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2和5的倍数的特征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2和5的倍数的特征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16: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学情分析:
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有一定的理解。先安排学生研究5的倍数特征,再研究2的倍数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教具、学具: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请你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好吗?
……
请同学们猜一猜2或5的倍数特征会和什么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二、操作探索,概括特征。
1.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2.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奇数、偶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
三、运用模型,形成技能
1.练一练
(1)第5页第1题,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第5页第2题。
(3)判断题
(4)用6、0、9、5选两个按要求写数:
奇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四、全课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教师评析
马主任:本节课张老师的引入:老师我有个秘诀 ——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或 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不信就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个个踊跃预试……由此引出课题,本人认为: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但是课件制作有待提高。
何老师:本节课的重点突出,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很好。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蔺校长1.课堂教学扎实,教学设计合理,采用猜测--探究--验证--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讲练结合,学生学得扎实,课堂有实效。
2.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回答踊跃,完成练习的正确率高,可以看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很好地达到了,但是,我在思考,学生在这一节课中的数学能力有没有的到提升呢?
3.张老师在探究2的倍数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平均用力,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得出结论,如果采用“先扶后放”的模式,5的倍数的特征让孩子自己来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模式来探究是否更好些?
4.老师用举手的形式来检查孩子是否做对了,有一部分孩子没有举手,这时我们是否应该为这些孩子停下脚步,倾听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的疑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