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摩擦力 教案 冀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摩擦力 教案 冀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20: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归纳出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2.能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从活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实验感受、体验摩擦力。
3.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表现出对摩擦力的探究兴趣。
2.能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现象,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
1.能举例说出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能从正反两方面找出摩擦力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了解影 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游戏:“小华”两脚着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明”拉动“小华向前走
2.提问:为什么“小明”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拖动“小华”?阻碍“小华”向前滑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感受摩擦力。
(1)引导: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上面的问题。
(2)掌握方法。
出示图片,讲述实验方法
①将手掌贴在桌面上往前推,手有什么感觉?
②沿水平方向向前推动桌子,有什么感宽?
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缓缓拖动笔袋,观察测力计的示数。
(3)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
①讨论
A实验中,手、桌子、笔袋在运动时和什么物体发生了接触?、B.你的手有什么感?你的手感觉到的力是朝向什么方向的?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②交流:指定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5)形成结论。
教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除了可以感党,也可以测量。实验中我们用弾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笔袋,当笔袋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测力计的读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①提问:物体沿接触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②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示:A.“拉人”的游戏中,如果将小华换成一个成年人,小明要想拉动成年人,他用的力会怎样?B.如果将游戏的地点由操场地面改为玻璃地面,小明拉动小华,用的力气会怎样?)
③交流:指定学生汇根自己的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可能越大。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可能越大。)
(2)掌握方法,实验观察
①出示实验方法。
实验1: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
A将一块木板放在桌面上,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B.将木板放回原处,在木板上放两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C.木板上放三本书,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2:验近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棱程度有关。
A.在木板的一面粘上砂纸。
B.将木板光滑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C.将木板粘有秒纸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②学生实验操作
要求:选择1一2个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分析现象,形成结论。
①引导:请各小组代表
说一说实验是怎样做的,观测到什么数据,说明了什么。
②汇报: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然后进行补充与评价
③越结: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相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实现应用,拓展延伸
1.提问:(出示图片)说一说这四幅图片各是什么物品,为什么要这样,它们是在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与评价
2.交流: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
3.总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力,减小有害的摩擦力请大家继续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