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们的水资源(一)第四章生命之源-水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虽是水球,但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催化剂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处于稳定结构的粒子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物质膨胀,是由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体积变大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D.水为气态、液态时,分子在不断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不动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抚顺。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C.过度施用农药化肥
D.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功在千秋。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高大建筑物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5.化学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等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不存在缺水的情况
B.广泛使用脱硫煤,能有效防治雾霾天气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做食品保护气
D.农药本身有毒,应禁止施用农药
6.下列不属于人们能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A.湖泊水
B.江河水
C.海水
D.浅层地下水
7.下列是某同学对水资源的有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
8.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独创性地规定了“绿色原则”并作为民法中的基本原则。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
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烘托节日氛围
C.垃圾分类投放
D.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采用光伏发电
10.近年来常州市破解化工围江,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长江岸线“含绿量”“含金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体污染完全是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
B.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工艺有助于实现产品的无污染生产
C.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也会导致水质恶化
D.建设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提高沿江地区“含绿量”,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11.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露天焚烧秸秆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D.适量施用化肥
12.地球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了创造宜居、宜养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兴建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提倡绿色出行
B.关闭不合法不合规的小作坊,合法合规的工厂产生的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再排放
C.退林还耕,露天焚烧秸秆,减少浪费,肥沃土地
D.垃圾分类投放,如破损的铁锅应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
1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填字母代号)
(2)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治水资源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②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5.地球上淡水资源不充裕,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如果一个自来水龙头每秒钟漏水2滴,平均20滴水为1ML,每昼夜将流失自来水
K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所以我们要
.
17.污水经过去渣、除异味处理后,可用于冲厕所、洗车和灌溉绿地等,此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是
(合理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已作了简化),将其经除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①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②用什么物质,可除去臭味?
③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节水意识。
(1)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
(2)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
。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0.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000m3/年,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
;
(2)为保护古老的辽河,小林同学向政府提出保护辽河的几条建议:①向河中放养鱼苗,保持生态平衡;②清理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⑤关停沿河所有企业;⑥少用或不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治水体污染.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你对防治水体污染还有何建议?
(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中有一项:“县级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21.有甲、乙两人,他们生活用水情况如下表:
用水方式
每天用水次数
甲每次用水量
乙每次用水量
刷牙
2次
不间断用水,
,每次2.5min
口杯接水,0.5L/口杯
洗衣
1次
普通洗衣机,155L/次
节水型洗衣机,100L/次
冲厕所
4次
旧式马桶,14L/次
节水型马桶,4L/次
试问:(1)每年(每月按30天计)乙比甲节约用水多少升?
(2)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有什么感想
.
2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重视度越来越高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
(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
(3)试列举一例既能造成空气污染也能造成水污染的事例
。
4.1我们的水资源(一)第四章生命之源-水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虽是水球,但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催化剂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处于稳定结构的粒子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物质膨胀,是由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体积变大了
【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紧缺进行解答;
B、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进行解答;
C、根据处于稳定结构的粒子不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有可能属于其他元素的离子进行解答;
D、根据物质膨胀,是由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A、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只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处于稳定结构的粒子不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有可能属于其他元素的离子,故C错误;
D、物质膨胀,是由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构成该物质的粒子体积变大了,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记忆情况的题目,只要记住了就能做出正确选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D.水为气态、液态时,分子在不断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不动
【分析】本题以水为核心,综合考查水资源状况和保护,以及微粒的观点和人体的营养,在解答时,要充分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经逐项分析,再合理作答。
【解答】解: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话说法不科学,虽然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而且是特别多的,但是绝大部分是海水、冰川等不好直接利用的,真正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故错误;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反应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错误;
D、水分子是微观粒子,它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在气态、液态、固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就内容来看不算太难,但题中所涉及的面很广,因此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的营养观念。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抚顺。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C.过度施用农药化肥
D.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来分析;
B.根据废旧电池深埋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分析;
C.根据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必要性来分析;
D.根据秸秆露天焚烧增大空气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理念;
B、废旧电池深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增大污染,不符合理念;
C、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符合理念;
D、秸秆露天焚烧增大空气污染,不符合理念;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功在千秋。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高大建筑物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缓解“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造成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C.减少使用玻璃幕墙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固体垃圾的产生,有利于保护环境;
D.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既浪费能源,又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化学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等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不存在缺水的情况
B.广泛使用脱硫煤,能有效防治雾霾天气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做食品保护气
D.农药本身有毒,应禁止施用农药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特点解答;
B、根据使用脱硫煤的益处分析解答;
C、根据氮气的用途解答;
D、根据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解答。
【解答】解: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但淡水资源缺乏,存在缺水的情况,错误;
B、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不能减少PM2.5的排放,不能有效的减少雾霾的产生,故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做食品保护气,正确;
D、农药本身有毒,但是对于促进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不应该禁止施用,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下列不属于人们能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A.湖泊水
B.江河水
C.海水
D.浅层地下水
【分析】海水不属于淡水资源,我们需要将海水淡化才能作为淡水使用.
【解答】解:湖泊水、江河水、浅层地下水都属于我们工农业生产经常使用的淡水资源,但是海水并不是淡水资源,由于淡水资源短缺,我们现在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来淡化海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能够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一知识点,要求我们明白身边的一些淡水资源,要保护水资源.
7.下列是某同学对水资源的有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
【分析】A、根据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水量较少进行解答;
B、根据水是生命之源进行解答;
C、根据水是生命之源进行解答;
D、根据水资源的分布进行解答.
【解答】解: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水量较少,所以要节约用水,故A错误;
B、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故B正确;
C、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故C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所以要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点,要理解记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8.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分析】地球上水很少,但是合理使用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增加,这一切有可能使“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解答】解:A、地球上水很少,但是合理使用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故A错误;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是将来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故B正确;
C、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是自然现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与水危机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状况.地球上水很少,但是合理使用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独创性地规定了“绿色原则”并作为民法中的基本原则。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
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烘托节日氛围
C.垃圾分类投放
D.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采用光伏发电
【分析】A、根据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C、根据垃圾分类投放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采用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进行解答。
【解答】解: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符合“绿色原则”,故A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原则”,故B正确;
C、垃圾分类投放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符合“绿色原则”,故C错误;
D、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采用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
10.近年来常州市破解化工围江,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长江岸线“含绿量”“含金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体污染完全是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
B.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工艺有助于实现产品的无污染生产
C.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也会导致水质恶化
D.建设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提高沿江地区“含绿量”,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分析】A.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来分析;
B.根据化学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来分析;
D.根据改善空气质量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工业三废的排放、生活污染的排放、农业上滥用农药和化肥等,选项说法错误;
B.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工艺有助于实现产品的无污染生产,选项说法正确;
C.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也会导致水质恶化,选项说法正确;
D.建设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提高沿江地区“含绿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考点从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综合考查.
11.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露天焚烧秸秆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D.适量施用化肥
【分析】A、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分析;
B、根据露天焚烧秸秆易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C、根据生活污水能污染水体分析;
D、根据适量施用化肥可防止水污染解答。
【解答】解: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B、露天焚烧秸秆,产生了大量的烟尘等,污染了空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D、适量施用化肥,可防止水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理解答题即可。
12.地球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了创造宜居、宜养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兴建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提倡绿色出行
B.关闭不合法不合规的小作坊,合法合规的工厂产生的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再排放
C.退林还耕,露天焚烧秸秆,减少浪费,肥沃土地
D.垃圾分类投放,如破损的铁锅应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兴建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B.关闭不合法不合规的小作坊,合法合规的工厂产生的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C.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以及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投放,如破损的铁锅应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的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海洋 水.
【分析】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其中97.5%是海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约7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其中97.5%是海水,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因此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故答案为:海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地球的水资源状况、分布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淡水资源缺乏,我们要节约用水.
1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C (填字母代号)
(2)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治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①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②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分析】(1)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及标志图中数字和代码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2)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推测出防止水污染的方法来。
【解答】解:(1)有水滴和用手接水的图示,则为节约用水的标志,故填:C;
(2)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②由于含磷洗衣粉能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所以不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故填:①②③④
【点评】本题属于学生识记性的知识,学生应多了解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标志,从自我做起,注重安全和资源回收再利用。
15.地球上淡水资源不充裕,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如果一个自来水龙头每秒钟漏水2滴,平均20滴水为1ML,每昼夜将流失自来水 8.6 K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分析】已知每滴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求一滴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每昼夜流失水的质量.
【解答】解:每滴水的质量m=ρV=1g/cm3×0.05cm3=0.05g,
每昼夜流失水的质量M=24×60×60×2×0.05g=8640g=8.6kg.
答:每昼夜流失水的质量为8.6kg.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计算,难点是求滴水的时间,关键是让我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所以我们要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分析】为了应对淡水资源的短缺,应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科学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解答】解: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洗菜的水浇花,改用节水龙头等.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点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7.污水经过去渣、除异味处理后,可用于冲厕所、洗车和灌溉绿地等,此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是 节约用水 (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节约用水继续分析.
【解答】解:污水经过去渣、除异味处理后,可用于冲厕所、洗车和灌溉绿地等,此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是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而杂,但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不错.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已作了简化),将其经除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①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②用什么物质,可除去臭味?
③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回答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可达到节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解答】解:(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所形成的混合物常用方法,故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的操作为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有味、有色等杂质,因此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应使用活性炭;
(3)为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污水进行处理后回收可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而保护资源和环境.
故答为:(1)过滤(2)活性炭;
(3)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
【点评】本题为对与水有关知识的综合考查,题目难点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养成勤于归纳的习惯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节水意识。
(1)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5% 。
(2)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 1.625% 。
【分析】(1)根据海水占地球上总水量的百分比解答;
(2)根据淡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百分比解答。
【解答】解:(1)因为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所以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
(2)因为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所以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1.625%;
故答案为:(1)2.5%;(2)1.62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资源状况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0.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000m3/年,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 轻度缺水 ;
(2)为保护古老的辽河,小林同学向政府提出保护辽河的几条建议:①向河中放养鱼苗,保持生态平衡;②清理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⑤关停沿河所有企业;⑥少用或不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治水体污染.其中不合理的是 ④⑤ (填序号),你对防治水体污染还有何建议?
(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中有一项:“县级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节约水资源 .
【分析】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000m3/年,对照表格,为轻度缺水;
(2)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是保护所有水源,并非只是保护运河;
(3)根据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水资源进行解答.
【解答】解:(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000m3/年,居世界第八十几位,在1700~30002000m3/年区间内,水资源紧缺程度为轻度缺水;
(2)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关停沿河所有企业,能防止水质污染,但是不现实的,故错误;防治水体污染还可以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3)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水资源.
故答案为:(1)轻度缺水;(2)④⑤;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3)节约水资源;
【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状况,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我们要节约用水.
21.有甲、乙两人,他们生活用水情况如下表:
用水方式
每天用水次数
甲每次用水量
乙每次用水量
刷牙
2次
不间断用水,
,每次2.5min
口杯接水,0.5L/口杯
洗衣
1次
普通洗衣机,155L/次
节水型洗衣机,100L/次
冲厕所
4次
旧式马桶,14L/次
节水型马桶,4L/次
试问:(1)每年(每月按30天计)乙比甲节约用水多少升?
(2)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有什么感想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
【分析】(1)首先知道S表示秒,min表示分钟,根据提供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解答】解:(1)因为30S表示30秒,所以2.5min用水是:(7)L,所以一天内乙比甲:刷牙节约用水:(7﹣0.5)×2=69L;洗衣节约用水:155﹣100=55L;冲厕所节约用水:(14﹣4)×4=40L.
一年节约用水的量是:[(7﹣0.5)×2+(155﹣100)+(14﹣4)×4]×30×12=59040L
(2)从计算数据可知,如果不节约用水,浪费水的数目是惊人的,所以要珍惜爱护每一滴水,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点评】水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保护水资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重视度越来越高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产生的废气 。
(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3)试列举一例既能造成空气污染也能造成水污染的事例 火力发电或工业产生的废气 。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解答即可;
(2)根据水污染的原因解答即可;
(3)根据水污染的原因解答即可。
【解答】解:(1)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产生的废气;
(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火力发电或工业产生的废气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气体,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污染水资源,所以火力发电或工业产生的废气既能造成空气污染也能造成水污染;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产生的废气;(2)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3)火力发电或工业产生的废气。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同学们要细心分析解答。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