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们的水资源(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
C.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3.2020年春晚《春风十万里》、《泉》等节目展现了当今美丽的中国风貌,呼吁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C.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5.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B.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水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积约有被水覆盖着
B.在地层里、大气中都含有大量的水
C.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小明不禁想到课堂中老师提到过,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8.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
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9.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江河流域禁渔
C.修复矿场植被
D.露天焚烧秸秆
10.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以下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及环境改善的措施是( )
A.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补充肥料
B.鼓励推行“美团外卖”,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池塘
1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美丽中国要靠我们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的污染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自然界的水因为含有
、
、
、
、
,甚至可能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经过
处理后才能饮用或作他用途.
14.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
(2)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
.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图中,节约用水的徽记是
(填代码).
15.试根据你所在学校附近水源状况作为研究课题,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可组成课题小组)。
(1)你的课题是(涉及地域名称时,请用大江中学,否则扣分)
;
(2)研究方法
;
(3)实施步骤:①
;②
;③
。
(4)成果方式
。
16.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过去渣、除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洁用水.请问:
(1)采用
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
(填一种物质名称),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
(4)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9.(1)地球可被称作为“水球”,为什么人类还存在水的资源危机?
.
(2)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
(3)城市水源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污染?
.
20.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不充裕,其中可用的淡水量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
(1)根据下面两张图表提供的有关数据,北京水资源紧缺指标属于
范围.所以,我们每个北京市民都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用水.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
(其中a为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2)请写出如图所示徽记的名称,再简述它的涵义是什么?
.
(3)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提出三条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
.
21.从2018年起,长沙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吹响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
(1)到2020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请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③燃放烟花爆竹
④汽车尾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2)在城镇生活污水的治污中,市政府加快推进分散式污水设施建设,近三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湘江长沙段水质优良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要达100%。
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
(写一点即可)
4.1我们的水资源(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分析】A、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
B、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
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A正确;
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B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加强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
C.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分析】本题以水为核心,综合考查水资源状况和保护,以及微粒的观点和人体的营养,在解答时,要充分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经逐项分析,再合理作答.
【解答】解: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话说法不科学,虽然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而且是特别多的,但是绝大部分是海水、冰川等不好直接利用的,真正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故A错误;
B、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B错误;
C、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反应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水分子是微观粒子,它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在气态、液态、固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就内容来看不算太难,但题中所涉及的面很广,因此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的营养观念.
3.2020年春晚《春风十万里》、《泉》等节目展现了当今美丽的中国风貌,呼吁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分析】根据已有的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污染土壤,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C.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分析】A.根据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解答;
B.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
C.根据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D.根据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污染解答。
【解答】解: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错误;
B.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故错误;
C.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从个人做起保护水资源,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5.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B.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水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分析】A、根据可利用的淡水的量的多少分析;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根据化学之最分析判断;
D、根据有关资源储量、类别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叙述正确。
B、过滤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矿物质,故叙述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叙述正确。
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所以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叙述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资源的知识,是近几年的考试热点,要加强理解和记忆。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积约有被水覆盖着
B.在地层里、大气中都含有大量的水
C.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分析】地球表面积约有3/4被水覆盖着,但淡水资源却缺乏,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答】解:A、地球表面积约有3/4被水覆盖着,地球又叫做水球,这种说是正确的;
B、水无处不在,在地层里、大气中、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这种说法也是正确的;
C、水的用途极为广泛,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没有了水,生物就不可能存在;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到总水量的1%,所以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故选:D。
【点评】地球表面积约有3/4被水覆盖着,但淡水资源却不到总水量的1%,所以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小明不禁想到课堂中老师提到过,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解: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间接考查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识记即可。
8.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
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分析】明确自然界中水资源的状况,水的含量虽然很大,但是淡水的储量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用好每一滴水.
【解答】解:
A、水有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
B、水的比热容是天然存在的物质中最大的,而且自然界中水的含量是相当多的,所以水的吸、放热对气温影响很大。故B正确;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的储量很少。故C错误;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是通过水来运送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要正确认识自然界中的淡水,淡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淡水资源非常短缺,要时刻做到节约用水.
9.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江河流域禁渔
C.修复矿场植被
D.露天焚烧秸秆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轻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B.江河流域禁渔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不合题意;
C.修复矿场植被有助于改善生态平衡,不合题意;
D.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食品安全等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将会成为重要考点之一.
10.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分析】水资源保护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费,使水质不致污染,以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
【解答】解:①农药、洗衣粉只能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措施不合理;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措施合理;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不可能,措施不合理;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措施合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都有利于防止污染水资源.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以下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及环境改善的措施是( )
A.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补充肥料
B.鼓励推行“美团外卖”,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池塘
【分析】A、根据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污染空气解答;
B、根据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会浪费资源,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解答;
C、根据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
D、根据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池塘,会污染水解答。
【解答】解:A、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污染空气,不利于全球气候改善及环境改善,故说法错误;
B、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会浪费资源,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不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护环境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故说法正确;
D、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池塘,会污染水,不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1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美丽中国要靠我们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的污染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节能减排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的污染,不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噪声污染,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等,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讲究环保,不随便扔垃圾,不污染环境。真正做到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自然界的水因为含有 不溶性固体 、 可溶性固体 、 色素 、 异味 、 微生物 ,甚至可能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经过 净化 处理后才能饮用或作他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固体、可溶性固体、色素、异味和微生物等,需要进行净化才能饮用.
【解答】解: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溶性固体、可溶性固体、色素、异味和微生物等,需要进行净化才能饮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不溶性固体、可溶性固体、色素、异味、微生物,净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
14.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 A (A:纯净物,B:混合物).
(2)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 氧气 .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生活污染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 .图中,节约用水的徽记是 D (填代码).
【分析】(1)根据冰和水混合体系的组成分析;
(2)根据呼吸的原理考虑;
(3)根据水污染的途径考虑;
(4)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节水的徽记进行解答.
【解答】解:(1)冰和水混合体系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A;
(2)呼吸是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水中含有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3)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还有生活污染;
故答案为:生活污染;
(4)节约用水的方法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
其一:通过观察得出,A图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
B图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
C图是可燃性气体标志;
D图节约用水标志;
所以节约用水的徽记选D;
故填: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根据所学内容细心分析即可,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水的有关知识归纳总结.
15.试根据你所在学校附近水源状况作为研究课题,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可组成课题小组)。
(1)你的课题是(涉及地域名称时,请用大江中学,否则扣分) 大江中学附近水源状况 ;
(2)研究方法 调查 ;
(3)实施步骤:① 首先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调查获得第一手信息,可以到附近的河流调查污染的状况和程度 ;② 再到河流附近的工厂、居民区调查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排放的种类 ;③ 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撰写有关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
(4)成果方式 调查报告或论文 。
【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课题。
(2)根据课题确定研究方法。
(3)根据课题研究的步骤、运用恰当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本题注意三点:①调查材料要有亲身体验;②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③大胆假设,形成自己的观点。
(2)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用书面的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
【解答】解:(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课题是:大江中学附近水源状况。
故答案为:大江中学附近水源状况。
(2)要研究大江中学附近水源状况,调查是最科学的方法。
故答案为:调查。
(3)根据课题研究的步骤、运用恰当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确定以下实验步骤:首先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调查获得第一手信息,可以到附近的河流调查污染的状况和程度;再到河流附近的工厂、居民区调查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排放的种类;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撰写有关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故答案为:首先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调查获得第一手信息,可以到附近的河流调查污染的状况和程度;再到河流附近的工厂、居民区调查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排放的种类;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撰写有关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4)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调查报告和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故答案为:调查报告或论文。
【点评】本题是一道研究型学习题,该题在设计上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同时注重取材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该课题的研究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社会,应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16.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海洋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地表径流 环节.
【分析】根据水的分布及水循环的形式分析回答.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解答】解:水的分布非常广泛,在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故答为:海洋,地表径流.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分析】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不可溶性的物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符合题意;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质,不合题意;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治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过去渣、除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洁用水.请问:
(1)采用 过滤 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 活性炭 (填一种物质名称),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
(4)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 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
【分析】(1)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解答;
(3)根据对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可以节约用水解答;
(4)根据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解答.
【解答】解:(1)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除去.故答案为: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活性炭.
(3)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故答案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4)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故答案为:
(1)过滤;
(2)活性炭;
(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4)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净化水过程中每种方法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每种方法的作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明确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9.(1)地球可被称作为“水球”,为什么人类还存在水的资源危机? 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很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
(2)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更是生理活动中的重要物质. .
(3)城市水源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污染? 城市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 .
【分析】(1)根据水资源的状况和人类利用是淡水分析;
(2)根据人体中含有的水分及水的作用分析;
(3)根据城市的特点是工厂多、人集中生活污水多等分析回答.
【解答】解:(1)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很丰富,约为1.39×1018立方米,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全球水量的2.53%,而且分布不均,还受到污染不足.所以,说人类还存在水的资源危机.
(2)水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人体中的水约占到人体总质量的65%还要多,更是生理活动中的重要物质.
(3)城市的工厂多、人集中.所以,城市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
故答为:(1)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很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2)水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更是生理活动中的重要物质;
(3)城市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树立起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0.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不充裕,其中可用的淡水量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
(1)根据下面两张图表提供的有关数据,北京水资源紧缺指标属于 极度缺水 范围.所以,我们每个北京市民都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节约 用水.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
(其中a为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2)请写出如图所示徽记的名称,再简述它的涵义是什么? 节水徽记,节约每一滴水 .
(3)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提出三条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
淘米的水用于浇花 变不间断淋浴,为间断洗浴 使用节水器具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和保护的理解,以及净水的方法,解答时要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及题中图表信息,经仔细分析再回答.
【解答】解:(1)从图一中可查出北京年人均占有的水量远小于500m3,在图二中可以发现人均水量小于500m3的是极度缺水地区,因此北京是极度缺水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源被污染;故答案为:极度缺水
节约
(2)我们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是一个节水徽记,意思是节约每一滴水,故答案为:节水徽记,节约每一滴水;
(3)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很多,所以节水方法合理皆可,故答案为:淘米的水用于浇花;变不间断淋浴,为间断洗浴;使用节水器具.
【点评】本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其考查的目的是通过考查以培养学生查看图表分析数据能力,以及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1.从2018年起,长沙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吹响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
(1)到2020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请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③燃放烟花爆竹
④汽车尾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2)在城镇生活污水的治污中,市政府加快推进分散式污水设施建设,近三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湘江长沙段水质优良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要达100%。
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 吸附 作用。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 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 (写一点即可)
【分析】(1)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考虑: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油燃烧形成的烟雾;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方面分析回答。
【解答】解:(1)在煤燃烧、燃放鞭炮,用汽油作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会引起空气污染;
(2)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
故答为:(1)①②③④;(2)吸附;(3)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活性炭的吸附性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