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870010756900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主要解决了民族工业发展所需要的
A.政治前提 B.资本问题 C.市场条件 D.自由劳动力
2.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瑞俊在1921年作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人海,乔有麓下看沧桑”,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这一举动
A.反映了世界政治的新潮流 B.践行了孙中山“扶助农工”的主张
C.强调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 D.表明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
3.日本胁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其主要目标是
A.强化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B.加强对俄国的军事力量
C.吞并东北,并作为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 D.建立伪满洲国
4.蔡元培任校长期间的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时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并坐讨论。蔡元培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限制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5.20世纪初期,中国有一人满怀信心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五四运动时期他写了
A.《文学改良刍议》 B.《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C.《狂人日记》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7.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则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
A.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 B.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 D.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
8.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9.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10.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11.“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12.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A.宣扬民主科学的需要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 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13.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B.没有顺应时代需要,具有落后性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 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14.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应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15.1919年前后,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系列杂志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和新知识。这说明
①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改变 ②民众开始觉醒,爱国情绪高涨
③青年学生成为重要的力量 ④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到传统儒学的过程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制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夕卜,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明代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初时很不走运,落得倾家荡产,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就要把他捎带了去。无意之间,他在街上走,看到游街的红灿灿的名为“洞庭红”的蜜桔,就用朋友赠送的银子买了百十斤蜜桔抬上船去,被朋友们嘲笑一番,没想到,到了南洋,当地人不识,均以一个大钱一个抢购,无意之中获利千倍。在返回途中,他捡到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又被取笑一番,岂知船到福建,被一个“波斯商人”看到,以五万银子买下。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
(1)这则故事提供了哪些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和生活观念的信息?
材料二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他指出:“日本人能窥知西洋富强之由来,竭全力以振兴工业。中国但知西洋有坚甲利兵,而竭全力以练兵。舍本求末,故至今犹陷于困境也。”“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摘自《张季子九录》)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想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1895年,张謇宣布放弃仕途,转而经商,先后创办纱厂、面粉厂、电厂,建码头,修公路,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依据材料,概括张謇的思想主张。联系该思想主张的目的和实践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所代表的这一社会思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作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对西方的直接观察使他公开承认,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二千多年的历史、优秀的政治体制和道德学说。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郭主张,这些知识,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突破。李鸿章为什么不接受郭嵩焘的建议?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可知,这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和销售商品,即给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C项正确;这时期欧洲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的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而不是政治前提、资本、自由劳动力,排除A、B、D项。
2.A
【详解】
根据题干“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可知作者心怀解放受压迫民众的志向,反映了其受到马克思主义阶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思想影响,故A项正确;孙中山“扶助农工”的主张为三大政策内容,与题干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王瑞俊立志于解放全人类,未体现王瑞俊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对封建礼教的否定,排除D项。故选A。
3.C
【详解】
根据题干中日本的要求可以看出,日本意图吞并东北,并作为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选项C正确; A、B是次要目标,D不符合阶段特征。
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目的是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让新思想占领旧思想的阵地,从而传播新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故A项错误;打破地域限制聘任人才是蔡元培任用人才的方针,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这一方针和学科之间的综合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李大钊的话,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时他写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为D;A是胡适的作品,B是陈独秀的文章,C是鲁迅的文章,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BC。
6.D
【详解】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其代表人物之一陈独秀认为:“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西洋的法子”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中国的法子”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他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动摇封建思想的效果也没有涉及到促进民族觉醒的信息,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新文化运动推动全面的文化转型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7.A
【详解】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社会生活造成冲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封建陈规陋习的破除;D选项错误,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的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原因;学习西方先后出现三个层次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加深,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变革先后出现不同的需要,B项正确;政府的推行力度不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与“器物”和“制度”层次无关,D项错误。
【考点定位】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历程
9.C
【详解】
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女性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进行处罚,提现不出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
10.C
【详解】
由题干中的表格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呈现迅猛下降的趋势,时间范围是在1912年——1915年,此时,中国民间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波及到经济领域,国人大力提倡国货,抵制洋货,以发展民族实业,实现民族的富强,而这场运动直接导致了外国商品在华销售量锐减,其工厂数量也大幅度减少,故选C。A错在“最终解体”,当时处于正在解体的过程中。实业救国开始兴起于19世纪末,与表格时间不吻合,排除B。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也排除。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传统的贞节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怀疑和抵制, 这种现象是新文化运动对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展开猛烈批判的结果, 说明了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已经被动摇。故选C。AB项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体现不出来;D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妇女的解放和平等。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提倡新道德,妇女的意识也得到觉醒。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1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针对的是当时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故D正确;宣扬民主科学的需要、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不是新文化运动针对的“现实”,故ABC错误。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文官制度是近代化的产物,但是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这明显违背了近代化的时代潮流,具有落后性,故选B;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C;文官考试制度有助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而非阻碍,故排除D。
14.D
【详解】
《申报》中描述的辛亥革命后“西装东装”,“应有应有”的现象,反映出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追求时尚成主流”,A项错误;“中西服饰难以共存”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 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15.C
【详解】
1919年学生社团大量出现,从社团名称“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来看,说明民众开始觉醒,爱国情绪高涨,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和新知识,说明青年学生成为重要的力量,C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未因为学生社团的出现而改变性质,排除A;题干未涉及工人阶级,排除B、D。
16.C
【详解】
从中国思想历程简图中可以看出,近现代代中国思想既有传统思想对西方思想的吸收,也有传统思想对西方思想的抵制,也存在全盘西化的主张,最终形成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论,说明近现代思想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融合的过程,C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思想的发展历程,未能体现出对西方学习的阶段性,排除A;简图中未体现东学西传,排除B;最终形成的是现代化新论,而非传统儒学,排除D。
17.(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
(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二各自内容,即可知道不同。根据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可知魏源认为中国不善于学习西方长技,以致受到外来侵略;根据材料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知张之洞认为中国的祸事不在外来侵略,而是国内宣传的“民权之说”。
(2)结合第(1)问,概括材料三,然后概括进步内容即可。从材料一中“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从材料二中“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知张之洞反对民权学说,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从本质,也就是根本目的上来说,他们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根据材料三四可知,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故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关于影响,根据材料四“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可知李大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综上上述材料可知,材料一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学习政治制度,材料三学习思想文化,故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
18.(1)信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渴望通过经商致富(传统轻商观念转变);中外贸易得到发展;商人渴望通过投机实现一夜暴富。
(2)主张:实业救国。
评价: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实践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精神和进步意义;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也起了抵制作用。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实业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详解】
(1)信息:根据“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得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渴望通过经商致富;根据“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得出中外贸易得到发展;根据“无意之中获利千倍”“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得出商人渴望通过投机实现一夜暴富。
(2)主张:根据“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得出实业救国。
评价:应辩证的分析评价,可从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实践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也起了抵制作用,具有爱国精神和进步意义等方面分析积极作用,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实业救国是不可能实现分析其局限性。
19.(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
目的:学习西方,探索独立富强之路。
(2)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
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
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
②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自由主义体制的确立;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的风尚,也阻碍了英国在近代后期的深入创新和持续发展。
【详解】
(1)由材料“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第二小问,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②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自由主义体制的确立;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的风尚,也阻碍了英国在近代后期的深入创新和持续发展。
20.(1)突破: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
原因:李鸿章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
原因: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外国的经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3)认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日本则经历了思想文化——制度——器物的过程。福泽谕吉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深刻证明了该观点的合理性。
【详解】
(1)第一小问,根据“赞扬……敦促……”可知,郭嵩焘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可知,李鸿章作为朝廷大员,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为目的,只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第一小问,根据“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可知,陈独秀主张民主与科学并重。第二小问,结合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来思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学习西方是从学习技术开始的,后又学习制度和思想,而日本则先从思想入手,其次学制度,最后学器物。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向西方学习不能只学习一部分,而要全面学习,尤其是从思想上学习,比较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情况和结果就可以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