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
B.黄铜
C.液氧
D.生铁
2.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能表示一种化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3.如图是表示物质微观构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一定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乱扔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受污染的土壤种植的蔬菜中汞、锰、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这里提到的汞、锰、镉、铅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5.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他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D.两种不同的分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Fe
B.Al
C.O
D.Si
7.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是制作锌片的重要材料,硅的元素符号为( )
A.Si
B.S
C.SI
D.Al
8.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23
B.钒属于金属元素
C.钒的中子数为50.94
D.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1.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
所有气体都由分子构成
B
铁能被磁化,钴能被磁化
金属都能被磁化
C
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会产生磁场
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
D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A.A
B.B
C.C
D.D
12.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纵行,18个横行
D.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4.下列六种物质:①空气②海水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铜⑥氧化镁。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
15.选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填空: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数。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7.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液态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地壳中元素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
;空气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填写部分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钠
铁
氯
元素符号
Si
Ca
Ag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钛能与肌肉等长在一起,被称为生物金属,钛原子中含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1)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在化学反应中钛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生成Ti2+,1个Ti2+中有
个电子。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教材,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勒夫科维兹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20世纪80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
(1)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
不同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填“A、质子数”、“B、中子数”)
(2)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片段.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22.石墨、氢气、硫酸锌、甲烷、铁、氯化钠是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物质。
(1)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不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组
;(用化学式作答,下同)
(2)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写出物质类别)
23.2005年,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碳14呼气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完成下列填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C14
6
14
C12
6
6
12
(2)碳12和碳14都称为碳元素的依据是
。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
B.黄铜
C.液氧
D.生铁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D、生铁中有铁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能表示一种化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图A表示一种双原子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表示两种化合物分子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两种单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两种单质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故选项错误;
D、图D表示一种化合物分子,属于化合物,一个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如图是表示物质微观构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一定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图A中一个分子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表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图B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图C是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乱扔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受污染的土壤种植的蔬菜中汞、锰、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这里提到的汞、锰、镉、铅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分析】受污染的土壤种植的蔬菜中汞、锰、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这里提到的汞、锰、镉、铅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受污染的土壤种植的蔬菜中汞、锰、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这里提到的汞、锰、镉、铅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汞、锰、镉、铅”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他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D.两种不同的分子
【分析】A、原子是电中性的,结合元素的概念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及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
C、结合元素的概念和离子的特点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电中性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原子是电中性的,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也相同,原子质子相同肯定是同种元素,不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是相等的,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元素,质子数肯定不相等,又是离子,电子数可以不相等,如8电子结构的离子O2﹣、F﹣、Na+、Mg2+、Al3+,当然还有18电子的离子组。符合题意。
D、因为分子是呈电中性的,不可能出现电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元素的认识,解答本题必须理解不同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的含义,才能正确解答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Fe
B.Al
C.O
D.Si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是制作锌片的重要材料,硅的元素符号为( )
A.Si
B.S
C.SI
D.Al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号为Si。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23
B.钒属于金属元素
C.钒的中子数为50.94
D.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23,则图中x=23,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而不是中子数为50.94,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由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解答】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有质子数决定,故正确;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元素,注意对元素知识的认识和把握。
1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
所有气体都由分子构成
B
铁能被磁化,钴能被磁化
金属都能被磁化
C
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会产生磁场
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
D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磁化是指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电流或者磁体都可以使物质磁化;
C、根据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特点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考虑;
D、根据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考虑。
【解答】解:A、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错;
B、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凡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能被磁化,很多金属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故B错;
C、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会产生磁场,通电导体都会产生磁场,故C正确。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构成,金属的性质,磁场的形成。
12.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C.根据分子在化学反应可以再分来分析;
D.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纵行,18个横行
D.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物质)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故选:B。
故答案为:B;原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单质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子和原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下列六种物质:①空气②海水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铜⑥氧化镁。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④⑥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③⑤ 。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氧化镁都属于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铜都属于单质;故答案为:④⑥;③⑤。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选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填空: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 分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 数。
【分析】根据元素概念、分子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故答案为:分子;质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分子的概念,以及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故填:氧;铝.
【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17.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液态金属元素 Hg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H ;地壳中元素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 Fe ;空气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
【分析】根据液态金属元素为汞;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为氢;
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约占21%,氮约占78%,因此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依据元素符合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液态金属元素为汞;元素符号为:Hg;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为氢;元素符号为:H;
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元素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为:Fe;
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约占21%,氮约占78%,因此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元素符号为:N;
故答案为:Hg;H;Fe;N.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合正确书写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填写部分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钠
铁
氯
硅
钙
银
元素符号
Na
Na
Cl
Si
Ca
Ag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铁、氯的元素符号是Na、Fe、Cl。
Si、Ca、Ag分别是硅元素、钙元素和银元素的元素符号。
故答案为:
元素名称
钠
铁
氯
硅
钙
银
元素符号
Na
Na
Cl
Si
Ca
A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钛能与肌肉等长在一起,被称为生物金属,钛原子中含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1)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2 。
(2)在化学反应中钛原子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生成Ti2+,1个Ti2+中有 20 个电子。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解答】解:(1)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故填:22。
(2)在化学反应中钛原子易失去电子生成Ti2+,1个Ti2+中有:22﹣2=20个电子。
故填:失去;20。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教材,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勒夫科维兹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20世纪80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
(1)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 质子数 不同 中子数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填“A、质子数”、“B、中子数”)
(2)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DNA 片段.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据此解答.
【解答】解:(1)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故答案为:
(1)质子数;中子数;
(2)DN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分析】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错误,该粒子还可以是离子;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错误,该粒子还可以是分子;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解答】解: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错误,该粒子还可以是离子;故选项错误;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错误,该粒子还可以是分子;故选项错误;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项正确;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因此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答案为: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合理即可)
故选C;故答案为: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构成等,要加强理解,综合应用。
22.石墨、氢气、硫酸锌、甲烷、铁、氯化钠是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物质。
(1)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不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组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Fe;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CH4;或由离子构成的物质:ZnSO4、NaCl ;(用化学式作答,下同)
(2)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单质:C、Fe、H2;化合物:CH4、ZnSO4、NaCl 。(写出物质类别)
【分析】(1)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2)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解答】解:(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Fe;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CH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ZnSO4、NaCl;故答案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Fe;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CH4;或由离子构成的物质:ZnSO4、NaCl;
(2)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C、Fe、H2;化合物:CH4、ZnSO4、NaCl;故答案为:单质:C、Fe、H2;化合物:CH4、ZnSO4、NaCl。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2005年,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碳14呼气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完成下列填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C14
6
8
14
C12
6
6
12
(2)碳12和碳14都称为碳元素的依据是 质子数都是6 。
【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虑;
(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考虑。
【解答】解:(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14﹣6=8;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12和碳14都称为碳元素的依据是质子数都是6。
故答案为:(1)8;
(2)质子数都是6。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内部结构,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