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A. 铁、铜、大地、食盐水 B. 铝、石墨、陶瓷、铅
C. 水银、锡箔、橡胶、镍 D. 铜、塑料、人体、黄金
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 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 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 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A. 相互吸引 B. 相互排斥 C. 无相互作用 D. 无法判断
一个带电的物体和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电荷重新分布,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B. 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C. 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D. 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的带电情况为(????)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带正电或带负电 D. 无法判断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上了负电,是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C.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可以让该物体与一个带电小球靠近,若二者相互吸引则该物体一定带电
D. 若该物体能够吸引碎纸屑,则它一定带电
下列几组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
A. 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 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
C. 洗衣机、收录机、开关 D. 插座、电线、空调器
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丁四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电铃和开关中的一种,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则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
A. 甲处可能接电铃
B. 乙处可能接开关
C. 丙处一定接开关
D. 丁处一定接电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果电池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
B. 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 锂电池在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有的电池提供直流电,有的电池提供交流电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和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先用导线把L1短路,发现L2亮,L1不亮;再用该导线把L2短路,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判断电路的故障为? (??? )
A. L1开路 B. L2开路 C. 开关开路 D. 电源开路
关于集成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集成电路的芯片上有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
B. 只有串联电路是构成复杂电路的重要基本单元
C. 只有并联电路是构成复杂电路的重要基本单元
D. 所有用电器的电路都是集成电路
公交车后门的两个扶杆上通常各装有一个按钮,每一个按钮都是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何一个按钮时,驾驶台上的指示灯发光,同时电铃响,提醒司机有人要下车。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开关都闭合时,电路中只有L1发光
B. 当开关都闭合时,L1和L3组成并联电路,L2处于开路状态
C. 当开关都闭合时,L2中电流方向从右到左
D. 当开关都闭合时,电路中只有L2发光
小明为暑期旅游设计了一个家庭表决器,闭合对应的开关表示赞成,断开对应的开关表示反对,灯亮表示提议通过。设计要求:如果小明同意去,爸爸、妈妈中只要有一人同意,提议就通过;如果小明不同意,提议就肯定不通过。则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如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1、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 (??? )
A. B. C. D.
二、填空题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
绝缘体的特点是分子中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极少。当绝缘体两端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部分电荷可以脱离束缚而发生定向运动,这个现象称为击穿。当绝缘体被击穿后,它的导电能力将??????????(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电路中,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后,图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图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填写灯L1和L2的发光情况)
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点亮了小灯泡,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水果相当于??????????,该电路还缺少的一个元件是??????????。
如图所示的是将复杂电路等效一个简单电路的过程,已知:R2=R3=10Ω,R1=5Ω,则可知R23=______Ω,R123=______Ω。
如图所示,A、B、C、D表示四个接线柱,请按下述要求,用导线将有关接线柱连接起来。要使L1亮,L2不亮,则连接??????????;要使L1、L2串联,则连接??????????;要使L1、L2并联,则连接??????????和??????????;若直接连接??????????,电源会短路。
三、作图题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和A完全相同的验电器B不带电,请在图乙中画出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验电器A和B的金属箔的张角情况.
如图所示,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的空缺处,要求开关S闭合后:
(1)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2)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按照图甲的实物电路,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家中有些电灯有时忘记关闭,常常亮一天。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小玉设计了如下电路:离家时,断开家门口安装的总开关S1,家中用电器均断电(电冰箱除外),此时开关S1旁边的红灯熄灭。回家后闭合开关S1,红灯亮;再闭合开关S2,绿灯才亮。现在给你一台电冰箱、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两个开关、电源和若干导线,请你帮她在虚线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玻璃棒运动,则吸管带______电,餐巾纸带______电。
(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是______,得到电子的是______。
瑞瑞和欢欢在网络上看到用土豆点亮LED小灯泡的视频,为了验证视频的真实性,他们找来一些物品,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后,LED小灯泡果真被点亮了。此时,土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该装置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为什么土豆能够点亮LED小灯泡呢?通过查找资料他们了解到:铜片和锌片在电解质(即土豆中富含的果酸)的作用下,使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经过LED小灯泡到达铜片处,因此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由此可知,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______片。
(3)为了验证土豆电池的正负极,他们还可以选用下列实验仪器中的______(填字母代号)进行判断。
A.小灯泡B.电压表C.电阻
极板
果蔬材料
种类
铜片和铝片间的电压/V
铜片和锌片间的电压/V
西红柿
0.47
0.93
苹果
0.55
0.96
柠檬
0.62
0.99
(4)根据获得的知识,瑞瑞和欢欢又找来了更多物品进行创新实验。在果蔬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极板材料不同),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果蔬的接触面积不变,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右表。根据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果蔬电池的电压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图1是小曾小组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的实验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状态,连接此电路时,至少需要______根导线。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1、L2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L2,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______。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L1短路
D.L2与灯座接触不良
(3)在老师闭合开关的时候,细心的小华观察到灯L1比L2亮些。她认为这是因为L1比L2更靠近电源正极的缘故。在不增加其它器材的条件下,能证实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断开开关,将两灯位置______,闭合开关后观察L1、L2的亮度关系。
(4)实验结束后,断开开关,然后先拆除______(选填“电源”或“开关”)两端导线后,再拆除其它导线,并整理好。
图2是小红小组“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中的电路图。
(5)若只让灯L1发光,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__;若L2也要发光,还应该闭合______。
(6)她将所有开关闭合,发现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于是她断开所有开关,交换两灯位置后,再闭合所有开关,发现仍然是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某个灯泡的灯丝断路B.干路上某根导线断路
C.S1支路某根导线断路D.S2支路某根导线断路
(7)她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开关S1的作用,在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时,她应该______。
A.同时观察两个支路上的灯泡
B.只观察S1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C.只观察S2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A、铁、铜、大地、食盐水中,铁和铜是金属,属于导体;大地属于导体;食盐水是溶液,属于导体;故A正确;
B、铝、石墨、陶瓷、铅中,陶瓷是很好的绝缘体;故B错误;
C、水银、锡箔、橡胶、镍中,橡胶是很好的绝缘体;故C错误;
D、铜、塑料、人体、黄金中,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带正电的球C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会使A端带负电荷,B端带正电荷。
答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故选B。
6.【答案】C
【解析】解:
A、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上负电,是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故A正确;
B、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电荷)的转移,故B正确;
C、让物体与一个带电小球靠近,若二者相互吸引则该物体可能带电,也可能带有与小球带有异种电荷,故C错误;
D、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若一个物体能够吸引碎纸屑,则该物体带电,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解: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
8.【答案】B
【解析】解: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丙、丁处不可能接电源,只可能接用电器,否则会出现电流朝向同一方向。而甲、乙处一定有一个是电源,再根据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可知,甲、乙处应该是电源和开关。
综上所述,甲、乙应该是电源和开关,而丙、丁应该是电灯和电铃。故选:B。
9.【答案】B
【解析】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锂电池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错误;
所有电池提供的都是直流电,D错误。
10.【答案】A
【解析】解:
开关闭合后,两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出现开路。用导线把L1短路时,发现L2亮,L1不亮,说明灯泡L2正常,可能是L1开路,用该导线把L2短路,发现两灯均不亮,进一步说明是L1开路,故选A。
11.【答案】A
【解析】解:
集成电路的芯片上有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故A正确。串联、并联电路都是构成复杂电路的重要基本单元,故B、C错误。有些用电器的电路不是集成电路,例如手电筒,故D错误。
12.【答案】C
【解析】ABC.当乘客按下任何一个按钮时,驾驶台上的指示灯发光,同时电铃响,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两个开关都位于干路上,由图示电路图可知,AB其中一个开关在支路上,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可知:当乘客按下任何一个按钮时,驾驶台上的指示灯发光,同时电铃响,而D图只有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灯泡才亮,电铃才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开关都闭合时,L1、L2和?L3组成并联电路,三灯泡都发光,故ABD错误;
当开关都闭合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分三支,一支经开关S2、灯泡L2、开关S1回负极,故L?2中电流方向从右到左,故C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解:
如果小明不同意,提议就肯定不通过,则小明的开关应该控制整个电路。如果小明同意去,爸爸、妈妈中只要有一人同意,提议就通过,则爸爸、妈妈的开关应该并联,然后与小明的开关串联,由电路图可知,符合要求的电路是C选项。
15.【答案】A
【解析】B图中只有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亮;C图中开关S2断开时,开关S1无法对灯进行控制;D图中的两个开关中只要一个闭合,另一个就不起作用了;A图中的两个开关能满足题目的要求。
16.【答案】电;
电荷;
摩擦起电
17.【答案】增强
18.【答案】L1发光,L2不发光
L1、L2都不发光
19.【答案】电源
开关
20.【答案】5? 10
【解析】解:(1)R2,R3两电阻并联,则R23=R22=10Ω2=5Ω
(2)R1,R23两电阻串联,则R123=R1+R23=5Ω+5Ω=10Ω
故答案为:5,10。
第一步,电阻的并联;第二步,电阻的串联。分别利用电阻的串联、并联的知识求之。
本题考查了电阻的并联和串联,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1.【答案】AB
AD
AB
CD
AC
22.【答案】如图所示:
23.【答案】解:根据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读图可知,左右两个位置不可能是电压表,则电压表应在中间的位置。
图中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已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则左侧的位置应该是电流表,右侧的位置应该是电源,且电源的正极朝上,才能符合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如下图所示:
。
24.【答案】
25.【答案】如图所示
26.【答案】【解析】解:
(1)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不能仅从物体被带电吸管吸引就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玻璃棒运动,即两者相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
摩擦起电使两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用餐巾纸摩擦吸管时,吸管带负电,则餐巾纸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吸管带负电,餐巾纸带正电,是因为该过程中餐巾纸失去电子,吸管得到电子。
故答案为:(1)不可以;(2)负;正;(3)餐巾纸;吸管。
27.【答案】【解析】解:(1)闭合开关,LED小灯泡发光,土豆相当于电源,提供电能;水果电池在工作时,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故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经过LED小灯泡到达铜片处,电子带负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铜片。
(3)当水果电池可以作为电源时,接上电压表,其指针会发生偏转,当电压表正向偏转时,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是正极,而灯泡和电阻不能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故B正确。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极板材料相同时,水果种类不同,产生的电压不同,可见“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在水果种类相同时,极板材料不同,产生的电压不同,可见“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极板材料有关;
由此可得:“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和极板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1)电源;化学;(2)铜;(3)B;(4)果蔬种类;极板材料。
28.【答案】断开? 4? D? 互换? 电源? S? S1? S2? C? A
【解析】解:
(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由图可知,连接此电路时,至少需要4根导线;
(2)连接好电路后(两灯串联),闭合开关S,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电路可能为断路或短路或接触不良;
当用手按一下灯泡L1,L1、L2仍然都不亮,说明故障可能没有在L1;按一下灯泡L2,两灯都亮,则故障在L2;
松开手两灯又不亮,说明故障可能是L2与灯座接触不良,故选D;
(3)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验证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
断开开关,将两只灯泡交换位置,再比较两灯的亮度,会发现“交换位置后,原先较亮的灯泡依然较亮”,说明灯泡的亮度与是否靠近电源的正极无关;
(4)实验结束后,应将先将电源两端的导线拆除,确保电路不会形成通路。
(5)由电路图2可知,闭合开关S和S1,灯L1所在支路是通路,灯L1亮;若L2也要发光,灯L2所在支路也是通路,还应该闭合S2;
(6)所有开关闭合,发现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说明干路和干路开关S没有故障,故障发生在S1支路,出现导线断路或灯泡灯丝断了;交换两灯位置后,再闭合所有开关,发现仍然是S1支路的灯不亮,S2支路的灯发光,说明灯泡灯丝是完好的,S1支路某根导线断路,故C符合题意。
(7)为了探究开关S1的作用,在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时,她应该同时观察两个支路上的灯泡;故选A。
故答案为:(1)断开;4;(2)D;(3)互换;(4)电源;(5)S;S1;S2;(6)C;(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