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2课时,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2课时,WPS打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10:49:11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公转
1.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2.
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
3.
地球公转周期是多少?
4.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
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导学问题:
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1.地球公转: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3.公转周期:
一年
4.特点: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季节(北半球)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获得的热量  
春季
3、4、5月
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居中
夏季
6、7、8月
北半球
最多
秋季
9、10、11月
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居中
冬季    
12、1、2月
南半球
最少
23
。26
'
N
23
。26
'
S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0

春分(3.21)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2)季节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3)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导学问题:
1.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
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4)五带的划分: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5)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的影子越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越最长。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相反。
一天中,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
内容 
自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特征    
地理现象
公转规律
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方向。
自西向东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2.季节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5.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五带的划分:
2021年北京时间7月23日19时,第32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帷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
这次奥运会召开的时间,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
A.
甲段
B.
乙段
C.
丙段
D.
丁段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

A.
方向
B.
周期
C.
绕转中心
D.
产生的地理现象
A
B
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及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
春分②处
B.
夏至①处
C.
秋分④处
D.
冬至③处
4.
元旦前后太阳直射点应该处在(
)之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B
C
5.下列四幅地球光照图与北半球春分日相符的是(阴影
部分表示夜半球)(

?
B
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

A.
热带
B.
南温带
C.
北温带
D.
北寒带
A
8.
家住北京的小明同学分别绘制了教室的正午时刻在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某四天的入户光线示意图,正好是夏季某一天的光照情形图的是(

A
B
C
D
A
B
C
D
A
7.
地球上某一点位于高纬度,则(

A.
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寒带
B.
肯定位于寒带
C.
肯定位于温带
D.
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热带
A
9.
留心观察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

A.短---长----短
B.
长----短-----长
C.
长----再长----更长
D.
短----再短----更短
B
小伟于2021年6月21日(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若小伟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B(共22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
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3.
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
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导学问题: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1.地球自转: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地轴
从北极、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北逆)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
3.自转周期:
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只有白天
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演示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这种白天和黑夜就不断发生交替,形成昼夜更替现象。
如图上的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晨昏线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
太阳平行光线
A
B
C
D
北极
夜半球
昼半球

线
昏线
(黄昏)
(早晨)
(正午12
时)
(0时;24时)
晨昏线分“晨线”
与“昏线”
;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晨线;由
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昏线。








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的昼夜现象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区别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
此,
地球表面朝向太阳一面为白昼,
背向太阳的一面为夜晚。这就是昼夜现象。
观察图片,当美国的华盛顿是夜晚,北京是
(白天/夜晚)
畅畅,上午好!
姑妈,晚上好!
白天
2.时间的差异:时差(地方时)
A
B
A和B谁更早看到日出?
A
B
A
最先看到日出
离太阳光最近

西
越往东越早日出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东边的时间总是要比西边早,这种现象称为——时差
“东早西晚”
15°=
1h
A
B
C
D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如D点
其对面经线的时间为0/24时。如C点
内容 
自转   
绕转轴


周期
产生现象    
自转规律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约24小时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从赤道上空看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S
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
1.地球的自转绕什么转?(

A.太阳
B.地轴
C.赤道
D.
月球
B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天
B.一月
C.一年
D.
一星期
3.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从北极看是顺时针
D.
从南极看是自东向西
A
B
6.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时间差异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更替 
④地球公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太阳高度的变化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冷暖的变化
A
B
4.
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B
7.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8.
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面撒满阳光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的黑夜,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
.
地壳运动
C
.
地球自转
D.纬度差异
C
B
9.
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例如:在北京吃晚餐的时间,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C
10.
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现场直播体育比赛,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直播的时间是(

A.
13时
B.
次日凌晨1时
C.
次日17时
D.
23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