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检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检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6 18: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64590011417300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 ,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应为
A.国民革命 B.辛亥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主要介绍共产主义的知识、共产国际的情况与俄国共产党的经验。这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B.反映出知识分子抛弃了民主与科学
C.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3.紧紧关着的店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孙中山针对“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其果,总是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的弊端。”为此他提出了
A.恢复中华 B.联俄联共 C.创立民国 D.节制资本
5.口号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某同学翻阅史料时发现了如下口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出兵满洲干涉中国内战!督促全国反奉军队速灭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的势力,并驱逐日本在满洲所有武力!”该口号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甲午战争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1919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多地研读《宣言》,逐渐接受其思想主张。1920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筹备建党事宜。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7.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沉重打击了各方军阀的势力
C.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
8.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成了南昌起义的爆发
9.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国民大革命的发动
10.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是:
A.中国五四运动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朝鲜的“三一”运动 D.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1.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萃孝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
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12.“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1925年广州出版的《商报》上载:“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为国保民之革命军。”他们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B.北伐军胜利进军
C.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D.人民军队的创建
14.“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5.《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1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二、材料分析题
17.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侧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条陈中“此次罢学风潮”是指什么事件?此事件是由“政治问题发生”又是指何事?“过激派伪说”指的是什么?条陈中所说的“远因”指的是什么,它与“此次罢学风潮”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的途径。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材料二 1939年5月,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胜利二十周年的讲话中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年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在首次使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的同时,也首次明确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材料三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的爱国举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
——摘编自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新的民国建立7年之后,爆发波及全国、影响弥久的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随着外国和本国企业的增长,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来又茫,却又苦于探索的时刻,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断的希冀和选择。
——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
材料二:自国门洞开以来,纵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战乱频仍的不堪局面,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仍怀抱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一…在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安美惠《五四运动:近代中国上升的历史拐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国救民”认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即国民大革命,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D
【详解】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介绍共产主义的知识、共产国际的情况与俄国共产党的经验”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理论准备,故D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知识分子抛弃了民主与科学,故B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
3.A
【详解】
根据“除国贼,还我青岛”可知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因为在巴黎和会上列强要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故选A;一二九运动、国民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与”除国贼,还我青岛“、”挽救学生“无关,排除BCD。故选A。
4.D
【详解】
孙中山认为西方各国富人阶层享受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而贫民深受其害,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分化,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主张节制资本,D正确;恢复中华属于民族主义内容,排除A;联俄联共、创立民国属于政治领域内容,与解决贫富分化无关,排除B、C。
5.C
【详解】
据题干“中国内战”和“全国反奉军队”可知,此时是国民革命时期。故答案为C项。A项,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不是“中国内战”,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没有军队参与,排除;D项,抗日战争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不是内战,且抗日战争时期张作霖已被炸死,排除。
6.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A项,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B项,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没有再发生改变,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排除。
7.D
【详解】
据材料“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艰难险阻,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克服了党内分裂的危险,胜利的到达陕北,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B违背史实;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是在红军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
8.B
【详解】
据材料“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组成的的一个统一战线”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三罢斗争”,即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B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A项错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国民大革命运动,C项错误;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9.B
【详解】
图示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故B正确;新文化运动发起于北京,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和国民大革命的开始是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排除ACD。
10.A
【详解】
材料强调国际政治生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引发国内民众对北洋军阀的不满,故A符合题意;朝鲜的“三一”运动指1919年3月1日开始的朝鲜半岛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埃及民族资产阶级华夫脱党企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三者都不是基于“国际政治生活”,故BCD不符合题意。
11.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支持五四运动的有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有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连吴佩孚也通电支持,这表明了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不是农民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军队支持,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A。
1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开始,选项A符合题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此时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选项B排除;南昌起义后中共依然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说明当时并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选项C排除;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长征时期,此时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选项D排除。
13.C
【详解】
根据题目中“1925年”联系所学可知为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C为正确答案;AB是在1926年,D是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C。
14.C
【详解】
依据材料中的“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可以看出此次革命运动的目标是打到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目标,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故C正确。A项是武昌起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5.C
【详解】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五四运动和D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16.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D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在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故A项错误;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17.(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详解】
第(1)问根据地图中相关信息,特别是注解的三大军阀、国民党和地图名称,不难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据点。军事斗争从地图名称可以归结:北伐。结局一是从取得的成果上归结,二是从最终国共关系的破裂上分析。
18.(1)“此次罢学风潮”是指五四运动。
“政治问题发生”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激派伪说”是指马克思主义。
“远因”是指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一些进步教师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爆发原因之一。
(2)①发表、翻译文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②出版刊物:1920年改《新青年》为上海共产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③成立学会与团体:“工读互助团”、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④开课:李大钊在北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⑤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详解】
(1)事件,根据材料“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等信息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聚集天安门,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学等方式对抗政府,史称五四运动,因此材料中的“此次罢学风潮”是指五四运动。“政治问题发生”,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因此材料中由“政治问题发生”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过激派伪说”,根据材料“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可知,大意为观察学生行为类似与俄国过激派的行为,这里的过激派指的是俄国无产阶级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做出的过激行为,因此材料中“过激派伪说”指的是马克思主义。“远因”和关系,根据材料“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十月革命,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热情歌颂和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因此材料中的“远因”是指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一些进步教师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它与“此次罢学风潮”的关系是“远因”成为五四运动爆发原因之一。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朱一经由留学生和翻译家从国外传入中国,如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同时报纸期刊是马克思朱一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倍增器,如1920年改《新青年》为上海共产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进步青年社团逐渐成为研究宣传马克思朱一的重要阵地,如“工读互助团”、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除此以外,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推动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还有开课和论战等方式。
19.(1)成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意义: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民主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阶级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领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追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为民主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详解】
(1)成果,根据材料信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意义,根据材料二信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根据材料三信息“五四运动的爆发,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可知“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增强,再结合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在阶级、理论、组织等方面产生的意义等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20.(1)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地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变化: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阶级较多的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可以总结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根据材料“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断的希冀和选择”可知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另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地位: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变化:根据材料二“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可知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二“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可知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思想基础:可以从五四运动后以李大钊为代表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行分析。阶级基础:可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来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