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2.2《海陆的变迁》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2021·贺州)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大理漾濞连续发生多次2.8级至6.4级地震。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板块张裂运动 B.①和⑤板块碰撞挤压
C.①和⑥板块碰掩挤压 D.⑤和⑥板块张裂运动
2.板块运动可能造成( )
A.地中海不断扩张 B.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大西洋将会消失 D.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云南位于①亚欧板块和⑥印度洋板块两个板块交界的位置,受板块挤压影响,多地震,C正确。①②张裂形成红海,A错误。①⑤碰撞挤压使得日本附近多火山地震,B错误。⑤⑥应为碰撞挤压,D错误。
2.地中海在板块不断挤压下面积不断缩小,A错误。红海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下,面积不断扩大,B正确。大西洋主要为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板块挤压,将会继续隆升,D错误。
3.(2021·新疆)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印度洋板块里有较大的陆地如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等,A错误;南极洲板块内有南极洲大陆,B错误;美洲板块内有美洲大陆,C错误;太平洋板块内只是一些面积较小的岛屿,基本上是由大洋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021·太原)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下图示意“新西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新西兰所在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大洋洲 D.欧洲
5.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6.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需警防( )
A.洪涝 B.海啸 C.旱灾 D.火灾
【答案】4.C
5.A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4.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地理坐标在南纬34°~47°、东经174°~62°之间,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C正确,故答案为:C。
5.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由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所以新西兰地震频发,A正确,故答案为:A。
6.洪涝灾害是由降水过多引起的,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不会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所以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需预防海啸发生,B正确;旱灾是由于气温较高,降水较少,而蒸发量大引起的,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不会引发旱灾,C错误;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引发火灾可能性较小,D错误。故答案为:B。
7.(2021七下·泗县期末)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大洋边上的岛国
C.面积狭小,山地多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8.(2021·上海)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与其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分析可知,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9.(2021·泰安)2021年5月21日、22日,我国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分别发生6.4级和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展开了积极的抗震救灾工作。据图文资料分析,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地震都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B.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C.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建筑物下避险
D.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本次地震都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B符合题意;
C. 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空旷地带避险,C不符合题意;
D. 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21·德城模拟)“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北美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1.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猜测不科学的是(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很可能会连成一体
C.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10.A
11.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根据阿尔卑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A。
1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两板块间碰撞易形成海沟,造山带,两个板块张裂易形成海洋或裂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阿尔卑斯山脉,不断抬升。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2.(2021七下·永定期中)非洲大裂谷被形象的称为“地球的伤痕”。下列关于该裂谷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B.板块张裂形成
C.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裂谷带地壳活动活跃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它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断裂拉伸形成的,故答案为:A。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021八下·三台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14.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答案】13.B
14.D
【知识点】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九江为江西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昌九一体化中双核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1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4.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几个大陆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漂移分离而成,没有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和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D对,ABC错。故答案为:D。
15.(2021·雨花模拟)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2月3日0时5分,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附近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四川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四川省邻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四川地震频发。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答案】(1)A
(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在南美洲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都能够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南美洲和非洲赤道附近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具有相同的气候条件,都分布着热带雨林,这与大陆漂移无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大西洋处在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海水涌灌,就形成了大西洋。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021·苏州)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18.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 )
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
【答案】17.C
18.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 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今天完全不同。那时,在冈瓦纳古陆的北部与欧亚古陆的南部,是一片规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质学家也称它为“特提斯海”。
17.读图,结合世界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读图分析可知,漫画中,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面积逐渐缩小最终消失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9.(2021七上·澄海期末)北京时间11月22日18时5分(当地时间11月22日19时5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6.55度,东经141.20度。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② 板块; ③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 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日本群岛的形成是 和 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4)日本作为全球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地震,我们应做好防震减灾安全工作。请你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至少2种)。
【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
(3)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4)①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②或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③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为:②是南极洲板块、③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地震发生时,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是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点评】(1)(2)(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20.(2021七上·西乡期末)读板块构造图,完成下列内容。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是一块整体,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① 板块,② 板块,③ 板块,④ 板块,⑤ 板块,⑥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板块的是 板块。
(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答案】(1)6;亚欧;美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南极洲
(2)太平洋
(3)澳大利亚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地球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分成了六大板块,其中①是亚欧板块,②是以美洲大陆为中心的美洲板块,③是太平洋板块,④是印度洋板块,⑤是非洲板块,⑥是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1.(2021七上·惠民期末)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日本)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 (交界处/内部),地壳活跃。图中②(英国)位于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图中③红海慢慢扩张可能形成新的大洋,它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 (张裂/碰撞)造成。
(3)④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 板块碰撞而成。
(4)⑤喜马拉雅山每年“长高”是由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
【答案】(1)环太平洋;交界处;亚欧
(2)张裂
(3)美洲
(4)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日本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②英国是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
(2)图中③红海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3)④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4)⑤喜马拉雅山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2.(2020七上·长春期中)读“板块构造示意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是非洲板块和 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不断扩张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将不断升高。
【答案】(1)印度洋
(2)亚欧;非洲
(3)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不断扩张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将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1)印度洋;(2)亚欧;非洲(3)印度洋;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2.2《海陆的变迁》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2021·贺州)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大理漾濞连续发生多次2.8级至6.4级地震。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板块张裂运动 B.①和⑤板块碰撞挤压
C.①和⑥板块碰掩挤压 D.⑤和⑥板块张裂运动
2.板块运动可能造成( )
A.地中海不断扩张 B.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大西洋将会消失 D.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3.(2021·新疆)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021·太原)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下图示意“新西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新西兰所在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大洋洲 D.欧洲
5.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6.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需警防( )
A.洪涝 B.海啸 C.旱灾 D.火灾
7.(2021七下·泗县期末)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大洋边上的岛国
C.面积狭小,山地多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8.(2021·上海)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与其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9.(2021·泰安)2021年5月21日、22日,我国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分别发生6.4级和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展开了积极的抗震救灾工作。据图文资料分析,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地震都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B.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C.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建筑物下避险
D.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2021·德城模拟)“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北美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1.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猜测不科学的是(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很可能会连成一体
C.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12.(2021七下·永定期中)非洲大裂谷被形象的称为“地球的伤痕”。下列关于该裂谷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B.板块张裂形成
C.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裂谷带地壳活动活跃
(2021八下·三台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14.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15.(2021·雨花模拟)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2月3日0时5分,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附近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四川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1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2021·苏州)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18.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 )
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
二、综合题
19.(2021七上·澄海期末)北京时间11月22日18时5分(当地时间11月22日19时5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6.55度,东经141.20度。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② 板块; ③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 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日本群岛的形成是 和 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4)日本作为全球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地震,我们应做好防震减灾安全工作。请你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至少2种)。
20.(2021七上·西乡期末)读板块构造图,完成下列内容。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是一块整体,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① 板块,② 板块,③ 板块,④ 板块,⑤ 板块,⑥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板块的是 板块。
(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21.(2021七上·惠民期末)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日本)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 (交界处/内部),地壳活跃。图中②(英国)位于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2)图中③红海慢慢扩张可能形成新的大洋,它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 (张裂/碰撞)造成。
(3)④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 板块碰撞而成。
(4)⑤喜马拉雅山每年“长高”是由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
22.(2020七上·长春期中)读“板块构造示意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是非洲板块和 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不断扩张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将不断升高。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云南位于①亚欧板块和⑥印度洋板块两个板块交界的位置,受板块挤压影响,多地震,C正确。①②张裂形成红海,A错误。①⑤碰撞挤压使得日本附近多火山地震,B错误。⑤⑥应为碰撞挤压,D错误。
2.地中海在板块不断挤压下面积不断缩小,A错误。红海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下,面积不断扩大,B正确。大西洋主要为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板块挤压,将会继续隆升,D错误。
3.【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印度洋板块里有较大的陆地如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等,A错误;南极洲板块内有南极洲大陆,B错误;美洲板块内有美洲大陆,C错误;太平洋板块内只是一些面积较小的岛屿,基本上是由大洋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答案】4.C
5.A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4.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地理坐标在南纬34°~47°、东经174°~62°之间,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C正确,故答案为:C。
5.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由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所以新西兰地震频发,A正确,故答案为:A。
6.洪涝灾害是由降水过多引起的,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不会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所以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需预防海啸发生,B正确;旱灾是由于气温较高,降水较少,而蒸发量大引起的,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不会引发旱灾,C错误;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引发火灾可能性较小,D错误。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8.【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分析可知,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9.【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本次地震都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B符合题意;
C. 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空旷地带避险,C不符合题意;
D. 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10.A
11.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根据阿尔卑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A。
1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两板块间碰撞易形成海沟,造山带,两个板块张裂易形成海洋或裂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阿尔卑斯山脉,不断抬升。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它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断裂拉伸形成的,故答案为:A。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答案】13.B
14.D
【知识点】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九江为江西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昌九一体化中双核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1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4.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几个大陆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漂移分离而成,没有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和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D对,ABC错。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四川省邻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四川地震频发。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6.【答案】(1)A
(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在南美洲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都能够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南美洲和非洲赤道附近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具有相同的气候条件,都分布着热带雨林,这与大陆漂移无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大西洋处在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海水涌灌,就形成了大西洋。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答案】17.C
18.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 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今天完全不同。那时,在冈瓦纳古陆的北部与欧亚古陆的南部,是一片规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质学家也称它为“特提斯海”。
17.读图,结合世界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读图分析可知,漫画中,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面积逐渐缩小最终消失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
(3)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4)①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②或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③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为:②是南极洲板块、③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地震发生时,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是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点评】(1)(2)(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20.【答案】(1)6;亚欧;美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南极洲
(2)太平洋
(3)澳大利亚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地球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分成了六大板块,其中①是亚欧板块,②是以美洲大陆为中心的美洲板块,③是太平洋板块,④是印度洋板块,⑤是非洲板块,⑥是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1.【答案】(1)环太平洋;交界处;亚欧
(2)张裂
(3)美洲
(4)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日本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②英国是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
(2)图中③红海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3)④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4)⑤喜马拉雅山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2.【答案】(1)印度洋
(2)亚欧;非洲
(3)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不断扩张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将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1)印度洋;(2)亚欧;非洲(3)印度洋;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