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5 14: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世界贸易,也称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其对外贸易。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了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茶叶、服装、钟表等)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了解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原因和意义。
(一)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解读:①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 ②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史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
思考:(1)史料一中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通常被称作什么?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名称:新航路开辟。
影响: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二)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使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设问: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贸易的特点。
(三)
(四)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13--1929
0.7
1929--1938
-1.2
1938--1948
0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现象:世界市场受到冲击;
原因: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
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
现象: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问题1:上面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崛起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进程。
冷战的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因素也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大 事 年 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78年
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政策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题2:结合图表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
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归纳:
初步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
01
02
03
04
05
06
07
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根据以上信息思考: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战、经济大危机、二战使国际贸易发展受阻。
二战后、体系化、制度化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多极化、区域集团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化趋势加快。
1.条件: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
2.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1)路径:
①向东传往日本;
②通过陆路西传到中亚,并进一步传到俄罗斯和斯拉夫地区
③通过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传到世界各地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2)表现
①16世纪之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②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区
(3)影响:
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②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
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各国茶文化: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茶到俄国
万里茶道
万里茶香飘古道,
一杯佳饮写传奇。
茶道在弘扬
英国的下午茶
日本的茶道
3.服饰变化
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巴黎上流社会的显贵们到场后,随着一阵音乐响起,只见国王竟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场由奥尔良公爵策划的“中国式”舞会,其实只是当时欧洲特殊风尚的一个片段。这种特殊的风尚,就是18世纪前后流行欧洲100年的“中国热”。
3.各国服饰的变化
①中国服装在法国的影响: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传播中国服装。中国服装····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②西服在日本流行: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③法国女装: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大胆采用东方(中国、日本)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④中国中山装: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孔子”中国袍系列
4.钟表技术
①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 传入中国内地。
②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
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gǔi,古时候计时的日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赵翼《檐曝杂记》
上海法租界大自鸣钟
5.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1.16世纪,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此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丝绸之路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选A。注意时间“16世纪”,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
课堂检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定成立的最大意义在于 (  )
A.有了一个协调各国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
B.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消除了世界贸易壁垒
【解析】选C。本题为最难型选择题。关贸总协定的确是一个协调各国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意义最为重大,排除A;B不是积极作用;D不符合史实,故选C。
3.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茶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B.在法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
C.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
D.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
【解析】选B。中国茶传播到西欧后,在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B说法错误,故选B。
4.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中山装 B.咖啡屋
C.西式别墅 D.火车、汽车
【解析】选A。中山装是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中山装是西方元素和中国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故A正确;咖啡屋,西式别墅,火车、汽车都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