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20:22:49

文档简介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学案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
班级:
姓名:
有了目标,才有方向
【知识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2.掌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做差法.
【能力目标】1.根据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抽象出不等式;
2.从数与形两个角度感知不等关系;
3.做差法比较大小时,能够灵活地处理涉及的代数式,使之正负情况容易判断.
导引,助力达标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上周一李婶和王婶下班后逛商场,发现苹果质量非常好,价格为a元/千克,李婶买了三千克,王婶买了10元钱的.
回家之后发现苹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于是二人约好过几天再去买点.
上周五二人下班后又去了同一商场,但发现苹果价格有了波动,价格变为b元/千克,二人也没在意,李婶又买了三千克,王婶又买了10元钱的.
思考:这两次购买,谁的购买方式比较优惠(两次平均价格低视为优惠)?
分析:
①计算李婶两次购买苹果的平均单价M:

②计算王婶两次购买苹果的平均单价N:

③计算M-N的差:
.
④判断哪个人的购买方式比较优惠:
.
注:两个数量之间具有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两个量做
法运算,根据
的情况判断.
二、基本事实
1.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反之亦然,即:a-b>0
a>b;
2.如果a-b是等于0,那么a=b,反之亦然,即:a-b=0
a=b;
3.如果a-b是负数,那么aa注:以上三个基本事实通常作为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
.
【边学边用】
1.?a,b∈R,比较a2+b2与2ab的大小;
2.任意两个正数a,b,比较a+b与2的大小.
提醒:
三、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
边的数大于
边的数,离原点越
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
【边学边用】
已知a+b>0,b<0,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注:
活学活用,发展思维
【例1】比较(x+2)(x+3)与(x+1)(x+4)的大小.
【例1变式】比较(2x+2)(x+3)与(x+1)(x+5)的大小.
解题提醒:
【例2】a,b,m都是正数,比较与的大小.
思考:(m>0)哪个大?与m的大小有关吗?
答:
【例3】若a,b为正数,且a≠b,比较a3+b3与a2b+ab2的大小.
解题提醒:
对点诊断性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先生月收入x元不高于5000元可表示为“x<5000”
B.
小明的身高为x,小刚的身高为y,则小明比小刚矮可表示为“x>y”
C.
变量x不小于b可表示为“x≥b”
D.
变量y不超过b可表示为“y≥b”
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2>b2
B.>
C.a2+b2>2ab
D.ac2>bc2
3.已知a1,a2∈(0,1),记M=a1a2,N=a1+a2-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
A.MB.M>N
C.M=N
D.
不确定
填空题:
4.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
所列不等式为
.
5.设M=5a2-a+1,N=4a2+a-1,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M
>N.
解答题:
6.已知a,b∈R,比较a2+b2与2a-4b-5的大小.
自我反馈,总结提升
做差的结果正负判断通常有两种途径:
因式分解,利用各
的符号判断结果的正负情况;
配方,利用“平方数
”的性质判断结果的正负情况.
自我评估,检测自我
选择题:
1.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写成不等式为
A.v<40km/h
B.v>40km/h
C.v=40km/h
D.v≤40km/h
2.已知t=a+4b,s=a+b2+4,则t和s的大小关系是
A.t>s
B.t≥s
C.tD.t≤s
3(多选题).若aA.>
B.>
C.>
D.a4
>b4.
填空题:
4.设实数a,b,c满足:①b+c=6-4a+3a2,②c-b=4-4a+a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5.已知a>b>c,比大小:a2b+b2c+c2a
ab2+bc2+ca2.
解答题:
6.
体育课上,小明进行一项趣味测试,在操场上从甲位置出发沿着同一跑道走到乙位置,有两种不同的行走方式(以下x1≠x2).
方式一:小明一半的时间以x1m/s的速度行走,剩余一半时间换为以x2m/s的速度行走,平均速度为;
方式二:小明一半的路程以x1m/s的速度行走,剩余一半路程换为以x2m/s的速度行走,平均速度为.
试求两种行走方式的平均速度,;
(2)比较,的大小.
最后的环节
把失误的题落实到作业本上,并反思原因.
1
1
2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学案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
班级:
姓名:
有了目标,才有方向
【知识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2.掌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做差法.
【能力目标】1.根据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抽象出不等式;
2.从数与形两个角度感知不等关系;
3.做差法比较大小时,能够灵活地处理涉及的代数式,使之正负情况容易判断.
导引,助力达标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上周一李婶和王婶下班后逛商场,发现苹果质量非常好,价格为a元/千克,李婶买了三千克,王婶买了10元钱的.
回家之后发现苹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于是二人约好过几天再去买点.
上周五二人下班后又去了同一商场,但发现苹果价格有了波动,价格变为b元/千克,二人也没在意,李婶又买了三千克,王婶又买了10元钱的.
思考:这两次购买,谁的购买方式比较优惠(两次平均价格低视为优惠)?
分析:
①计算李婶两次购买苹果的平均单价M:M==;
②计算王婶两次购买苹果的平均单价N:N==.
③计算M-N的差:M-N=-
==.
④判断哪个人的购买方式比较优惠:∵a≠b,且都是正数,∴M-N>0,M>N,由此断定王婶的购买方式比较优惠.
注:两个数量之间具有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两个量做减法运算,根据差的情况判断.
二、基本事实
1.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反之亦然,即:a-b>0?a>b;
2.如果a-b是等于0,那么a=b,反之亦然,即:a-b=0?a=b;
3.如果a-b是负数,那么a注:以上三个基本事实通常作为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依据.
【边学边用】
1.?a,b∈R,比较a2+b2与2ab的大小;
解析:(a2+b2)-2ab
=(a-b)2≥0
当a=b时,(a-b)2=0,a2+b2=2ab;
当a≠b时,a-b)2>0,a2+b2>2ab。
2.任意两个正数a,b,比较a+b与2的大小.
解析:a+b-2
=2+2-2
=(-)2
当a=b时,(-)2=0,a+b=2;
当a≠b时,(-)2>0,a+b>2。
提醒:“平方式非负”是最后下结论的关键.
三、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
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
【边学边用】
已知a+b>0,b<0,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答案】C
解析:∵a+b>0,b<0,
∴a>0,且>,如图1.
因为互为相反数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可以把-a、-b对应的点画在上面的数轴上,如图2.
故选C(右边的数大).
注:体会“形”的直观性.
活学活用,发展思维
【例1】比较(x+2)(x+3)与(x+1)(x+4)的大小.
解析:(x+2)(x+3)-(x+1)(x+4)
=(x2+5x+6)-(x2+5x+4)
=2>0,
所以(x+2)(x+3)>(x+1)(x+4).
【例1变式】比较(2x+2)(x+3)与(x+1)(x+5)的大小.
解析:(2x+2)(x+3)-(x+1)(x+5)
=(2x2+8x+6)-(x2+6x+5)
=x2+2x+1
=(x+1)2≥0(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所以有结论:
当x=-1时,(2x+2)(x+3)=(x+1)(x+5);
当x≠-1时,(2x+2)(x+3)>(x+1)(x+5).
解题提醒:体会“平方式非负”的重要性!
【例2】a,b,m都是正数,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
当a>b时,<0,<;
当a=b时,=0,=;
当a.
思考:(m>0)哪个大?与m的大小有关吗?
答:,依据是例2的第一个结论.
【例3】若a,b为正数,且a≠b,比较a3+b3与a2b+ab2的大小.
解析:(a3+b3)-(a2b+ab2)
=a3+b3-a2b-ab2
=a3-a2b+b3-ab2
=a2(a-b)-b2(a-b)
=(a-b)(a2-b2)
=(a-b)(a-b)(a+b)
=(a-b)2(a+b)
因为a,b为正数,且a≠b,所以(a-b)2(a+b)>0,(a3+b3)>(a2b+ab2).
解题提醒:因式分解的好处在于,每个因式的正负很容易判断,进而判断出这些因式之积的正负.
对点诊断性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先生月收入x元不高于5000元可表示为“x<5000”
B.
小明的身高为x,小刚的身高为y,则小明比小刚矮可表示为“x>y”
C.
变量x不小于b可表示为“x≥b”
D.
变量y不超过b可表示为“y≥b”
【答案】C
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2>b2
B.>
C.a2+b2>2ab
D.ac2>bc2
【答案】C
3.已知a1,a2∈(0,1),记M=a1a2,N=a1+a2-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
A.MB.M>N
C.M=N
D.
不确定
【答案】B
解析:M-N=a1a2-(a1+a2-1)=a1a2-a1-a2+1=a1(a2-1)-(a2-1)=(a2-1)(a1-1).
a1,a2∈(0,1),所以a2-1<0,a1-1<0,(a2-1)(a1-1)>0,M>N.
故选B.
填空题:
4.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
所列不等式为(8-)x≥20.
5.设M=5a2-a+1,N=4a2+a-1,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M
>N.
【答案】
解析M-N=(5a2-a+1)-(4a2+a-1)=a2-2a+2=(a-1)2+1>0,所以M>N.
解答题:
6.已知a,b∈R,比较a2+b2与2a-4b-5的大小.
解析:(a2+b2)-(2a-4b-5)
=a2+b2-2a+4b+5
=(a2-2a+1)+(b2+4b+4)
=(a-1)2+(b+2)2≥0
当a=1,且b=-2时,(a-1)2+(b+2)2=0,a2+b2=2a-4b-5;
当a≠1,或b≠-2时,(a-1)2+(b+2)2>0,a2+b2>2a-4b-5.
自我反馈,总结提升
做差的结果正负判断通常有两种途径:
因式分解,利用各因式的符号判断结果的正负情况;
配方,利用“平方数非负”的性质判断结果的正负情况.
自我评估,检测自我
选择题:
1.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写成不等式为
A.v<40km/h
B.v>40km/h
C.v=40km/h
D.v≤40km/h
【答案】D
2.已知t=a+4b,s=a+b2+4,则t和s的大小关系是
A.t>s
B.t≥s
C.tD.t≤s
【答案】D
解析:t-s=(a+4b)-(a+b2+4)=4b-b2-4=-(b2-4b+4=-(b-2)2≤0,t≤s
.
3(多选题).若aA.>
B.>
C.>
D.a4
>b4
【答案】ACD
解析:对于A选项,-=>0,故A正确;
对于B选项,a=-2,b=-1时,<,故B不正确;
对于C选项,数a对应的点离原点远,绝对值大,故C正确;
对于D选项,a4
-b4=(a2+b2)(a2-b2)=(a2+b2)(a+b)(a-b)>0,故D正确.
填空题:
4.设实数a,b,c满足:①b+c=6-4a+3a2,②c-b=4-4a+a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答案】c≥b>a
解析:c-b=4-4a+a2=(2-a)2≥0,所以c≥b.
①-②,得2b=2a2+2,b=a2+1.
b-a
=a2-a+1=(a-)2+>0,所以b>a.
综上可得,c≥b>a.
5.已知a>b>c,比大小:a2b+b2c+c2a
ab2+bc2+ca2.
【答案】>
解析:(a2b+b2c+c2a)-(ab2+bc2+ca2)
=a2b+b2c+c2a-ab2-bc2-ca2
=a2b-ca2-ab2+c2a+b2c-bc2
=a2(b-c)-a(b2-c2)+bc(b-c)
=a2(b-c)-a(b-c)(b+c)+bc(b-c)
=(b-c)[a2-a(b+c)+bc]
=(b-c)(a2-ab-ac+bc)
=(b-c)[a(a-b)-c(a-b)]
=(b-c)(a-b)(a-c)
因为a>b>c,所以a-b,b-c,a-c都是正数,(b-c)(a-b)(a-c)>0,所以
a2b+b2c+c2a>b2+bc2+ca2.

解答题:
6.体育课上,小明进行一项趣味测试,在操场上从甲位置出发沿着同一跑道走到乙位置,有两种不同的行走方式(以下x1≠x2).
方式一:小明一半的时间以x1m/s的速度行走,剩余一半时间换为以x2m/s的速度行走,平均速度为;
方式二:小明一半的路程以x1m/s的速度行走,剩余一半路程换为以x2m/s的速度行走,平均速度为.
试求两种行走方式的平均速度,;
(2)比较,的大小.
解析:(1)求第一种方式的平均速度:
路程s
=
x1+x2
,==;
求第二种方式的平均速度:
时间t
=

=+==,=.
(2)-=-==>0(因为x1≠x2),所以
>.
最后的环节
把失误的题落实到作业本上,并反思原因.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