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11: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温度,光, 水 ,空气,土壤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物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
适应和影响
影响
环境
拟态: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
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包括: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使敌害易于识别,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想一想,议一议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这个实例说明: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会,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利用。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
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特点:
1. 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 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
(1)草→兔→狐
(2)草→兔→鹰
(3)草→鼠→狐
(4)草→鼠→鹰
(5)草→鼠→蛇→鹰
(6)草→昆虫→鸟→鹰
(7)草→昆虫→蜘蛛→鸟→鹰
(8)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9)草→昆虫→青蛙→蛇→鹰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吃虫的鸟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请判断下列书写的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1)虾→小鱼→大鱼( )
(2)蘑菇→鼠→蛇→鹰( )
(3)阳光→草→鼠→蛇( )
(4)树 虫 鸟 鹰( )
(5)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
×
×
×
×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
①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②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高,大鱼一生会吃掉许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
生物富集作用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C
一、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生物部分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真菌和细菌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尊重生态系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
A
B
D
C
C
C
太阳光
植物
食虫鸟
减少
捕食
竞争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