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同步必练《11.2滑轮》
达成目标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知道滑轮组的特点,及其根据要求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能判断不同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一、选择题
1. )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旗杆的顶部装有一个滑轮,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动滑轮
B.使用它可以省力
C.使用它可以省距离
D.使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 )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如图所示的器械中,不是轮轴的是( )
A.方向盘 B.羊角锤 C.螺丝刀 D.门把手
4. 如图,分别用、、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
B.=>
C.>=
D.>>
5. 如图所示为“观察滑轮的使用”实验,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2N,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N,匀速竖直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1.5N
B.2N
C.3.2N
D.6.4N
6.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使用定滑轮一定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②使用动滑轮有时可能不省力;
③使用滑轮组一定比使用动滑轮省力;
④使用滑轮组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⑤使用滑轮组总是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⑥组成滑轮组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数目一定要相等。
A.①④ B.②⑤⑥ C.②④ D.②④⑥
7. 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承重绳为( )
A.两端 B.三段 C.四段 D.五段
8. 用一个重为20N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绳重及摩擦不计。所用的拉力F是( )
A.50N
B.60N
C.70N
D.120N
9. 用图中所示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与绳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C.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填空题
10. 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若沿不同方向将一桶建筑材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 _____大(选填“”、“”、“”或“一样”)。
11. 如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图为定滑轮,作用是_____。
1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设计,在研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应选择图 _____,研究动滑轮特点时应选择图 _____。
13.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相当于一个_____(斜面/滑轮/轮轴),属于_____(省力/费力)机械。
14.如图所示,利用滑轮起吊重物。该滑轮为 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图所示大小时,重物能在空中静止,则重物及滑轮的总重为 _____N。
15. 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_____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则拉力F为_____N。
16. 如图所示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图中某次晾衣服时横梁和衣服共重40N且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则图中所示拉力F=_____N.衣服衣架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7.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_____,小明受到的拉力_____小杰受到的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小华将绳子在木棍上又多绕几卷,在小华拉力与上次相同时,小明和小杰的拉力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工人将重1000N的建材运到15m高处,使用的滑轮组由A、B两个滑轮组成,其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_____(填字母),若每个滑轮重100N,则工人的拉力为 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移动距离为 _____m。
19. 如图所示,同材质的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A是 _____滑轮,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_____,现将乙竖直向下移动0.4m,则甲将竖直向上移动 _____m。
三、解答题
20. 画出图中向下拉绳提升物体的滑轮组绕绳。
21. 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a)
1
0.2
1
0.2
(b)
1
0.2
1.1
0.2
(c)
1
0.2
0.6
0.4
请你分析:
(1)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
(2)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b)和(c)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
(4)根据(c)实验的数据可计算出动滑轮的自重为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
同步必练《11.1滑轮》答案
D
D
B
B
C
C
B
B
B
一样
(b);改变力的方向
甲;丙
轮轴;省力
动;4.8N
10;4;45
10;增加
滑轮组;小于;变大
A;550;30
动;2:1;0.2
(1)能省力;(2)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费距离;(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