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知识与技能
掌握并理解意象的概念;
掌握常见意象的含义;
能够利用意象鉴赏古典诗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体会诗歌意境;
总结归纳一般意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重难点
意象的内涵;
意象与感情、语言的关系;
意象、意境、感情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意象解读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多,同时鉴赏诗的方法也多。但为什么我们选择意象来学习呢?主要是在中国那么多的诗歌中,写景抒情诗占大部分,且语言含蓄,诗人往往不直接抒情,而把感情寄托在某些具体的意象上。而解读这类诗的意象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把钥匙。
2002年全国高考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普遍较低。意象,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折柳折柳的寓意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往往就在于意象创造读者聪明意象领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诗歌中的意象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什么是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物象、形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
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1、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
“菊”之于陶渊明,
“梅”之于陆放翁,
谢灵运与“池塘春草”,
薛道衡与“空梁燕泥”。
2、意象的作用是什么呢?
(1)所要表达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寄情于物,赏心悦目)
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让读者更好的吸收。
(2)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诗的张力性。(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无非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一类的中心内容,同样的主题,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这正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
(3)避免与当时的政治发生神突。(主題朦胧,意绪无穷,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转得代抒代言。采用意象这种写作手法,可以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使诗的主题多义和不确定,读来更回味无穷。简单通俗的说就是,也许作者写的这篇文章当时是赞叹某个社会(或人)的,而在不久之后,该社会(或人)变成了反面題材。由此,之前作者的这篇文章就会陷入尴尬,这个时候,哪怕是再好的文章也会成为殉葬品。可见意象达到了回旋的作用。
(4)确立篇意。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理好思路,以至不会东一笔西一笔乱写。(文字有狱,取象而避)
3、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
(1)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所以,要整体把握。
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样的效果还得归功于作者对以上几种景物的独特描写,而我们就把这种蕴涵作者独特感情的景物称为意象,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2)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意象自身具有多义性。
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管,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借助意象,作委婉的表达。
三、意象的分类
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
(一)意象方式一,
树木2、花草类3、动物类4.风霜雨雪水云类5.器物类6、颜色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8.地点9、其他
(二)意象方式二
送别类意象(或表依依不舍之情,或写别后的思念)
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人的牵挂)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爱情意象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三)意象方式三
1、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舟、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霸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四、古诗中意象使用特点
(一)、不同的意象表达同一类思想感情
1、忧愁类意象:所谓“忧愁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的客观物象,或睹物愁生,或寄愁于物,或借物抒愁。
(1)细雨、烟雾:“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2)梧桐:“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 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
(3)杜鹃:“杨花落尽子规(杜鹃)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寒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5)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芭蕉::“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
(7)羌笛、胡笳:“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丁香:“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
(9)猿啼:“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10)乌鸦:“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2、思念类意象: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
(1)月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4)鸿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5)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6)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7)芳草:喻离恨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8)浮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爱情意象类: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1)莲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2)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3)鸳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4)燕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4、节操类意象:所谓节操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现高尚品质的物象,或赞美,或自况。
(1)菊花:“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问菊》)
(2)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3)松:“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二)同一意象表达不同思想感情
1、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例1: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例2: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其夫任宗)《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2、鸿雁
(1)乡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寒塘》赵嘏
(2)信使: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3)孤雁(断雁,孤鸿,断鸿)表达孤苦漂泊的意象。“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3、登高
(1)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
登高,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会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从而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结果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日暮(夕阳)
(1)衰落凄凉之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拓展练习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后回答下列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本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联系全诗,简析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意象: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
作用: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板书设计
抓意象 品感情
物象←→感情
个象←→群象
柳——离情依依
梅花——高洁人格
月——思乡怀人
菊花——高人格鸿雁
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解读了意象,并用意象鉴赏了诗歌,认识到了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佳钥匙,也认识到了其实意象并不神秘,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现在好多的影视作品的主题歌词,甚至是流行歌曲里也采用了古典诗词的意象。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周杰伦唱的歌曲——《菊花台》,然后结束这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