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教案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16: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 学目 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
教学难点: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 资源 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若干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其中长0.6米、宽0.4米,长0.6米、宽0.5米,长0.5米、宽0.4米及边长为0.4米规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各至少两张。
教师准备:24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铁皮等。
预习 设计 一、提纲:
1.每个学生准备若干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其中长0.6米、宽0.4米,长0.6米、宽0.5米,长0.5米、宽0.4米及边长为0.4米规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各至少两张。
2.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并举例说明。
3.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二、学习体会。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 先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1分钟)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组织练习,内化提升
1.实践活动一。(“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出示四种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铁皮。
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独立完成,或与人合作,自由选择。
设计时可以把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铁皮放在一起,拼一拼,摆一摆。
可以设计多个方案。
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介绍你的方案,并准备在大组里汇报。
学生设计。
集体交流,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第一类:规格①、规格②、规格③都用到。
第二类:先选2张规格④的铁皮,剩下的3张可以选规格①或规格③
第三类:先选1张规格④的铁皮,剩下的4张可以选规格①或规格③
第四类:选5张④号规格的铁皮焊接成一个正方体。
学生交流设计时的想法。
讨论得出:一般应选择三种不同规格的铁皮,但如果这个长方体有一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时,只需要两种不同规格的铁皮。
2.实践活动二。(“练习与实践”第13题。)
出示活动方案:把24块长方体香皂的包装盒装一箱,怎样设计包装?
组织学生画出示意图,再分别算出包装箱的长、宽、高以及表面积。
学生设计,并填写表格。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教师追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理由是:
从节省材料考虑;
从美观考虑;
从顾客携带等方面考虑。
讨论:怎样设计,比较节省材料呢?
交流得出:长、宽、高越接近或重叠面越多,表面积就越小。
全课小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就会从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分层作业,多元发展
必做题:《补充习题》P78
选做题:《一课一练》P82智力冲浪
创编题:(1)伯伯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准备用布做已知长方体套子把这只空调罩起来,请你帮助他算一下,做这只套子至少需用多少平方米的布?(接头处共需用布0.2平方米)
(2)一个圆柱从上到下平均切成两半,这时切面正好为正方形,已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求半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批改作业,及时评价
3.师生反思,感受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块一】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再组织全班交流。
【板块二】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板块三】
师引导:张师傅准备从中选出5张铁皮,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水箱,可以选哪几种规格的铁皮呢?
通过交流明确:每种规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都有若干张,因此,不论怎样选择,铁皮的张数都有足够多;因为是无盖水箱,因此每次只需要选择5张铁皮。。
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感到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先摆一摆,再根据操作结果进行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包装是一门学问,厂家在对物品包装时,可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一番考虑的。有的包装时,为了美观,吸引顾客,不惜花费大量的材料;而更多的时候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材料的损耗,会选择一种比较省材的方式对物品进行包装。
【板块四】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一课一练》P82智力冲浪

作业 设计 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习题》P78
选做题:《一课一练》P82智力冲浪 家作:
《一课一练》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