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
章节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020·山东)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与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要实现地球“流浪”,首先要停止地球自身的旋转运动,即停止(
)
A.地球自转——围绕地轴运动
B.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运动
C.地球自转——围绕太阳运动
D.地球公转——围绕太阳运动
2.
下图为演示地球自转的实验示意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产生了昼夜现象
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2020·辽宁)某日上午11时,辽宁辽阳的中学生在教室上课,此时美国纽约的中学生却在深夜熟睡,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作息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纬度差异大
4.(2020·黑龙江)莫斯科时间2020年6月24日10时,莫斯科举行了红场阅兵仪式,而此时正是北京时间当天的15时。导致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两地(
)
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势不同
D.生活习惯不同
(2020·山东)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5~6题。
5.按图中所示方向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四季的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的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
6.图中序号代表的四个地点中,每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2021·四川模拟)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轴是地球公转的旋转轴
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8.(2021·长沙模拟)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仪(
)
①应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②向下俯视时,应顺时针围绕灯泡转动
③应在与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④应同时保持自西向东自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
(2020·四川)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10.
(2020·重庆)下列说法正确且能反映地球自转的是(
)
A.重庆的白昼,儿童节比国庆节长
B.重庆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明显
C.5月1日,上海比重庆后看到日出
D.伦敦时间为0点时,重庆的钟表时间是8点
11.
(2021·长沙模拟)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字的写法如图所示,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
)
①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 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
昼夜更替
(1).读图,甲、乙、丙三地均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其中,
地此时是黑夜。
(2).据图推断,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连线。
甲地
睡觉
乙地
看日出
丙地
工作或者学习
1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若从北极上空看则是
时针方向,若从南极上空看则是
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
(3)图中的C、D两点随着地球自转将要进入
(填“白天”或“黑夜”),说明此时C、D两点正处于日出时刻;从图中显示的情况看,C、D两点中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点,说明
点比
点的昼长要短,还说明当日昼长由南向北逐渐变
。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6.D 7.C 8.A
9.B
10.D
11.D
12.(1)
北丙(2)
【答案】 甲地——看日出 乙地——工作或者学习 丙地——睡觉
13.(1)B 自西向东 逆 顺 一天 (2)昼夜更替 (3)白天 D D C 短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
章节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2020·黑龙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由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旭日东升
B.昼夜更替
C.寒来暑往
D.高处不胜寒
2.(2020·内蒙古)我们一起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感觉到每日太阳东升西落;见识过月全食时月球表面出现的地球的影子;见证过不同季节正午阳光照射进房间内面积大小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地球的形状
④板块运动 ⑤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3.(2020·湘西)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的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的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读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个城市的位置示意图,完成4~6题。
4.地球自转一周,这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5.北半球夏季时,这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6.北半球春分时,这四个城市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2018·四川)读北半球春分日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7~8题。
7.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8.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的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确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9—11题。
9.
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0.
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
A.31°S,80°W
B.31°N,80°W
C.31°S,80°E
D.31°N,80°E
11.
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光照强
B.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
C.冰川广布,植被稀少
D.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济南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分别于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如图一),图二是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据图完成下面12—13题。
图一
图二
12.四个节气与旗杆影子搭配正确的是( )
A.春分日—甲
B.夏至日—乙
C.秋分日—丙
D.冬至日—丁
13.测量图二中旗杆影子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
14.(2020·内蒙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请在图中a处用箭头标明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填名称),这一天内蒙古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____(填“长”或“短”)。
(3)“谷雨种大田”,谷雨(4月20日前后)一到,内蒙古赤峰地区开始大面积播种,此时,地球运行至图中的____段(填序号)。
15.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热 带,北半球终年寒冷的是 北寒 带。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不同季节正午阳光照射进房间内面积大小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而造成的;每日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的;月全食时月球表面出现的地球的影子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3.B 【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受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各地会根据昼夜长短的情况来调整作息时间。
4.B 5.C 6.D 7.D 8.A
9.
答案
B
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6月21日恰逢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0.
答案
D
读图可知,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所处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用“N”表示;所处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用“E”表示,因此最接近31°N,80°E。
11.
答案
D
阿里位于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因此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
12—13.
答案
C
C
济南位于北温带,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旗杆影子最短,对应丁;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旗杆影子最长,对应甲;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旗杆影子既不最长,又不最短,对应乙或丙。A图为夏至日,B图为秋分日,C图为冬至日,D图为春分日。图二中旗杆影子长度接近图一中甲的影长。因此,测量日期为冬至日前后,地球公转的位置最接近C图。
14.(1)绘图略。 (2)夏至 北回归线 长 (3)①
15.(1)热 北寒 (2)北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