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知道CO2的性质与用途,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3、通过CO2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CO2的性质与用途
学习难点:CO2性质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三、温故知新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其中含CO2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________,放出______,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四、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探究CO2的循环
学习活动1:大气中CO2的含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O2在自然界中是怎样进行循环的?大气中CO2的含量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
请认真观察教材P131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在同一年度里;在不同年度里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
2.大气中CO2的含量在逐年升高。请结合教材P132图片“CO2的生成和消耗”来分析并总结:
(1)CO2的产生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的消耗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
①产生CO2的总量______自然界中消耗CO2的总量,所以大气中CO2在逐年增加;
②产生CO2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消耗CO2最多的是___________。
学习活动2:探究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1、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正在逐渐消融!造成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 D、CO2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学习任务二:探究CO2的性质
学习活动1:观察并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过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总结出CO2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CO2的水溶性: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2、将放在阶梯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小心地放入大烧杯中,
然后把CO2气体慢慢倒入(如图所示)。
由此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3:探究“CO2的化学性质”:并尝试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向通有C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学习活动4、请你反思:
1、利用干冰(或液体CO2)来灭火是利用了CO2的哪些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装汽水的瓶盖时,会听到“嘶嘶”的声音,由此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入CO2气体,液体变为红色,是CO2气体使它变成红色吗?___________;再把上述液体加热,发现液体最终呈现紫色;由此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CO2气体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盛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其内壁和液面都有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5、请你小结出CO2的化学性质:
学习任务三:探究CO2的用途
学习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填写下表:
A
B
C
D
用途
利用的性质
你能说出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交流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写出你的收获和疑问?
2、请你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六、诊断与能力训练:
1、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2、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会使大棚内温度急剧升高 B.二氧化碳会使害虫窒息死亡
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发生 D.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鉴别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好选用( )
A.带火星的木条 B.澄清的石灰水 C.紫色石蕊试液 D.燃着的木条
4、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CO2
光合作用
中我作原料
O2
我使潮湿
的钢铁锈蚀
干冰
我用作
人工降雨
O2
我为可燃物助燃
5、现有A、B两个塑料软瓶,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O2气体。某同学从野外捉来两只活蝗虫,分别放入两个塑料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都死了。请根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瓶:____________ B瓶:____________。
①没有食物; ②气体不能供给呼吸; ③气体有毒; ④活动空间太小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7、已知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如图所示,广口瓶内已充满CO2气体,由分液漏斗向广口瓶内注入一定量NaOH溶液,随即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充分振荡广口瓶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 Ⅱ Ⅲ Ⅳ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 Ⅱ、 Ⅲ、纸花不变色 IV、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完成三个内容: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2、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3、二氧化碳的用途。内容1不是重点,所以应该将重点放在化学性质和方程式的书写上,难点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为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