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08: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Fe + CuSO4 =
Cu + FeSO4
银白色
蓝色
红色
浅绿色
提问:
一、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前面的实验,我们该如何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呢?
1.宏观叙述: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____克
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40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
16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KMnO4 K2MnO4+MnO2+O2
物质:
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 (反应后)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种类 不变。
反应物
生成物
钾,锰,氧
钾,锰,氧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是否改变呢?
加热
2.微观解释: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 没有改变,____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气候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大量都实验证了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性。
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活动探究:
1.蜡烛燃烧前后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是否相等?
活动与探究
1.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盛的质量。
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结果:
1.蜡烛燃烧前后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也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
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
2.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思考:在白磷燃烧的实验中,若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质量守恒的原因(四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
微观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①分子的种类
宏观
④元素的种类
⑤元素的质量
⑥物质总质量
②物质的种类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2C 的反应中,足量B与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克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_____克。
12-W
8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C,H
O
3、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A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⑵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
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



例2:“法轮功”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不变
例3:现有一反应A+B  C,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例4: 将agH2和bgO2通入真空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 )。
A. 18(a+b)g
B. 34g
C.(a+b)g
D. 无法确定
C
例5: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n克共热后完全分解得到氧气a克,剩余固体中经测定含有氯化钾和n克二氧化锰。
a.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氧化剂 D.催化剂
b.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
A.(m+n-a)g B.(m-a)g
C.(m-n)g D.(m-n-a)g
D
B
二、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粒子个数比
质量比
反应物:S、O2。生成物:SO2。条件:点燃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32 :16×2 : 32+16×2
32 : 32 : 64
S+O2==SO2
意义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1 : 1 : 1
S + O2 == SO2
点燃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条件
生成
32 : 32 : 64
S + O2 == SO2
点燃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S + O2 == SO2
点燃
1 : 1 : 1
3)粒子个数方面: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CuO + H2 == Cu + H2O
这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O2
填写下表:
MnO2
反应条件
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粒子数之比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MnO2作催化剂
2:2:1
68:36:32
2、 已知48g镁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g镁和5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6g镁和4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3g镁和7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4g镁和6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化学反应是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的。
B
3、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后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2n D、2b=m+n
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的个数不变
B
4、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每个该化合物分子和3个氧分子,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水分子,则这种化合物中应包含哪些元素?化合物分子中的各原子的个数比?
CxHyOz+3O2=2CO2+3H2O
例1 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指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质的质量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BC
1、将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
4.6g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
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