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练习(一)(含解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练习(一)(含解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20: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一)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表中的物质、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化学式
用途
A
活性炭
C
可作吸附剂
B
干冰
H2O
可作制冷剂
C
甲烷
CH4
可作燃料
D
小苏打
NaHCO3
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A.A
B.B
C.C
D.D
2.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C.分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3.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
A.
B.Cl﹣
C.
D.Cl+
4.下列符号中,能正确表示铝元素化合价的是(  )
A.
B.
C.Al3+
D.
5.下列粒子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是(  )
A.CO32﹣
B.CO2
C.HCO3﹣
D.OH﹣
6.在防疫期间,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1价
C.+2价
D.+4价
7.沈欣、熊健、常程、张博四位同学去郊外郊游,看见一农家院子里有如图所示化肥商标,几位同学比赛计算化肥样品中硝酸铵(NH4NO3)的纯度(杂质不含氮元素),他们计算的结果分别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硝酸铵
净重:50kg
含氮量:34.3%
××化学工业公司
A.98%
B.35%
C.34.5%
D.89%
8.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②H2O③Na+④H2⑤Fe⑥2H
A.②只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②④⑥中的“2”都可以表示2个氢分子
C.①③表示的微粒,其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①和⑤既可以表示元素,也可以表示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
9.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B.1g
O2和1g
O3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2:3
C.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一样多
D.1mol
O3比1mol
O2多1个氧原子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B.氧化钙
熟石灰
CaO
C.二氧化碳
干冰
CO2
D.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可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12.下列原子团的符号及化合价均没有错误的是(  )
A.硝酸根NO3
﹣2价
B.碳酸根CO3
﹣1价
C.铵根NH4
+1价
D.硫酸根SO3
﹣2价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
 
 。
14.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元素或原子团
OH﹣
SO42﹣
CO32﹣
H元素
Na元素
Cl元素
Fe元素
S元素
常见化合价
﹣1
﹣2
﹣2
+1
+1
﹣1、+5、+7
+2、+3
﹣2、+4、+6
(1)由表格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硫酸亚铁受热能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唯一的固体产物呈红色,结合表中信息和反应原理,写出该分解反应产物的化学式: 
 。
15.非金属元素与金属或氢元素化合时通常显 
 价,在与氧化合时通常显 
 价.
16.“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含氮元素),经实验分析知道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样品里(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现有H、O、S、K四种元素,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填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而首次获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根据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某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为 
 。
(2)银白色固体B,能与酸反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B是 
 。
(3)白色固体C,加热完全反应后无固体残留,并生成水同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可能是 
 。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1.(1)根据图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完成填空
图中① 
 ② 
 。
(2)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如图2)。
①图中B
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 
 。
②写出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 
 。
22.在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时,小罗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表格:
化合价
离子所带电荷数
Na+
Mg2+
Al3+
Cl﹣
S2﹣
小明同学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两者之间有“两同两不同”,请你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1)“两同” 
 ; 
 。
(2)“两不同” 
 ; 
 。
23.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请分析回答:
元素
Na
Mg
X
Si
P
Y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1)①处的数值范围为 
 。
(2)元素X的原子序数是13,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由表格可知,表中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由 
 决定。
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一)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表中的物质、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化学式
用途
A
活性炭
C
可作吸附剂
B
干冰
H2O
可作制冷剂
C
甲烷
CH4
可作燃料
D
小苏打
NaHCO3
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成分、化学式、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其化学式为C,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吸附剂,对应关系正确;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对应关系错误;
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对应关系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C.分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分析】根据化合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化合价进行判断解答。
【解答】解: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类推正确;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但分子能再分,类推错误;
C、分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如中子,类推错误;
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但非金属元素可能有正化合价,如硫酸中硫元素显+6价,类推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运用。
3.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
A.
B.Cl﹣
C.
D.Cl+
【分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所以表示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的求法和标法的运用,要熟记化合价的书写规律.
4.下列符号中,能正确表示铝元素化合价的是(  )
A.
B.
C.Al3+
D.
【分析】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符号上方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粒子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是(  )
A.CO32﹣
B.CO2
C.HCO3﹣
D.OH﹣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CO32﹣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选项正确。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碳酸氢根的化合价为﹣1价,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HCO3﹣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故选项错误。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OH﹣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在防疫期间,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1价
C.+2价
D.+4价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沈欣、熊健、常程、张博四位同学去郊外郊游,看见一农家院子里有如图所示化肥商标,几位同学比赛计算化肥样品中硝酸铵(NH4NO3)的纯度(杂质不含氮元素),他们计算的结果分别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硝酸铵
净重:50kg
含氮量:34.3%
××化学工业公司
A.98%
B.35%
C.34.5%
D.89%
【分析】先计算出纯净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在根据纯度,进行解答.
【解答】解:
纯净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5%
根据纯度,可得化肥样品中硝酸铵(NH4NO3)的纯度98%,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纯度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8.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②H2O③Na+④H2⑤Fe⑥2H
A.②只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②④⑥中的“2”都可以表示2个氢分子
C.①③表示的微粒,其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①和⑤既可以表示元素,也可以表示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C、根据①③分别表示钠原子、钠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D、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A、H2O可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还能表示水分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④中的“2”中的“2”都可以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⑥2H可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③分别表示钠原子、钠离子,①③表示的微粒,其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和⑤均属于金属单质,既可以表示元素,也可以表示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B.1g
O2和1g
O3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2:3
C.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一样多
D.1mol
O3比1mol
O2多1个氧原子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
A、1个碳原子的质量很小,不是12g。错误;
B、由于氧原子质量相同,所以1g
O2和1g
O3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1而非2:3.错误;
C、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1,而每个分子都是两个原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个数也相等。正确;
D、1mol
O3比1mol
O2多1mol氧原子为6.02×1023个氧原子。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B.氧化钙
熟石灰
CaO
C.二氧化碳
干冰
CO2
D.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与化学式的正确写法,进行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不合题意;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符合题意;
C.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CO2,不合题意;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可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分析】A、根据细铁丝没有引燃,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细铁丝没有引燃,不能燃烧,所以细铁丝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能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可提供氧,具有氧化性,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原子团的符号及化合价均没有错误的是(  )
A.硝酸根NO3
﹣2价
B.碳酸根CO3
﹣1价
C.铵根NH4
+1价
D.硫酸根SO3
﹣2价
【分析】根据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A、硝酸根NO3的化合价为﹣1价;故A说法错误;
B、碳酸根CO3的化合价为﹣2价;故B说法错误;
C、铵根NH4
的化合价为+1价,故C说法正确;
D、SO3是亚硫酸根,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想顺利解答本题,必须牢记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灵活应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O2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
 Al2O3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
 KNO3(合理均可) 。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符号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21%,氧气的化学式为O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二者所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
故答案为:O2;Al2O3;KNO3(合理均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4.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元素或原子团
OH﹣
SO42﹣
CO32﹣
H元素
Na元素
Cl元素
Fe元素
S元素
常见化合价
﹣1
﹣2
﹣2
+1
+1
﹣1、+5、+7
+2、+3
﹣2、+4、+6
(1)由表格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电荷 数相等;
(2)硫酸亚铁受热能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唯一的固体产物呈红色,结合表中信息和反应原理,写出该分解反应产物的化学式: Fe2O3、SO2、SO3 。
【分析】(1)对比离子符号与其化合价可知规律;
(2)根据硫酸亚铁在高温下分解的生成物分析;
【解答】解:(1)对比离子符号与其化合价可知: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其符号即正负也相同。故填:电荷;
(2)由于FeO易被氧化,所以Fe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氧化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氧化铁呈红色,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它们的化学式为:Fe2O3、SO2和SO3;故填:Fe2O3、SO2、SO3;
【点评】该题是一道规律总结及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探讨,是一道训练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的练习题。
15.非金属元素与金属或氢元素化合时通常显 负 价,在与氧化合时通常显 正 价.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合价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非金属元素与金属或氢元素化合时通常显负价,在与氧化合时通常显正极,故填:负,正.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合价的知识进行.
16.“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3)×2+(﹣2)×4=0,则x=+2价。
故填:+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含氮元素),经实验分析知道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样品里(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 94.3% .(精确到0.1%)
【分析】先根据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1.2%
所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94.3%
故答案是:94.3%
【点评】此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个公式,即可轻松解题.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现有H、O、S、K四种元素,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填空.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2SO4.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钾属于碱,其化学式为:KOH.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钾属于盐,其化学式为:K2SO4.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水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为: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H2SO4;KOH;K2SO4;H2O(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分类、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而首次获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根据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由 三 种元素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由 42 个原子构成;
(2)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5:22:5 。
【分析】(1)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1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2)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
故答案为:
(1)三;42;
(2)15:22: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某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为 SO2 。
(2)银白色固体B,能与酸反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B是 Mg 。
(3)白色固体C,加热完全反应后无固体残留,并生成水同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可能是 NH4HCO3 。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推断物质的名称,然后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某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淡黄色粉末是硫,气体A是二氧化硫;故填:SO2;
(2)镁是一种银白色固体,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B是镁;故填:Mg;
(3)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填:NH4HCO3。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1.(1)根据图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完成填空
图中① 原子 ② 物质 。
(2)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如图2)。
①图中B
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 NO2 。
②写出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 N2 。
【分析】(1)根据物质构成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A
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进行解答;根据B
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进行解答。
【解答】解:(1)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填:原子;物质;
(2)①B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对应的物质为二氧化氮,化学式NO2;故填:NO2;
②B
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B
点对应的物质为氮气,化学式是N2;故填:N2;
【点评】掌握物质构成、化学式的书写等知识即可顺利解答,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22.在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时,小罗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表格:
化合价
离子所带电荷数
Na+
Mg2+
Al3+
Cl﹣
S2﹣
小明同学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两者之间有“两同两不同”,请你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1)“两同” 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量相同 ; 化合价正负与离子的电性相同 。
(2)“两不同” 标注位置不同 ; 数值与符号顺序不同 。
【分析】(1)根据化合价与离子的相同进行解答;
(2)根据化合价与离子的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图表可知,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两同: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量相同;化合价正负与离子的电性相同;
(2)由图表可知,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两不同:标注位置不同;数值与符号顺序不同。
故答案为:(1)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量相同;化合价正负与离子的电性相同。
(2)标注位置不同;数值与符号顺序不同。
【点评】掌握化合价、离子符号表示方法以及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23.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请分析回答:
元素
Na
Mg
X
Si
P
Y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1)①处的数值范围为 1.10<①<1.43 。
(2)元素X的原子序数是13,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S3 。
(3)由表格可知,表中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由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表格中化合价的数值来分析。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递减,所以)①处的数值范围为1.10<①<1.43;故填:1.10<①<1.43;
(2)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3,即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Y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则铝元素与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3;故填:Al2S3;
(3)由表格可知,表中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