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自我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钠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主要区别是其构成中分子的
( )
A.状态不同
B.数量不同
C.质量不同
D.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3.[2020·青岛期末]
缺锌的人睡觉时会磨牙,这里的“锌”是指
(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4.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6
B.8
C.14
D.20
5.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
A.固体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B.温度越高,固体中的微粒运动越剧烈
C.固体中的微粒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固体中的微粒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6.[2020·长沙]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一种由原子构成的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8.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卫星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如图所示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符号是Ti
B.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C.钛的核电荷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
9.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森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部分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根据下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A.失电子能力:Na>Al
B.得电子能力:S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D.镁和硅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11.[2020·潍坊]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12.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3.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14.[2020·威海]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
B.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
C.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5.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14×10-26
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 )
A.1.0628×10-25
kg
B.2.657×10-26
C.64
kg
D.2.657×10-26
kg
二、填空题(共63分)
16.(4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离子这七种粒子中,选择其恰当的序号填入下列相应的横线上,使下列叙述具有科学性。
(1)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
(2)带正电的粒子是 。?
(3)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粒子是 。?
(4)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
17.(4分)有下列物质:
①氧气和臭氧(O3)混合
②氧气和液氧混合
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
④冰和水混合
⑤过氧化氢和水混合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18.(6分)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长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1)A物质的作用是 ,操作a的名称是 。?
(2)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操作b,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填序号)端通入,原因是 。?
(3)取少量液体D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操作c是 (填操作名称),经过操作c后,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9.(10分)小明同学为使浑浊的湖水变得澄清透明,利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
(2)指出图中的两个错误:① ;② 。?
(3)进行过滤时,小明同学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有 (任写一条)。?
(4)经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
(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明同学高兴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是否同意?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取的方法是 。?
20.(13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氢原子 。?
②镁离子 。?
③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此周期具有的特点是
;?
②在此周期中,原子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③在此周期中,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是
;?
④在此周期中,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是
;?
⑤请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 。?
21.(10分)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表示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①②的本质区别是?
。?
(3)由②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
(4)由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2.(16分)下面是某学生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
(3)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其原子序数是 ,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其中有一处元素名称不正确,应该改为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三、计算题(共7分)
23.(1)如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知A原子中有a个质子,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A原子的中子数是 (直接写结果)。?
(2)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教师详解详析
1.D [解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D [解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即由多种分子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即由一种分子构成。
3.A 4.A 5.A
6.A [解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挥发性、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
7.C 8.D
9.B [解析]
甲是中子不带电;乙和电子构成原子,说明乙是原子核,带正电;丙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不带电;丁是离子,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
10.D
11.C [解析]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不能软化硬水;经过净水剂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自来水加热煮沸的过程中,含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化合物会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来,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12.D [解析]
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得出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得出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的大小;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
13.D [解析]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避免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内壁会出现小水珠;玻璃管b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燃烧生成水,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两个实验都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4.D [解析]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15.D [解析]
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14×10-26
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则设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x,则5.314×10-26
kg∶x=32∶16,x=2.657×10-26
kg。
16.(1)①②⑦ (2)③⑥ (3)⑦ (4)③④
17.② ④ ②④ ①③⑤
18.(1)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过滤
(2)② 水从下向上,能延长与活性炭接触的时间,净化效果好
(3)蒸馏 产生较多泡沫
19.(1)漏斗 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2)①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3)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合理即可)
(4)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合理即可)
(5)不同意 水中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蒸馏
20.(1)①2H ②Mg2+ ③
(2)①各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
②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或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③由易失电子变成易得电子,最后达到稳定状态
④由金属元素变成非金属元素,最后是稀有气体元素
⑤4(或四)
21.(1)水氢气+氧气
(2)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3)原子 数目
(4)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22.(1)门捷列夫
(2)它们的原子均已达到稳定结构
(3)三 12 金属 (4)碳 (5)8 得到
23.(1)-a
(2)解: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27。
答: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