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6 18: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A.
节约用水
B.
兴修水库
C.
防治水污染
D.
跨流域调水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A.
西北多东南多
B.
东北多西南缺
C.
南丰北缺
D.
北丰南缺
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属于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
B.
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C.
丙地处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
D.
丁地处于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
4.下列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全国土地总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A.
耕地
B.
林地
C.
牧草地
D.
工矿交通建筑用地
5.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A.
矿产种类少
B.
矿产总量少
C.
矿产分布过分集中
D.
人均矿产资源少
6.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阳光
B.
钢铁
C.
病毒
D.
家具
7.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A.
引黄济青
B.
南水北调
C.
引滦入津
D.
西气东输
8.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矛盾突出
B.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C.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9.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有显著的区别,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是(

A.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B.
我国的人口众多
C.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D.
我国人口的总量与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吻合
10.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是(

A.
乱占耕地
B.
草场退化
C.
乱砍滥伐
D.
土地污染
11.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
①用焦炭炼铁
②海产品罐头工业
③水能发电
④废铁炼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我国水资源分布最少、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
西北内陆、海河流域
C.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13.现在共同点均为“减排问题”。下列日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
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不用塑料袋
B.
少开汽车,减少废气排放
C.
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入江河
D.
不乱丢垃圾,过绿色生活
14.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沙漠、地震、闪电、空气、风景等属于自然资源
B.
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C.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D.
自然资源的状况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15.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A.
由于大规模的植树种草,使耕地迅速减少
B.
由于大规模的垦荒,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
近几年我国土地面积没有变化
D.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利用不合理,使耕地迅速减少
16.我国的土地利用基本国策(

A.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
占多少,垦多少
17.下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A.
乱砍滥伐
B.
草地资源普遍超载
C.
草场污染
D.
浪费资源
1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19.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
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
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多
20.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
从西向东减少
B.
东北多,西南少
C.
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
北方多,南方少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图分析题。读下表,分析回答: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人均资源的比较。
①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②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③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文章,这与我们“资源大国”似乎有矛盾,你对此有何认识?
④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⑤你能说出下面漫画的含义吗?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能源现状:吉林省是能源相对缺乏的省份,目前,电力装机容量不到1400万千瓦,人均不足1000千瓦,而在电力结构中,火电装机容量占64%左右,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仅占30%左右。在煤炭缺乏、燃煤又是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着力发展新能源成为能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吉林省把新能源作为发展方向,加大对风电、核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
(1)列举上文提及的可再生资源;
(2)说出利用新能源的优点;
(3)制定一份生活节能简要计划。
2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比较可以看出,我国______、______的比重少,______
土地多,______土地资源不足。
(2)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______。
(3)在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
(4)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部,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
24.“水是生命之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漫画A反映的主题;B反映的主题是.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2)我国缺水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人工降雨
(3)图二是我国标志,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措施。
(4)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2017年“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语。
(5)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合理作法任写一条)
25.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B和C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2.【答案】C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选项C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属于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丙地处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缺乏;丁地区处于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
4.【答案】C
【解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全国土地总面积比重最大的是草地。
5.【答案】D
【解析】我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很大,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第53位。从这一方面讲,中国又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6.【答案】A
【解析】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可知,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故阳光属于自然资源,钢铁、病毒、家具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7.【答案】B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河流连接起来,该四条河流与南水北调的三条南北路线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格局;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都以解决华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为主;东线调水是借用京杭大运河河道输水,大大节约了输水成本。
8.【答案】C
【解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9.【答案】B
【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
10.【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如图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11.【答案】B
【解析】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海产品罐头工业和水能发电,而用焦炭炼铁是对资源的间接利用,废铁炼钢是对资源的二次应用。
12.【答案】D
【解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特别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13.【答案】C
【解析】“节能减排”是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应从身边尽责做起。生活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是不合理的,故与题干中的主题不相符。
14.【答案】A
【解析】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例如,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闪电,目前还没有被人类所利用,所以它还不是自然资源。
15.【答案】D
【解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16.【答案】B
【解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在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草场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与乱砍滥伐、草场污染和浪费资源无关,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19.【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
20.【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这是受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我国东部临海,东部降水比西部多,南部离热带海域近,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21.【答案】①认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③评价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多少,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资源总量,二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居世界前列,而且种类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齐全的国家,从这方面看,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特别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几分之一,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自然资源破坏严重。④一方面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⑤渔业生产存在着过度捕捞的现象;渔业生产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不足。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居世界前列,而且种类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齐全的国家,从这方面看,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特别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几分之一,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评价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多少,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资源总量,二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我国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渔业上出现了过度捕捞的现象,应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认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2.【答案】(1)风电、核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2)清洁,环保,可再生;(3)及时关闭电源、提倡步行或乘公交、少开空调等。
【解析】(1)自然资源按其循环再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是指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的资源,它能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根据材料可看出风电、核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为可再生资源;(2)新能源较传统能源而言有环保、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开发新能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有效地保护地球环境,有利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我国的水资源和石油、煤炭等能源相对匮乏,而环境污染却相当严重,让我们行动起来,提倡简单生活,避免奢侈浪费,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让我们从身边小事情做起,为低碳环保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1.买车要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外出时若行李不太重,在有公汽可乘的路段尽量不开车,若路途不太远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2.家中所有电器及办公室的电器用毕要随手关掉电源,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3.空调温度设定在24~28摄氏度之间,买冰箱应买省电型的,看电视音量要适中。4.尽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上街购物自备布袋或筐子,养成不用餐巾纸而用小手帕的习惯。5.在打印机旁备一个废纸储存箱,可以重复利用的打印纸一定重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各种废纸一定要交给回收商,不管钱多少,节约最重要。6.淘米水切勿随意倒掉,可用来浇花、洗脸或洗碗,喝不了的面条汤、水饺汤也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可用来洗刷碗筷。可减少洗洁精对水质的污染和在人体内的蓄积。7.拒绝含磷洗涤剂,只用无磷洗涤剂。若时间允许、体力允许,尽量手洗衣服,既节电又节水。8.家中备几个污水桶,将各种洗涤废水积攒起来用于冲洗厕所。
23.【答案】(1)耕地;林地;难以利用;后备;(2)30.1%;(3)草地;(4)“十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5)东,山地。
【解析】读图可知,(1)从图中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林地的比重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0.1%。(3)在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草地。(4)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24.【答案】(1)水浪费;水污染;(2)B;
(3)节水;(4)水是生命之源;(5)节约用水
【解析】读图可知,图一中漫画A反映的主题是水浪费;B反映的主题是水污染.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我国缺水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图二是我国节水标志,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措施。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其宣传语是: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要节约用水。
25.【答案】(1)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2)可调水量方面:东线优于中线;水质方面:中线优于东线
(3)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偏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流量不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发达,用水量多;水体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4)淮河
黄河
依托大运河故道,工程量较小,建设成本较低
【解析】(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通天河、B
雅砻江和C
大渡河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2)“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可以顺地势自流,调水量大,东线调水可以利用原有的河道京杭运河调水,调水量较小,中线水质较好,东线水质较差。(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是北京和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淮河、黄河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利用原有河道,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