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同步学案 1.1走进化学科学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1-2022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同步学案 1.1走进化学科学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9 10: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一、化学以及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
(1)研究层次:原子和分子。
(2)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3)学科性质:自然科学。
2.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①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
②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能使人类解决许多疾病。
③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信息时代。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
用火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及炼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年代
科学家
重大发现或成就
作用
1661年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提出原子学说
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
1869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的发展成就
(1)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都是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2)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则可以帮助人们测定化学物质的结构,还可以跟踪化学反应的过程。
(3)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在化学科学领域: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在能源和资源方面:有了化学科学,人类能够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能源和资源,既能得到充足的能源和资源,又能处理好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在材料科学方面:化学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在环境方面:化学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使人类能够使用无害的化学品和生活用品,既优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生活质量。
5.在人体健康方面:化学可以让我们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身心健康。
课堂检测
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造纸 ④印刷技术 ⑤炼铜、炼铁、炼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蛋白质 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②③⑥⑧
B.①③⑤⑦
C.④⑤⑦⑧
D.①③④⑧
2.下列物质中,不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制取的是(  )
A.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B.青霉素、链霉素的发明与生产
C.黑火药的制造与应用
D.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
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4.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5.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下列被曝光的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三聚氰胺等掺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黄燃烧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6.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
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7.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8.以下事实与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无关的是(  )
A.国家游泳馆水立方采用的覆盖膜为先进的EFET膜,具有防火、抗老化等功能
B.航天英雄翟志刚穿着我国自行设计的航天服漫步太空
C.朝鲜核试验引发朝鲜半岛核危机
D.科学家研制新型药物抗击H1N1流感病毒
9.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作燃料
反馈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
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2.下列有关化学科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B.随着化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都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
D.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分子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6.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氧气
D.发现元素周期律
7.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高分子材料
D.石器
8.纳米技术开辟了高分子材料的新天地,在北京奥运工程中,就使用了我国最近研制的一项新成果“纳米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是塑料的名称
B.“纳米”是长度单位
C.“纳米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D.“纳米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比普通聚乙烯优异
9.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
A.他们的研究与化学物质——水有关
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一些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
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10.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1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
B.新能源——可燃冰(CH4·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
C.在防治酸雨方面化学科学将大有作为
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
12.我国科学家曾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中国”两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以上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这两个汉字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这表明我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
13.下列各项中,主要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即具有超导性
B.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要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发电
C.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会造成电磁污染
D.美国科学家利用分子组装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算盘”,该算盘的算珠由球形的C60分子构成
14.安全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鞭炮爆炸、小煤窑问题等都曾轰动社会。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漏事故共夺去了两百多人的生命。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1)据报道,人员伤亡多是因缺乏自救防御措施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2)为降低危害程度,人们将喷出的硫化氢点燃,燃烧时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________。为减轻该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事故处理人员不断向空气中喷洒一种溶液,你认为该溶液可能是一种__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
(3)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某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B
B
D
D
C
B
D
C
D
反馈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C
C
C
D
D
A
C
D
A
D
D
14.
答案 (1)AC (2)二氧化硫(或SO2) 碱 (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