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础过关练习(一)(含解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础过关练习(一)(含解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08: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基础过关练习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氧化镁
C.放出大量的热
D.固体形状改变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典故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凿壁偷光
B.悬梁刺股
C.火上浇油
D.立竿见影
3.下面是铁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热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②发光,放热
③生成新物质
④气体的放出
⑤能量的变化(  )
A.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
6.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柴燃烧
B.食物变质
C.光合作用
D.干冰升华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
B.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C.蔗糖易溶于水
D.酒精易燃烧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取暖
B.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C.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D.小苏打可以用作发酵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 
 也可以消除人类 
 ,还可以实现 
 之间的转化。科学家就是通过 
 使物质发生 
 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1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13.这种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这种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4.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 
 ,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5.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 
 。
(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 
 。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为 
 、 
 ,蜡烛燃烧为 
 
变化。
(2)观察灯泡(灯管内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烫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灯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结论】猜想 
 (选填“1”或“2”)正确。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7.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8.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①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下同),烟花、照明弹中用到镁粉作燃料,其原因是镁条燃烧时 
 。
A.发现耀眼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②举出一个储存能量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
19.灯泡发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
20.什么叫物理变化?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暑期预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氧化镁
C.放出大量的热
D.固体形状改变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解: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固体形状改变,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氧化镁,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典故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凿壁偷光
B.悬梁刺股
C.火上浇油
D.立竿见影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聚沙成塔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凿壁偷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悬梁刺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火上浇油,包含着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立竿见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面是铁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热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
【解答】解:A、剧烈燃烧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现象,故选项错误;
B、火星四射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现象,故选项错误;
C、放出大热的热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现象,故选项错误;
D、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②发光,放热
③生成新物质
④气体的放出
⑤能量的变化(  )
A.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的化学变化吸热;
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故③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放礼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切割玻璃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逐项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折断木条,故A错误;
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铁矿石的粉碎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本质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炉火照天地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包含着物质的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风雨、花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8.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柴燃烧
B.食物变质
C.光合作用
D.干冰升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
B.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C.蔗糖易溶于水
D.酒精易燃烧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无色无味,属于物质的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冰的密度比水的小,属于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蔗糖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取暖
B.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C.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D.小苏打可以用作发酵粉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煤用于取暖是利用煤燃烧放热,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错;
B、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是利用氢氧化钠吸水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正确;
C、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小苏打可以用作发酵粉,是利用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生成新的物质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 能量 也可以消除人类 污染 ,还可以实现 物质 之间的转化。科学家就是通过 化学变化 使物质发生 变化 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回答本题。
【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新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能量,也可以消除人类污染,还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科学家就是通过化学变化使物质发生变化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故答案为:生成新的物质;能量;污染;物质;化学变化;变化。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变化的特征,人类获得能量的过程。
1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有其它物质生成 .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有其它物质生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13.这种 没有新物质生成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这种 有新物质生成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故填: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有新物质生成的.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4.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 水蒸气 ,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水滴,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水蒸气(水也给分);物理。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5.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
(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 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故填: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雾生成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 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为 水 、 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为 化学 
变化。
(2)观察灯泡(灯管内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烫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灯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物理 
变化。
【结论】猜想 2 (选填“1”或“2”)正确。
【分析】(1)根据现象判断变化类型,可以据此解答;
(2)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比较通电前后灯丝的变化可以知道灯丝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可以据此解答;
(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确定结论。
【解答】解:(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为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
(2)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比较通电前后灯丝的变化可以知道灯丝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可以判断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知道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即猜想二正确。
故答案为:(1)水雾生成;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化学;
(2)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热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物理;
结论:2。
【点评】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验证了发光放热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出判断物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标准为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7.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的过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8.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①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和 光 能,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氧化镁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C (用字母序号表示,下同),烟花、照明弹中用到镁粉作燃料,其原因是镁条燃烧时 A 。
A.发现耀眼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②举出一个储存能量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光合作用 。
【分析】①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根据镁粉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②根据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①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氧气氧化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白色固体生成最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填:热;光;C镁+氧气氧化镁;A。
②光合作用储存能量,故填: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9.灯泡发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错 .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解:判断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光,放热等现象,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0.什么叫物理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