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试卷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试卷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7 05: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试卷测-2021-2022年人教版必修1高一物理上物理
一、单选题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的路程,第一段用时,第二段用时,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3.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甲、乙位移相同
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5.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45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该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5m/s
B.35m/s
C.25m/s
D.22.5m/s
6.下列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且g=9.8m/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7.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 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抬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2.2s B.0.11s C.0.22s D.0.45s
8.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的关系图像(v2 x 图像)如图所示,物体开始的位置坐标为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x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x1-2x1物体做加速度改变的减速直线运动
C.x1-2x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x1-2x1物体的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9.一辆汽车以20m/s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由于前方突发事故,汽车当即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5 C.3:4 D.1:7
10.A、B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t1时刻,A、B两物体的速度都为0
B.0~t2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C.0~t2内,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多4m
D.A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2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1
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1~t2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a0(t2-t1)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12.某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第1s内加速运动,第2、3s内减速运动,第3s末回到出发点
B.第1s末和第末速度都是
C.在内,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D.第3s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
1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物体在第1个T内位移为20m,第2个T时间末速度为40m/s,则(  )
A.时间间隔T=2s
B.物体的加速度a=5m/s2
C.物体在前2T时间内的位移是40m
D.物体在第2个T时间内的位移是60m
1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加速度小于甲的加速度
B.0~3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12m
C.2s时两物体相遇
D.0~4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15.建筑工地,工人往往徒手抛砖块,地面上的工人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间隔1s连续抛出两个砖块,每次抛转时,楼上的工人在抛转点正上方3.75m处接砖,重力加速度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设地面上的人抛出第一块砖的时刻记为t=0时刻,则(  )
A.t=1s时刻楼上的工人可接到砖
B.楼上的工人在t=0.5(2n+1)s (n=0、1、2、3……)时刻都能接到砖
C.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为2s;
D.楼上工人不可能同时接到两块砖
16.一辆汽车以 6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2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1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3m
B.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C.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8
D.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3:2:1
三、实验题
17.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是采用v-?t图象来求加速度的。
(1)如图1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依次为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v?-t坐标系中,如图2所示。t=0.10s时,打点计时器恰好打B点。请你将(1)中所得结果标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其他点已标出),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___________;利用图线可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增加,小车做加速度___________的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某同学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将小球固定在刻度尺的旁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拍摄小球自由下落的视频,然后用相应的软件处理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就可以得出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为小球下落过程中三幅连续相邻的分帧图片I、II、III,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
(1)图片II中小球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刻度尺应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固定手机时,摄像镜头应正对刻度尺
C.选择材质密度大的小球
D.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小球是否沿竖直方向下落
(3)为了得到更精确的加速度值,该同学利用多帧图片测算其对应的速度v和下落的高度h,绘制了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P、Q分别为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下落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
A.图像的斜率表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
B.小球P的质量等于小球Q的质量
C.小球P的质量小于小球Q的质量
D.小球P的数据算出的加速度值更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
四、解答题
19.平直的公路上有匀速同向行驶的甲、乙两车,其中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某时刻两车相距35m时,行驶在前面的乙车在某时刻突然刹车减速,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甲乙两车的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甲、乙两车的最大距离;
(2)若甲车不采取刹车措施,经过多长时间可能发生追尾事故。
20.、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在后,B在前。当它们相距时,正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B此时速度向右,以做匀减速运动,求:
(1)未追上B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追上B?
(3)若,其他条件不变,求经过多长时间追上B。
21.根据新的交通规则,遇行人过斑马线,汽车要停车礼让,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在平直马路上以v=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小汽车的车头距停车线d =8.4m时,司机发现一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司机紧急刹车,待停稳时,恰有一半车身通过停车线。已知车长L=,司机反应时间。求:
(1)小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2)此后小汽车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匀加速出发,此时司机发现远的下一个路口的绿灯显示。若此路段限速,试通过计算分析该车能否在绿灯熄灭前到达下一个路口。
22.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车出行,为避免拥堵,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开发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汽车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设汽车以v1=72km/h的速度沿直线朝着收费站正常行驶,如果汽车走ETC通道,需要在到达通道口时将速度恰好均匀减为v2=4m/s,然后匀速通过总长度为d=16m的通道,接着再匀加速至速度为v1后正常行驶;如果汽车走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到达收费站中心线处时将速度恰好均匀减为0,经过t0=20s的时间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速度为v1后正常行驶。设汽车匀加速和匀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m/s2,求:
(1)汽车走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x;
(2)汽车走ETC通道比走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从开始运动第一段时计时,则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
故选B。
2.D
【详解】
第1s内的位移只需将t=1代入即可求出x=6m,A错误;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B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2m/s2,C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
3.B
【详解】
A.因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后来乙的速度大于甲,选项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选项B正确;
C.甲乙均向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则甲乙的路程相同,选项C错误;
D.由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4.D
【详解】
试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而在前2s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A错;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秒末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错;前两秒内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故质点位移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C错;同理,由图象面积可以知道,第4秒内和第5秒内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正确.
考点:运动学图象
5.C
【详解】
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最后1s内的位移为:
h=gt2?g(t?1)2=45m
解得:
t=5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得:
H=gt2=×10×52=125m
该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6.C
【详解】
A.当物体只受重力,且由静止下落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如果下落过程除重力外还受其它力,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比如赤道的重力加速度略小于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根据
知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故C正确;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连续相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不是任意连续相等的三段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由图可知,开始时的位置在15cm处,握住尺时的位置在40cm处,所以在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5cm,由运动学可得
解得
故选C。
8.C
【详解】
A.0 -x1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C.在x1-2x1,根据
根据图线
即在x1-2x1加速度不变,做匀减速运动,B错误C正确;
D.则物体的平均速度
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由

则4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6s内的位移与刹车4s内的位移相等。汽车刹车2s内的位移为
刹车6s内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刹车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1:x2=3:4
故选C。
10.C
【详解】
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A物体的速度为0,B物体的速度不为0,故A错误;
B.0~t2内,A与B通过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
C.0~t2内,A的路程为
SA=4m+2m=6m
B的路程为
SB=2m
则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多4m,故C正确;
D.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由图A可判断知A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1.CD
【详解】
A.甲图是v-t图像,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2s内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1-x0,选项B错误;
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1~t2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
?v=a0(t2-t1)
选项C正确;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得加速度为
a=4m/s2
选项D正确。
故选CD。
12.BC
【详解】
因为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所以第1s末
第1~3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第3s末
速度为零,第3~4s又开始正向加速运动,并没有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第4s末速度为
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13.AD
【详解】
AB.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联立解得
a=10m/s2,T=2s
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在前2T内的位移
故C错误;
D.物体在第2个T内的位移
故D正确。
故选AD。
14.AD
【详解】
A.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乙的加速度小于甲的加速度。A正确;
B.3s末甲的速度为
0~3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
B错误;
C.由图可知,2s时两物体两物体共速,甲车在前,没有相遇。C错误;
D.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0~4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正确。
故选AD。
15.BC
【详解】
研究第一块砖
代入数据解得
和分别对应第一块砖的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根据题意可得第二块砖到达抛砖点正上方3.75m处的时间为
以此类推,可得楼上的工人在
都能接到砖,在t=1s时刻楼上的工人不能接到砖,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为
当在时刻,楼上工人可以同时接到第一块砖和第二块砖,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6.ACD
【详解】
B.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
B正确;
AC.刹车后1s内的位移为
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
第4s时已停止,刹车后4s内的位移相当于刹车后3s内的位移
则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9,可知刹车后第3s内的位移为1m,故第1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4m,AC错误;
D.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的位移比为1:3:5,故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5:3:1,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
17.0.44 图见解析 不变 1.1
【详解】
(1)[1]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故
(2)[2][3][4]在v?t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线可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小车做加速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
18.1.40 ABC D
【详解】
(1)[1]图片II中小球的瞬时速度等于小球在图片I、III所示位置之间的平均速度,即
(2)[2]A.由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刻度尺应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故A正确;
B.实验时需要通过手机拍摄的照片来获取位置数据,为了能够精确读数,类似于用肉眼进行刻度尺读数的要求,摄像镜头应正对刻度尺,故B正确;
C.为了尽量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材质密度大的小球,故C正确;
D.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刻度尺是否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ABC。
(3)[3] A.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所以v2-h图像的斜率表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2倍,故A错误;
BCD.质量越大的小球,空气阻力对其下落加速度的影响越小,所以小球P的质量大于小球Q的质量,且小球P的数据算出的加速度值更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1);(2)
【详解】
(1)乙车的加速度大小
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
时间内乙车前进的距离
时间内甲车前进的距离
两车的最远距离
(2)乙车卡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为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因为x中
可知乙车速度减为零时,甲车还未追上乙车,还需追及的时间
则有
20.(1);(2);(3)
【详解】
(1)以时间两车速度相同,此时相距最远,则有
两车最远距离
代入数据解得
(2)设追上B时为,有
代入数据解得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可知此时B还未停止,所以经过追上B。
(3)B匀减速到停止的时间为
在5秒内运动的位移
在5秒内B运动的位移
因为,即停止运动时,还没有追上B。所以追上B的时间为
代入数据解得
21.(1)5m/s2;(2)能够到达下一个路口(算30秒内通过位移大于400m也得分)
【详解】
(1) 小汽车匀速运动过程:
小汽车刹车过程汽车匀减速位移
x2=d+ – x1 = 6.4 m
a == 5m/s2
(2) 小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
小汽车匀速运动到下一个路口的过程
到下一个路口总共需时间
所以小汽车能够通过下一个路口。
22.(1)400m;(2)24s
【详解】
(1)汽车走ETC通道时,匀减速阶段的位移和匀加速阶段的位移相等,均为
所以整个过程中,总位移
x=2x1+d
代入数据解得
x=400m
(2)汽车走人工收费通道,到达收费站中心线时的速度恰好为0,则刚进入通道的速度满足
解得
v=v2=4m/s
根据对称性知,汽车离开通道时的速度也恰好为4m/s,汽车通过ETC通道的时间
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时间
则节约的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