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8 22: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掌握我国原子弹、导弹、火箭、卫星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成就。
通过中国的科技成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两弹一星
袁隆平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何谓“两弹一星”?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面对核恐怖,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代号为“小男孩”
代号为“胖子”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
1967
中国两弹元勋
“邓稼先”
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邓稼先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实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这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时间。
国名 美国 前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我国的核政策:
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试验成功 .
1966年10月27日,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长征一号(CZ-1)运载火箭是一枚三级液体运载火箭,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全长29.86米,直径2.25米;运载能力300千克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2005年,“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 。
2008年9月28日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成功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返回式系列遥感卫星、实践系列科学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资源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海洋”系列海洋卫星等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500万元,湖南奖励300万元
我国目前最大一宗无形资产评估----“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航天科技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
农业
科技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各抒己见:
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心系百姓,解国解民之忧;热爱祖国,淡泊名利。
动脑筋:
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用不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两弹一星”代表了我国当时科技达到的先进水平,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们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农业科技:1973年,_______首次育成_____________被
誉 为__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两弹一星
原子弹:1964年,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
_____力量,打破了_____________垄断。
原子弹
国防
帝国主义核
导弹
1964年,__________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________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中近程地地
核弹头
火箭卫星
1970年,________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1999年,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
2003年,发射___________中国航天第一人______
2005年,发射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
长征号
东方红1号
“神州一号”
“神州五号”
杨利伟
费俊龙、聂海胜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神州六号”
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知识归纳
1、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 交水稻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巩固练习
C
D
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
D
C
5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