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咎矣。”材料描述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3.19世纪末,有人题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5.《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开创了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先例
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东北土地激化了与日本的矛盾
C.允许列强在华设厂,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开放五口通商,列强侵华势力深入内地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7.据如图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8.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天津机器局 D.福州船政局
9.如图为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真实原因是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列强欲瓜分中国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签订
10.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抗击法军
11.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的小地主,从余姚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12.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13.1894年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A.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 B.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重视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 D.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
14.洪仁玕说:“真圣主天王降凡御世,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开拓疆土,此诚千载难逢之际会。”上述言论
A.强调建立理想社会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揭露封建专制腐朽 D.体现新型政治诉求
15.鸦片战争后,民生药房注册的“苏东坡乘驴”金灵丹热销华中地区,市场上出现了“黄不彦乘驴”等仿冒的金灵丹。为此,民生药房根据《商标法》迫使仿冒者停止侵权,并在注册的商标、商品的包装、商号的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以防假冒。这反映了
A.医药业仿冒造假现象严重 B.中医制药业界竞争日益激烈
C.工商业者商标意识的加强 D.工商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1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追究战争的失败和议和的辱国、惩办李鸿章;另有部分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这可以说明
A.国人已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
C.制度变革成为民众的普遍认识 D.国人的反思已呈现理性化倾向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山东机器局是山东巡抚丁宝桢于1875年兴办的。上自总办下至差役、脱产的管理人员,全部为中国人,没有雇用过一个洋人,劳动者则为市场上雇用来的自由工人,生产任务紧急时即多雇,不需要时即少雇,工资多寡根据技术水平决定。军火生产不全是为了牟取利润,也不在市场上自由出售,但也有赚钱的目的,因为政府向各单位调拨军火,仍要核计成本。当时从外国购买马氐尼枪一杆,至少用银24两6钱,而当地机器局生产者仅10两有零。因此,山东地方“官库”虽然要向机器局拨付常年经费,但节省部分却远远超过其常年支出。山东机器局曾昭吉长期研制机器,仿造出有“外洋第一利器”之称的马氐尼枪,为中国之首创。山东机器局还在章丘建有煤矿,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动力供应之需求。注意工作效率,重视发展速度。早在创办山东机器局之初,丁宝桢即强调效率的重要性,“严饬在事各员,力求撙节,迅速藏功”。
——摘编自《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晚清地方督抚——丁宝桢洋务活动解析》
(1)指出材料中山东机器局的特点。
(2)说明山东机器局的创办所产生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从19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确已经完成。
——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企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官督商办模式失败的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绪皇帝宣战上谕咨文: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明治天皇发布对清国宣战诏书:……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纽约《先驱报》报道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亚特兰大《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日本政府在甲午战后,为达到永远独霸中国的目的,势必扶植一批死心塌地为日本服务的势力。所以日本政府积极怂恿清政府派遣学生留日,他们妄图在中国留学生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日出兵的理由并指出美国如何看待中日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台湾同胞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列举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的两支武装力量及其领导人。
材料二:“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西北塞防军费已经十分紧张,并无余裕可以划拨给海防;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是“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如果“剿抚兼施”、“粮、运并筹”,收复新疆是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摘编自左宗棠《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的边疆主张及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寥寥数舰之舟师”是指日本舰队,“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是指朝鲜,“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等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C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D。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2.B
【分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时间不吻合,A项错误。李鸿章是清政府的封建官僚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不属于太平天国,C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页面设置的内容都是提纲式的目录而不是具体内容,《天朝田亩制度》属于具体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天国兴衰”符合题意要求,故D项错误。选B项。
3.B
【详解】
从“19世纪末”“割地求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正确;AC项是19世纪中期,排除;D项没有割地,排除。
4.C
【详解】
材料“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强调的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其中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的军用企业代表,C正确;AB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排除;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故选C。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台湾、澎湖等地大大损害中国领土主权,赔款两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重庆、苏州等地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陆,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方便了列强资本输出。该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列强开创了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先例,故A 项错误;俄国割占中国大片东北土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故B项错误;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故D项错误。
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9月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直冲敌舰,致远舰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故C项正确;英法炮轰广州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B项错误;威海卫战役发生于1895年,故D项错误。
7.C
【详解】
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平壤”、“威海卫”、“1894”、 “1895”等可以推断,该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在中国东南沿海,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故B项错误;中法战争是在福建沿海,故D项错误。
8.B
【详解】
材料信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反映的是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工业,解决“求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煤矿是李鸿章兴办的民用工业,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都是军用工业,故ACD项错误。
9.B
【详解】
由图片中旗帜可知该战事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欲瓜分中国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故B项正确;A项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符,排除; 反割台斗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故C项错误;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非原因,故D项错误。
10.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900年6月2日”“天津火车站”等可知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答案为C;AB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乘轮船远比坐木船方便快捷,刺激时人放弃传统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主要反映出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B项错误;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
12.C
【详解】
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应用科学与技术与近代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提问相关的问题,故C项正确;从材料来看西学得到了传播,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被抑制,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有维新的主张,且此时只是早期维新出现,并没有往深入发展,排除B项;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
13.C
【详解】
由材料“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可知,当时的日本重视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想要争取列强对它的支持,美化甲午战争是侵略战争的事实,故选C;粟野慎一郎的言行是在美化侵略战争,这有悖于《独立宣言》所宣扬的精神,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西方列强对这一言论的反映,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日本侵略中国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它的目标不可能在于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排除D。
14.B
【详解】
由材料“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要恢复汉人的统治,故选B;材料没有提及均贫富的思想,没有表明农民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A;材料中的言论只是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清王朝的统治,其还未深入到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中的言论并未指向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没有体现对新型政治的追求,排除D。
15.D
【详解】
鸦片战争后,民生药房注册商标,根据《商标法》维权,努力改善商标、商品包装、商号种类等仿假打假做法,反映了工商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医药业仿冒造假现象“严重”,A项错误;中医制药业界竞争“日益激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工商业者商标意识的加强”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说明材料主旨,C项错误。
16.D
【详解】
材料信息“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部分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原因并主张变革,这说明国人的反思已呈现理性化倾向,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人已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高涨”表述欠妥,故B项错误;“普遍认识”说法欠妥,故C项错误。
17.(1)特点:政府兴办,自主经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价值规律影响;鼓励支持技术创新;注意生产配套以促进生产发展;注重工作效率,重视发展速度。
(2)影响: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军火开支;促进了近代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山东机器局是山东巡抚丁宝桢于1875年兴办的。上自总办下至差役、脱产的管理人员,全部为中国人,没有雇用过一个洋人”可知,政府兴办,自主经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机器局是洋务企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根据材料“劳动者则为市场上雇用来的自由工人,生产任务紧急时即多雇,不需要时即少雇……军火生产……也有赚钱的目的,因为政府向各单位调拨军火,仍要核计成本”可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价值规律影响;根据材料“山东机器局曾昭吉长期研制机器,仿造出有‘外洋第一利器’之称的马氐尼枪,为中国之首创”可知,鼓励支持技术创新;根据材料“山东机器局还在章丘建有煤矿,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动力供应之需求”可知,注意生产配套以促进生产发展;根据材料“注意工作效率,重视发展速度”可知,注重工作效率,重视发展速度。
(2)影响:山东机器局制造军器,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根据材料“当时从外国购买马氐尼枪一杆,至少用银24两6钱,而当地机器局生产者仅10两有零……节省部分却远远超过其常年支出”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军火开支;根据材料“山东机器局曾昭吉长期研制机器”可知,促进了近代科技发展;山东机器局仿制西洋火器,采用近代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山东机器局生产火器,节省了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市场规律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18.(1)裂缝:采用机器大生产;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官商合办形式创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原因:企业管理不善,多有腐败;企业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官商矛盾尖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政治利益大于经济利益。
【详解】
(1)依据材料“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洋务工业采用机器大生产;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官商合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根据材料二“‘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方式、根本目的等角度来分析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19.(1)理由: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中国要帮助朝鲜平息内乱;日本要帮助朝鲜巩固独立,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
看法:美国认为日本代表了“正义”(美国同情日本),中国代表了“野蛮”。
(2)积极影响:培养了一批推动中国进步的政治人物;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消极影响:扶植了一批亲日势力。
【详解】
(1)理由:根据材料“光绪皇帝宣战上谕咨文: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可知,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中国要帮助朝鲜平息内乱;根据材料“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可知,日本要帮助朝鲜巩固独立,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
看法:根据材料“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可知,美国认为日本代表了“正义”(美国同情日本),中国代表了“野蛮”。
(2)积极影响:根据材料“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学生留学日本,培养了一批推动中国进步的政治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技术和思想,归国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他们妄图在中国留学生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可知,扶植了一批亲日势力。
20.(1)直接原因: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武装力量及领导人:义军﹣邱逢甲(或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2)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先收复新疆。理由:促进海防建设;阻止列强进一步侵略。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详解】
(1)直接原因: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岛给日本。武装力量及领导人:结合所学,可列举邱逢甲(或徐骧)领导的义军、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等。
(2)主张:根据“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得出海防与塞防并重;根据“不收复新疆……‘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得出先收复新疆。理由:根据“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得出促进海防建设、阻止列强进一步侵略。意义:可从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等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