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44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44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5 11:48:03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看视频,悟情感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相关
认识历史,了解背景
01
谁告诉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认识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有何特点?
这是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演讲的开幕词。
认识开幕词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认识开幕词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②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③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
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认识开幕词
文体特点
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二是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
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在这篇伟大的开幕词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说“站起来了”?在此之前,中国人民是怎样的?
被三座大山压迫,跪在国际上
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三座大山
认识压迫的历史
旧中国的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生存局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高一学过那些文章有提及到?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林觉民·《与妻书》
那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那是一个中国人跪着的时代!
封建主义
1912年,腐朽的清王结束统治,却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烽烟四起的大地,中华民族进入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北伐战争虽然结束军阀割据,但国家政权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封建主义依然在剥削平民。
1928年-1931年民国爆发北方八省大饥荒,死亡1300多万人。1931年长江水灾造成1亿国民沦为灾民,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1934年全国旱灾,饿死超过600万……
饥荒中以树皮为食的灾民
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为三十多岁,文盲比例高达90%以上。
在通过明治维新率先进入工业国的日本眼中,仍处于农业国阶段的中国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因此,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侵略我国,到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的14年间,中华民族遭遇帝国主义残暴蹂躏,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
帝国主义
荒谬绝伦的花园口决堤、文夕大火和轰炸武汉!
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向武汉进攻,蒋介石下令在河南花园口挖开黄河大堤,企图依靠一场人造洪灾杀伤日军。
国民党一方面想保证“奇袭”效果,一方面还想隐瞒炸堤罪证(方便日后甩锅给日军),所以在炸堤时不仅没有通知民众转移,反而还严密封锁消息。结果黄河决堤之际,大堤外的百万民众还在睡梦之中。
官僚资本主义
最终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了89万人,同时还造成390万人无家可归,1200万人受灾,2000万亩耕地被淹没,形成大面积无法耕种的“黄泛区”,直接导致了后来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该饥荒又导致3000万人受灾,死亡300万人。
花园口决堤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所得之战果仅仅是日军数千人的伤亡,且完全没有阻止日军进攻的步伐。花园口决堤4个月后,武汉仍然沦陷。
同年11月,占领武汉后的日军挥兵南下,剑指长沙。为此蒋介石特别制定了一个“焦土政策”:如果守不住,就把长沙给烧了,以免资敌。
官僚资本主义
然而离谱的是日军还未开始进攻,长沙城内的警备司令部就误把一处意外失火当成焚城的信号,并立刻命令纵火队将点燃的火把投向居民房屋和城内各处预备的油桶内。
此时正值凌晨,还在熟睡的居民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等他们从梦中惊醒,自己的房屋和四周已是一片火海。
仅一天之内,长沙就有3万百姓被国民政府活活烧死,全城超过90%的房屋被毁,史称“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后如同废墟的长沙
1944年,美国打算对日本制定新式凝固汽油弹轰炸计划,为了研判作战效果,居然向民国政府提出在武汉进行试验的要求,荒谬的是,民国政府居然同意!
1944年12月18日,美军从成都基地出动了92架B-29轰炸机、33架B-24轰炸机,投下500吨的燃烧弹,攻击有日军驻扎的汉口地区。轰炸行动造成的大火连续燃烧了三天,汉口市区房屋半数被毁。
官僚资本主义
12月21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驾驶B-29轰炸机再次出击轰炸汉口,这一次攻击的目标甚至已经不再是表面所称的“日军营房、仓库和码头”,而是直接对准了汉口的贫民窟。美军此次落弹1000多吨,汉口棚户居民区大火蔓延10余里。
同时,汉口的居民住宅区,以及汉口政府、王家巷等人口密集区也均遭到轰炸,木屋民房全部焚毁,百姓伤亡人数超过4万。
轰炸后的武汉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绝望的时刻,然而,还是有一大群无惧牺牲的革命先烈用血肉在抗争!被这三座大山压迫跪着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写作背景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研习全文
02
通读全文,厘清段落大意

1
自然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2、3
自然段:由参会人员的构成指出本次会议的性质——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并进一步解释了原因: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了胜利。这充分说明,
这样的团结是不容破坏的,这次的会议也必然是一次成功的会议。

4
自然段:通过回顾三年前与国民党召开过的一次不成功的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
说明了本次会议名称的由来,
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

5
自然段:
在上一段的基础上,
再一次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
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
通读全文,厘清段落大意

6
自然段:
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作者先是指出中国在近代曾经落伍过,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接着说明先人们一直为此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再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最终胜利说明,
只有团结起来打倒内外压迫者才能翻身解放,
当家做主;
最后,进一步阐述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7
自然段: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结束,
中国仍然面临着被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捣乱和破坏的危险,需要提高警惕,继续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8—11
自然段:指明反对敌人复辟的武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以及掌握这个武器对国家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
通读全文,厘清段落大意

12
自然段:铿锵有力地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
中国将越来越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13—16
自然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探寻段落之间逻辑
第一部分(第1段)
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第二部分(第2-6段)
介绍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7-12段)
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部分(第13-16段)
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情感之深切。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③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④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⑤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分析句子含义
①“任何”“一切”“唯一”“决无”有什么作用?
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分析句子含义
②赏析“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
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阐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
分析句子含义
③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分析句子含义
④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特点
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
分析题目含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文章主旨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拓展延伸
03
今天的中国是否如毛泽东所愿,站起来了呢?
粮食产量全球第一
回顾世界粮食发展的历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只有美国在1975年至1979年、印度在
1966年至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
而中国在2004年至2015年实现了【十二连增】的奇迹,此后连续稳定在1.2万亿斤的高位上。
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3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布朗预测的42.5%的粮食自给率。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过1.2万亿斤,去年达到13158亿斤;人均占有量超过94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全球第一。中国人忍饥挨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新增绿化面积世界第一
201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40年前的12%,提高到了22.96%;与此同时,森林蓄积量增加了85亿立方米。
前不久,国际上根据卫星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
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钢铁生产量世界第一
高铁里程世界第一
桥梁长度世界第一
路漫漫其修远,中国人民早已站起来了。
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刚刚开始。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