后又会遭逢冷寂的“冬天”。你是如何看待的?结合以上三则材料阐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阅读(5分)
咏 潮
[宋]米 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释】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12.“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9分)
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④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注释】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惑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jié):同“洁”。
13.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古代,“城”的本义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不以疾也”(《三峡》)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意。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6分)
16.下表是九(1)班团支部书记张明拟定的“歌唱春天”主题班会初步构想计划表,请把构思转换成文字,选择下面选项中的一位做介绍。(6分)
A:同学灵灵     
 B:班主任王老师
要求:①根据选择的对象得体、清晰地介绍;②内容完整准确,10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班会主题
歌唱春天
参与人员
全体任课老师、全班同学
活动时间
周二下午班会课
班会流程
准备
组队、选歌、排练、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过程
选手演唱、评委打分、宣传委员统分
总结
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发纪念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藏在心底的________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
一、1.缘 槛 荒 溢 2.(1)青青子衿 (2)岂不罹凝寒 (3)露从今夜白 (4)醉里挑灯看剑 (5)梦回吹角连营(或: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一抹晚烟荒戍垒 (7)心却比 (8)男儿烈(错字、缺字、多字该空不给分) 3.A(解析:A项中《藤野先生》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一)4.示例:匡超人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劳好学的清贫学子。(2分)后来到杭城后,和假名士结交,受当时社会上追求功名的氛围和假名士虚伪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开始蜕变,追逐名利,忘恩负义,变成利欲熏心之徒。(2分)
(二)5.空廓(或:旷远)、寂寥、萧索、色彩暗淡。(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6.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文化,丰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答出“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得1分;答出语句含意,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7.借风沙写初到黄河的真实感受,与后文对黄河的亲近、敬拜形成反差;与后面诗文里的风沙形成呼应,以更好地表达对黄河的炽爱。(言之有理即可) 8.“隐隐的水声”指归来后,黄河留给“我”的记忆、情愫和主观感受。理由:那次黄河“一掬”的经历、珍藏于名片盒里的黄河泥土,让作者铭记于心;它们让作者获得了归属感、幸福感;它们加深了作者对大陆无法割舍的思念和眷恋。(答出“隐隐的水声”所指,得1分;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三)9.示例:邂逅诗词的元素 10.支持孩子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优势,带领孩子走走唐诗之路;新昌的街头巷尾藏着不少古诗词,闲暇散步时,与孩子一起背诵探讨;营造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浸润其中。即使家长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也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之有理即可) 11.示例: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了,理由有:①很多地方政府有了将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自觉。如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营造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环境。②《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表现亮眼的董卿,夺魁的武亦姝,用行动告诉大家,文化底蕴是塑造个人气质的重要因素,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学习欲望;雷海为的夺魁经历激励了大家的生活斗志,满满的正能量,这些都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③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专家,对如何更好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开始理性的思考。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春天”会永驻我们的人间。(答“春天”,理由两个给满分;如答“冬天”,酌情给分,最多2分)
(四)12.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答喜欢“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赋分)
(五)13.C(解析:“不以疾也”中的“以”是“及,比得上”的意思。“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中的“以”是“用、拿”的意思。) 14.鹧鸪来回飞行漫游,一边走一边啄食(谷子)。 15.文章中,人们想方设法捕获竹鸡、鹧鸪、麂、土蜂,这是不仁义的行为,人类对大自然应该有仁爱之心,敬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链接材料中“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做法使人们短期内收获颇丰,可是损害了长远利益,人类应该对大自然取之有度。
【参考译文】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人扫落叶作围墙,把诱鸟放在里面,自己隐蔽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叶堆起的围墙中,一直向前想要争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眼睛已经闭上就不再看得见人了。鹧鸪本性喜欢清洁,猎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净一片地方,稍微撒些谷子在上面,鹧鸪来回飞行漫游,一边走一边啄食(谷子),(猎人)就用干净的长竿捕捉它。麂出没在荒草中,害怕人看到它的足迹,无论远近,只沿着一条小路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放在麂经过的地方,麂的脚一被绊住,(麂)就会倒挂在树枝上,于是就(被人们)生擒活捉。江南多土蜂,人们找不到它的巢穴,往往拿长纸带粘在肉上,蜂看到必定衔入巢穴,(人们)就能跟踪寻找到它,用火熏取它的幼虫。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住人类的不仁呢?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把池水抽干去捕鱼,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焚毁林木去狩猎,哪能打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野兽了。
三、16.示例一:灵灵,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歌唱春天”,时间是周二下午班会课。你需要事先和同学们组队、选歌,再一起排练,我们会组织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当天,你们就演唱自己准备的歌曲,由评委打分,宣传委员统分,最后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由老师颁发纪念品。你有其他建议吗? 示例二:王老师,您好。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歌唱春天”,时间是周二下午班会课。我们计划分三步进行:先让同学们自由组队、选歌、排练,然后我们会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当天,选手演唱、评委打分、宣传委员统分,最后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由您颁发纪念品。您觉得可行吗? 17.略。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