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土壤
单元概述
一、单元目标
????? 本单元安排了“1采集土壤”2.土壤的成分”“3. 土壤的种类”“4. 土壤的保护”4课书,共8个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采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调查、表达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这种资源一经破坏很难修复,唤起学生珍惜、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土壤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特点形成不同种类的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生物生存。
科学知识点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STSE
7.3 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14.3 ?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例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15.1 说出人类利用土壤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例子,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 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调查、表达 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乐于表达和分享 珍惜土壤资源,具有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
?
二、单元解析
????? 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土壤有自己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成了土壤的不同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因而,土壤是人类生活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人类的某些生活和生产活动正悄悄地破坏着土壤资源。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壤所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壤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
????? 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三年级学生对土壤充满了神秘感。教材基于此,将探究对象---“土壤",按照“采集收藏一观察分析--分类区分-想法保护”流程,采用“总分总”结构,布设了“采集土壤”“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的保护”4个层层递进的课题,引导学生通过7个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和提问能力,兼顾调查、分析等其他探究能力。教材以”“从科学走向生活”的新理“本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既符合教材“研究身边物体”的要求,同时又体现了“从科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并贯穿热爱家乡的思想。?
????? 第1课“采集土壤”,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土壤,怎样采集土壤标本,引导学生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不同地方土壤颜色怎么不-样?”“土壤里的小虫于怎么呼吸”“土壤里有什么?”等问题,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知基础,提供探究材料,激发挥索未知的欲望。第2课“土壤的成分”,引导学生采用分离法观察、研究土壤中的主要成分,用科学实验探究法证明土壤中是否有水和空气。第3课“土壤的种类”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上的渗水性、黏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土壤适合生长的植物类型。第4课“土壤的保护”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从土壤提供植物生存基础,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引领学生用实验研究植物对水土的保护作用。最后引导学生针对人类活动对土壤资源的破坏行为进行判断、评议,唤醒人们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鼓励学生参与保护土壤的行动。
三、单元页介绍
????? 单元页主画面中有郁郁葱葱的植物、艳丽的花朵,花上的昆虫,还有忙着农耕的人类。这些画面揭示了本单元研究内容一上壤与植物的关系和土壤与动物、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土壤的影响。单元页上的诗歌,旨在引领学生关注本单元研究主题,即土壤的“种类”“成分”“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单元页的画面以及阅读文字。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土壤?土壤对植物、动物、人类有何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对土壤有哪些影响?带着问题开启本单元的探究之旅。
四、课时建议
本单元建议安排4`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