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停表的计量单位是时、分、秒。
2.能描述停表的各部分名称。
3.能说明停表测量时间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2.能制订观察停表和制作水钟的计划。
3.能用停表测量跳绳50次所用的时间,能根据材料和方法制作水钟。
4.能利用记录表格记录和整理信息。
5.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形成科学的结论。县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科学态度
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和分享,完成测量、制作任务。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科学的计时方法会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体育课上跳绳比赛的视频。
2.提问:在跳绳比赛中是如何计量时间的?
3.引导:比赛中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与钟表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计量时间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学习使用停表。
(1)观察停表,认识结构。
提问:停表的外形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停表吧。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停表后,集体交流停表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停表的大小正好能握在手里,上面有一块显示屏,显示的是分、秒,最小值是0.01秒。有两个按键,一个是复位键,另一个是开始/停止键
(2)掌握方法,尝试使用。
引导:同学们了解了停表的结构,那我们如何使用它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介绍,在观看时要尝试记住它的使用方法。播放视频(视频讲述停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回忆使用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
(3)实践运用,测量数据。
引导: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停表的使用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到操场进行
场比赛吧!
比赛规则:
①两人为一小组,先由一名同学当计时员,另外一人跳绳。
②计时员说“开始”后,跳绳的同学边跳绳边报数
③跳绳的同学数到50时,计时员要停止计时,把时间报给跳绳的同学,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记录下来。
④两人交换角色,重复①③。
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开始此活动。(如果条件不允许,建议更换活动形式,如以数豆子的形式开展此活动,规则可参考上面的案例。)
(4)集体交流,反思评价。
引导:同学们都测量完了,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在测量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学生交流和评价。
2.做个小水钟。
(1)明确任务。
引导:电子停表是一种计时比较精确的工具,一般都是由厂家生产后我们买来使用的,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计时的工具一一小水钟。
(2)掌握方法。
提问:制作小水钟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样制作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其中的间题。
小组交流: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所需材料和制作方法后,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集体交流:学生讲述制作方法,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教师出示注意事项
①合理分工,团结合作。
②制作时注意安全,不要被工具弄伤。
③画标线时,要尝试2到3次,比较每次1分钟的标线位置是否相同。,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小水钟能准确计量1分钟、2分钟、3分钟、分钟的时间。
(3)制作水钟。
学生制作水钟,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示。
引导: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进行展示与评价。你们小组也可以选择其他组的作品,并针对计时准确性、外形等进行评价。小组活动,按照要求评价其他组的作品。
(5)交流评价。
引导:同学们都已经观看了其他小组的作品,谁来说说哪个小组的作品比较好,或者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交流与反思其他小组或自己小组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小结:同学们要学会接纳其他人的合理建议,再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完善之后可以给作品拍照,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
(三)拓展认知,延仲活动
1.认识不同时期的计时工具。
引导:大家认识了停表这种计时工具,那你们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吗?下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来了解它们吧。
播放计量工具的视频。视频内容:刻漏(水钟)沙漏、机械钟、摆钟、石英钟、腕表、电子表。
学生交流学习计时工具的发展史的感受。
2.调査生活中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引导: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很短暂,但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呢?比如在学习时,1分钟能朗读多少字;在体育锻炼时,1分钟能做多少仰卧起坐等。同学们在课下,针对这些事情做一个小调查,并把调査后的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出来,相关数据和感受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
学生课后调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