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6 07: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近代以来,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所做的努力?
结果如何?
(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
(2)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3)资产阶级:
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民国初年,伴随着民族工业发展而兴起的“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是什么?
中国的工人阶级产生于19世纪中叶,民国初年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上海工人在一战期间组织过85次罢工,在罢工过程中有捣毁厂房、破坏机器、殴打工头等表现。自发的经济斗争虽然有时能取得胜利,终究只是暂时的和部分的胜利,并不能把工人阶级从奴隶状况中解放出来。
——李星:《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
思考:学生们为什么“兴奋得要疯狂”?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十四点原则”,鼓吹“公平外交”,“公理战胜强权”等,在中国引起强烈共鸣。
“公理战胜强权”“民族自决”等名词,呼喊得很响亮,激动了每一个青年的心弦,以为中国就这样便宜的翻身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到一九一九年四月,这一期间学生们真是兴奋得要疯狂了。
——许德珩
《纪念:“五四”话北大——我与北大》
华工应募在法国北部参战人数达130618人,惨遭死伤者数至不鲜。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废除1915年中日协定说贴》
法国滨海努瓦耶勒市诺莱特华工墓园——欧洲最大的一战华工墓地
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那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
——许德珩
《纪念:“五四”话北大——我与北大》
思考:为什么说巴黎和会令国人失望?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我看这两个分赃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陈独秀《两个和会都无用》1919年5月《每周评论》第20号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国闻报》
翻译翻译,什么叫做TM的公平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主要方式
结果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罢课)
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学生被捕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商人
罢工、罢市
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阅读课本,归纳完成表格
一声青春的霹雳——五四运动爆发!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过程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1919年5月5日于《晨报》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散发传单
游行请愿
被捕入狱
演讲宣传
阶层






学生
罢课、示威游行
工人
革命主力
商人
罢市
报界
凝聚人心,制约政府
农民
保卫山东
各阶层联合会
发表《对内宣言》,请愿
政府个别代表
林长民等人反对
台湾民众
反日
留学生、华侨
肖克杰自焚
乞丐
发布通告
上海小偷
罢偷
在工商机构以外,也有数量众多的市民也参加了罢工。此次运动的影响力深入社会底层,连乞丐、小偷……都参加罢工。后来,邮局职员、警察、消防队员都威胁,如果政府仍然对学生保持这样的态度,他们也要停止工作。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抱定宗旨,坚持到底。国贼弗除,学生不放,誓死不休。
——青楼救国团泣告
我发现上次我把这里的示威游行比作一般大学里男生宿舍的打斗,对这里的学生来说有欠公平。……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杜威1919年6月20日家信
(周策纵《五四运动》,201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旁观者看来,这看上去就像毫无经验、缺乏借鉴的婴孩和乳儿不得不去拯救中国——假如他们真决定干的话。这真是一种可怕的‘假如’。”
——杜威1919年5月13日家信
五四运动期间曾在中国的杜威曾说:“我们正在目睹一个民族/国家(the
birth
of
a
nation)的诞生,而出生总是艰难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不同点
时间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革命结果
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1840-1919年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失败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1919年-1949年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成功
群众基础广泛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革命先驱。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就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但因缺乏实践基础,未能引起关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李大钊开始在中国扛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大旗,一部分人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仍有人怀疑其在中国的可行性,直至五四运动的初步成功,坚定了更多人的信仰。
毛泽东:“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二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方能产生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建党理论
陈独秀
李大钊
马林
尼克尔斯基
共产国际代表
毛泽东28
何叔衡45
董必武35
陈潭秋25
邓恩铭20
王尽美23
李达31
李汉俊31
张国焘24
刘仁静19
包惠僧27
陈公博29
周佛海24
中共“一大”代表
平均年龄:27.7岁
新的领导阶级
新型政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新的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思考: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1920年12月29日。
2、陇海铁路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1年11月20日,主要领导者罗章龙、游天洋等。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发动并领导的铁路工人运动。
3、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1922年8月24日,主要领导者邓中夏等。
4、粤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9月9日,主要领导者林育南、郭亮等。
5、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10月4日,主要领导者王尽美等。
6、正太铁路路工人运动:发生时间为1922年12月,主要领导者施恒清等。
7、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3年2月4日,主要领导者刘少奇、邓中夏等,直接领导者林祥谦、施洋等。
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二七惨案
1923年2月3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1923年2月7日下午,军警以谈判为名,派出全副武装的军队包围总工会,并开枪屠杀,鲜血染红了工会门前的场地。被捕工人被捆绑在江岸车站电线杆上,湖北督军参谋长张厚生提灯找出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一边用刀砍,一边逼林下复工令。林祥谦宁死不屈,被活活砍死并枭首示众,牺牲时年仅3l岁。史称“二七惨案”。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1921年独立)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1922年联合)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因此必须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1923年加入)
—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对于国民党的态度
陈独秀说:“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正确认识国情,制定了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
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十分注意对于民众的政治宣传,勿失去一个宣传的机会,以造成国民幸福之真正中心势力,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节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孙中山谈话录
革命活动的屡次失败使孙中山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认识到依靠帝国主义,依靠军阀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重新确定一条全新的道路,才能避免再次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孙极大的兴趣,他致电苏俄做出了友好的表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共同团结奋斗。”
——《中国现代史》
“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但是要保持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条件”
“以张国焘为首的另外一些与会者,反对统一战线。张太雷和瞿秋白则支持达林……”
——达林《中国回忆录》
共产国际代表达林
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认为,国民党和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
——选自《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一辑》
起初,大多数人都反对加入国民党,可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说服了与会者。我们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在三大会议上的报告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一九二三年六月)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入斯门
贪生怕死勿往他处

①东征
②北伐
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④汪精卫“分共”
吴佩孚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遇刺罹难。
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组织西山会议派形成,国民党公开分裂。
1925年,以蒋介石、戴季陶为代表的新右派浮出水面,加深了国民党的分裂。
1926年3月和5月,蒋介石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加深了国共合作的危机。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进行“清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集会议,实行“分共”,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大屠杀统计表
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
至1927年11月,共产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
材料一: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先后制造了四川“万县惨案”和汉口“一三惨案”。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
在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日益不安,日本军部认为:“此时国共如不分家,则全国革命的成功指日可待,一切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将遭覆灭,而日尤甚。”
材料三: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什么经验教训?
材料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得到多方支持。与日本联系密切的黄郛建议他
“必须离俄清党”,联系绅商,联络冯玉祥、阎锡山共同反共。大买办、上海财团头子虞洽卿成立了“江苏省兼上海市财政委员会”
支持蒋介石。吴稚晖为其反共制造舆论,李宗仁为其策划军事部署,白崇禧、杜月笙积极参与其反革命政变行动。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错误,也不至于打倒自己的友党;中国所需要的的是建立一个各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不是什么无产阶级独裁。
——192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领袖联合宣言》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原因:
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②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左倾:方向对,方法对。实事求是。(good)
“左倾”:方向对,方法错。急于求成。超前(bad)
右倾:方向对,方法错。保守妥协。落后(very
bad)
课堂总结: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一个开端
一次传播
一个政党
一次革命高潮
一次合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1927年7、8月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拥有一支军队、一块地盘和一个政权;换言之,必须创造一个“国中之国”。
——费正清(美)《剑桥中华民国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