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Module7 unit2 I go by train.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及年级名称 新标准英语二年级上册 模块名称 Module 7
Unit 2 I go by train.
教学辅助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单词卡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和照片等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第一课时呈现故事: 一名中国小男孩和两名外国小朋友分别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去度假的有趣情境。本课我讲的是Module7unit2的第二课时,在学过课文之后,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自己描述假期出去旅游时选择了哪种交通工具的活动课,本节课我设计了多个活动进行对句型的操练和巩固,希望同学们真正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
话题: 谈论如何表达乘坐大型交通工具到达较远的地方
词汇: taxi,high speed rail, school bus, subway.
句型: I go to Hainan on holiday. I go by plane.
功能: 描述到某个地方旅行所采用的交通工具。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达到了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并做出适当反应。而且在口头表达中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他们活泼可爱,敢想、敢说、敢做,求新求异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也存在着稳定性较差,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时刻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表演等),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拓展单词及词组:taxi,high speed rail, school bus, subway.
2.听懂句子I go to Hainan on holiday. I go by plane.
(二)运用能力目标:
1.学习用英文描述到某个地方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并掌握相关单词和句型,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组织对话,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
2.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活跃性,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
(三)素质教育目标:
1.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听懂、会说、会读以下句子:
We/I go to Hainan on holiday.
We/I go by plane.
难点:熟练掌握描述到某个地方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辅助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单词卡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 Warming-up 热身活动
3分钟 唱一首和交通工具有关的英文歌曲Wheels on the bus ,然后通过听声音猜测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交通工具,巩固上个单元学过的知识。What other vehicles do you know?让学生们说说除了老师所展示的,自己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并选择几个生活中常用的进行拓展。
Sing the song together.并且听音猜测是什么交通工具。学习几种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如taxi,high speed rail, school bus, subway. 以听音猜交通工具的活动让孩子们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交通工具,并进行了拓展,并且以抢答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既增加了已学知识的复现率,同时为本单元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Step 2: Lead-in 导入 2分钟 Free talk
教师展示自己去学校的交通方式I go to school by car.并且询问同学们How do you go to school?说明On holiday,we don’t go to school. We can go to beautiful places. Look! Where is it?展示图片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I go to school by school bu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提出问题,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课文。
Step 3: Presentation 任务呈现 3分钟 让学生们看一看海南图片。并展示老师去旅游的照片,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句型I go to Hainan on holiday. I go by plane.教授新知并进行操练,让同学们自己利用该句型造句子。 假期老师去海南度假。课件展示海南照片,学生猜交通方式。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假期去了哪里,采用什么交通方式。 真实照片展示,贴近生活,给出新知所使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容易理解,小组合作互助交流学习的模式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Step4. Practice1 课文学习8 分钟
让学生们根据老师所给例子,自己和同桌两人一组,利用自己旅游的照片,互相询问假期都去了哪里,及交通方式,老师对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利用自己的照片,描述自己去的目的地及交通方式,互相问答。
句型的学习和操练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及时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正确掌握所学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Step 5. Practice2 训练巩固 12 分钟
教师呈现一张任务卡,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任务内容,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去不同的地点游玩,各组小组长调查每个成员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往目的地,并让同学们运用第三人称单数来介绍别人是怎么去往目的地的。最后将表格收回,请同学们自己提问题并回答。 小组活动,调查组内成员如何去往目的地的,地点是组内的成员抽取的,同学们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并且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和交通方式,交流时声音小,不影响其他同学,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表格。
二年级的同学们对于小组合作这项学习方法并不熟悉,但是这个活动很符合情境,同学们很快的组成小组,并且有序的进行问答活动。
Step 6. Practice3 训练巩固 10 分钟
欣赏一段中国名胜旅游景点的视频,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旅游吧,从学校出发到三个美丽的地方去度假,让同学们小组比赛通过听声音猜出选择的交通工具。 学生看教师示范之后,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美丽的地方旅游。听声音猜一猜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呢?
游戏活动的设计要和语言的使用相配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灵活使用所学语言,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同时使练习不乏趣味性,让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Classroom Assessment 2分钟 任务完成 通过自编歌谣,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评价使用本节课的交通工具把学生分为3组:飞机队,轮船队,火车队,利用磁扣的升级进行评比,获胜组将会得到模型奖励。 通过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边说边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调动了气氛。
家庭作业: 利用A4大的纸,像老师一样做一份自己的旅游计划,图片可以自己画也可以打印后粘贴,并用英文写明所采用的交通方式。
板书设计: ?Module 7 Unit 2 I go by train. I go to Hainan on holiday.
I go by plane.
模块整体教学反思: 调整部分:
1.之前的作业布置只是机械的听录音背诵课文。试讲之后,我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不知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我发现学生都很爱画画,让他们画一画自己去旅游的地方,设计一个自己的旅游计划,并和父母用英语说一说。体现英语和美术学科整合。
2.总结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课上所学知识,我之前设计的是板书形式。在第一单元学生自己说学到的知识的时候,一个学生就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来总结,给了我第二单元歌谣总结的灵感,也让我发现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发掘学生带给我们的灵感。
本模块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歌谣总结。
我利用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设计了边说边做动作及有节奏的?chant,并用各种象声词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但记住知识,更能形象的理解知识
2、以学生为主体,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句型,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转为生生互动的形式,学生很感兴趣,他们的流利表达离不开平时点滴的积累。再通过展示教师假期去海南的图片猜交通工具来引出新授内容。真实情境贴近生活。
3、变课堂为生活,以电教为手段,呈现材料
课件展示风景优美的海南图片,让没去过海南旅游的学生对美丽的海南有一个初步了解:阳光、沙滩、椰子树、蝴蝶谷。方便以后制定旅游计划。
4、 以游玩为方式,乐中说话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玩中学,学中玩。猜一猜游戏环节,我们要从学校出发到四个不同城市旅游,根据图片和声音猜交通工具,操练新知。动画设计形象生动,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争先恐后说句子,热情高涨,课堂掀起小高潮
5、小组奖励图片和小组队名都使用交通工具,学生记忆这些单词更深刻。
不足之处:
1. 猜一猜游戏的背景图片如果是地图,学生能清晰的感知这几个城市的具体位置,从而选择更合适的交通工具。
2. 四人小组讨论度假和交通工具活动,学生汇报的数量应该再多一些,练习的时间应长一些。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带照片,讨论的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发言声音不够洪亮,句型操练和知识拓展的不到位。
通过回顾教学过程,我发现了在讲课中投入的自我、认真活泼的学生,体会到了教与学的紧张与幸福感,同时发现自身的很多不足和缺点。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给了我很多启发,激励着我在日后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