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梳理训练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梳理训练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6 21: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
,南方
,而越往北气温就越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

(3)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中国的五个温度带分别为




。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知识点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差异大
温暖
都较高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课前预习
3.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空间分布:中国降水的地区
,自东南沿海地区往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
,干旱程度也逐渐

(2)降水的时间分配: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很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季。
(3)干湿地区的划分:当一个地区的
大于
时,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



四类干湿地区。
4.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
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
气候、
气候、
气候。西北部大多为
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
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
气候特征。
差异大
减小
加重
不均匀

降水量
蒸发量
季风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垂直
1.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2.关于中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夏季南方正午太阳高度都比北方大,白昼也更长
D.夏季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吐鲁番一带
B
D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中国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属于中温带
B.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都有热带分布
C.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暖温带
D.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高原气候区
4.关于中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降水最多的地方在云南省
C.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
D.南方和北方雨季几乎同时开始
D
A
5.关于中国干湿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B.长江三角洲属于半湿润地区
C.东北平原的天然植被荒漠
D.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6.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在中国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D
A
1.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②南、北方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程度不同
③南、北方地势不同
④南、北方降水量不同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D
D
课后练习
3.中国夏季普遍高温,但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5.海南岛的主要作物是(

A.水稻、热带作物
B.小麦、玉米
C.大豆、花生
D.油菜、甘薯
A
A
A
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属于亚热带
B.a地降水量远远大于蒸发量
C.正常年份,b地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b地天然植被以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
7.华北平原属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8.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C
B
B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4月26日~27日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图示区域内,降水范围较广
B.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降水主要来自台风
10.下列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及其生产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C.耕地以水田为主
D.作物熟制都是一年三熟
C
D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吐鲁番的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的主要特
征是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在

线。
(3)北京气候类型为
,降水集中在
月份。
(4)北京、吐鲁番降水差异明显,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温带季风气候
7-8
海陆位置
秦岭—淮河
12.我国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六所城市不同月
份降水量的多少,试总结出
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季节
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多,
少。
(2)比较广州、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四
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
(由大到小排序)。试总结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六城市所在位置及降水情况,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因素有

(4)乌鲁木齐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夏秋
冬春
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水源不足
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是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一线。
(2)季风区内的冬、夏风向: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
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
风。
第2课时
季风气候、天气
知识点1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
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课前预习
3.夏季风和雨带
(1)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
的主要原因。
区所受影响明显,降水
,主要集中于

区受海
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
,全年干旱。
(2)雨带的推移: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
雨带的推移。
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

推移,9月后由

撤退。因而,
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比北方

(3)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的影响:会造成
灾害。雨带如果
推进迟缓,会导致“
”;如果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
时间长,则容易出现“
”。
4.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
,因而中国的气候也有显著的
。主要表现为气温的

较大。
时空分布不均

季风
丰富
夏季
非季风
稀少
东部





旱涝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亚洲内陆
大陆性特征
年变化
日变化
知识点2
多特殊天气
知识点3
多气象灾害
5.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长时间的连绵阴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等是
天气的主要特征。
6.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是中国
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寒潮
梅雨
洪涝

部平原
干旱
1.下列有关中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
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只影响中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只影响中国西部
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多
2.中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夏季风强弱及进退时间的不稳定
D.西高东低的地势
C
D
课堂练习
3.中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A.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D.7月为气温的最高月
4.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不大的是(

A.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5.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

A.珠江三角洲4、5月份的降水特点
B.江淮地区6月份的降水特点
C.黄河三角洲7、8月份的降水特点
D.三江平原8月份的降水特点
A
D
B
1.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B.青藏高原盛夏寒——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C.华北平原春干旱——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天涯海角隆冬暖——与海陆位置的影响有关
2.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A
D
课后练习
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甲城市的季风风向和风源地分别为(

A.西南季风、太平洋
B.西南季风、印度洋
C.东南季风、太平洋
D.东南季风、印度洋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受图示季风影响时,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
B.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D.图中季风的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
A
C
5.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A.东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方沿海地区
6.下列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地震
B.泥石流
C.寒潮
D.滑坡
7.春夏季节我国华北平原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旱灾
C
D
D
8.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
B.台风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D.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D
9.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
表示非季风区的是

(2)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
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

且受到
的阻挡。
(3)A、B所代表的区域,降
水较多的是
,当地降雨主
要集中于
季。
(4)夏季风与雨带的进退如果“失常”,往往会造成
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如果雨带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的时间长,则会出现

(5)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山脉
B
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南涝北旱

A

旱涝
北涝南旱
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图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读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洪水频率(

A.西北地区最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较高
D.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11.洪水在我国(

A.人口稀疏区出现频率高
B.影响范围小、危害低
C.对畜牧业生产没有影响
D.对粮食生产影响严重
12.洪水与降水之间的关系是(

A.降水多的地区每年都发洪水
B.降水少的地区不会发洪水
C.洪水多发区降水量大且集中
D.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不会发洪水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