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压强-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太空飞行中的“神七”返回舱
2.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应留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强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略有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3.夏季高山上的气温从山脚起,高度每升高100米降低约0.6 ℃。已知杭州天目山主峰仙人顶气温是14 ℃,山脚的气温是23 ℃,那么仙人顶的高度是(?? )
A.1400米? B.1500米? C.1600米 D.1700米
4.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 )
A.无云 B.阴雨天气 C.蜻蜒飞得较高 D.晴朗干燥
5.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拦河坝“下宽上窄”
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7.一根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中,管的一部分在水面上。现用手指封住管的上端,把一定的空气密封在玻璃管中,以V0表示其体积;然后把玻璃管沿竖直方向提出水面,设此时封在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为V1;最后把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转过90°,使玻璃管处于水平位置,设此时封在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为V2,则有( )
A.V1>V0=V2 B.V1=V0>V2
C.V1=V2>V0 D.V1>V0,V2>V0
8.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
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
9.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能支持水柱10 m高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0.取一个小瓶,用嘴从瓶内吸出一部分空气,小瓶就会挂在嘴唇上不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嘴唇把瓶粘住了 B.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气体的压强
C.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体的压强 D.瓶内气体没有压强
二、填空题
1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会发生变化,一只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高度h/km
大气压p/×105Pa
0
1.01
0.4
0.97
0.8
0.92
1.4
0.86
2.0
0.79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_____;
(2)从图表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3)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_______Pa。
(4)除了高度外,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
12.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________℃。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________B处(填“<”、“=”或“>”).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_______。
三、探究题
13.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8.5牛;④记录整理数据;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帕。该实验中测得大气压值与当地当日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的原因,下列同学分析有道理的是_______。
A.水存在“粘性”,将吸盘“粘”牢了?????? B.吸盘内空气未排净
C.由于吸盘被拉变形后,吸盘受气压的面积变小? ?D.由于误差,弹簧秤读数偏小
(3)小菲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称示数可能会___________98.5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5厘米,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_厘米2。
(2)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36.0牛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________帕。
四、简答题
15.我市开发区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E为圆形吸盘,其面积为120cm2,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0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提升2m,在此过程中,g取10N/kg求:
(1)为什么抽气后吸盘能吸住玻璃?_____________????
(2)吸盘内压强为多大时恰能吸起这块玻璃(大气压强取1×105pa)__________
16.如图为测定风速大小的装置,探头、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电路电压一定,当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符合题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机舱内的气压,不符合题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符合题意,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太空为真空环境,飞行中的“神7”返回舱外没有大气,不受大气压,不符合题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拔与温度的关系,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由信息可知,先计算出温度的差值,再结合题干信息即可求出仙人顶的高度;(23-14)÷0.6=15;15×100m=1500m。故选B。
4.B
【详解】
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地区附近,风是自中心向外围流散,因此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地区附近,风是向中心吹进,且吹进来的空气即向上升,而形成上升的气流,往往是阴雨天,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压与天气。
5.D
【详解】
A. 用吸管吸饮料时,减小了吸管中的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
B.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典型实验;
C. 塑料吸盘“粘”在墙上,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 拦河坝“下宽上窄”,依据的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即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与大气压无关;
故选D。
【点睛】
理解用吸管“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详细解释的话,还利用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即吸管与口、肺部连通,胸腔扩张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6.B
【详解】
因为,当火车驶过时安全线附近的气压会变低,且越接近火车气压越低;但距离安全线较远的地方气压大,那么一边气压低,一边气压大,气压大的一边会把你挤到气压低的一边,因而越来越接近火车,就有危险,该现象体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其中ACD选项中的物理现象均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解释;但B选项中的现象体现了大气压强原理,嘴吸饮料时,外界大气压大于吸管内的气压,压迫饮料进入人的嘴里,故B选项符合题意。
7.A
【详解】
设大气压为p0,三个状态下封在玻璃管中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p3.
把一定的空气密封在玻璃管中时:
p1=p0,
把玻璃客沿竖直方向提出水面时:
p2=p0?ρgh,
使玻璃管处于水平位置时:
p3=p0,
则有:
p1=p3>p2,
根据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规律可知:
V1>V0=V2。
故A符合题意。
8.B
【解析】
【详解】
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宽能够抵抗大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 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应用了大气压将饮料压上来,符合题意;
C. 飞机机翼上部凸起,在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在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便形成向上的升力,不符合题意;
D. 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改变浮力实现浮沉,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
【详解】
A.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Pa,能支持水柱约10.3m高的水柱,故A正确;
B. 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气压的大小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B正确;
C.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故C错误;
D.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10.B
【解析】
【详解】
用嘴吸走一部分瓶中的空气,使瓶内气体密度减小,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小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了嘴唇上,故B正确。
11. 减小 0.9×105 季节、温度、气候等
【详解】
第一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依次找出五个点,用线连起来,就做成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如下:
第二空. 由图象可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第三空. 由图象可知,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为0.9×105Pa;也可以根据大气高和高度的关系来计算得出,高度为0.8km时,大气压的值为0.92×105Pa,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的值为P=1.01×105Pa-10Pa/m×1000m≈0.9×105Pa;
第四空. 大气压除了和高度有关,还和天气的变化有关,同一地点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还与季节有关,冬天大气压要比夏天高;
12.0 > 换用更细管径的玻璃管(或换用体积更大的玻璃瓶)
【详解】
(1)[1]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0;
(2)[2] 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故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
(3)[3]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13.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0.985×105 B 大气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小于
【详解】
(1)[1]将吸盘沾水的目的是防止漏气;
(2)[2]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示=98.5N,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p===9.85×104Pa;
[3]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都偏小,原因可能是注射器内空气没有排干净故B符合题意;
(3)[4]大气压强也像液体的压强一样,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4)[5]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果到西藏去旅游,用同样方法做该实验时,弹簧秤的读数小于98.5牛。
14.4 0.9×105
【详解】
(1)[1]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ml=20cm3,刻度尺总长度为5cm,
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s==4cm2;
(2)[2]由此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p大===9×104Pa。
15.(1)吸盘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外面大气压,大气压将玻璃压在吸盘上 (2)9000pa
【解析】
【分析】
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需要确定压力、面积,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正确判断物体间的压力,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物体间接触部分的面积,一般与较小的物体面积相同。
【详解】
(1)抽掉吸盘内的气体后,吸盘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外面大气压,大气压将玻璃压在吸盘上。
(2)玻璃板受力平衡得:F外=F内+G玻璃
P外S=P内S吸+G玻璃
所以P外-P内= G/S=1×104 pa
P内 =1×105Pa-1×104 pa=9000p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压的应用与压强的计算问题,难度一般。
16.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探头表面上凸下平,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增大,上下表面气压差增大,探头受到向上的合力增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R1分担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