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6 18:4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长征期间,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召开于 (  )
A. 汉口   
B. 瑞金   
C. 遵义   
D. 延安
2.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
A. 北伐战争的失误
B.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 军阀纷争
D. 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3.“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 国民党一大
5.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促进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
③动摇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④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在6月3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  )
A. 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 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
C. 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7.毛泽东在瑞金养病期间,曾和卫士钱昌鑫开玩笑:“你姓钱还不够,还要那么多金子!当心打你的土豪啊!”这段谈话出现于(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8.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
A. 江西瑞金
B. 陕西延安
C. 贵州遵义
D. 甘肃会宁
9.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 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
C. 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 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
10.“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井冈山时期(  )
A. 反“围剿”斗争的伟大成果
B. 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效
C.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D. 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
11.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有( )
A. 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
B. 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 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 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2.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下列五四运动的口号中,能够全面反映这一性质的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 “取消二十一条”
13.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
B. 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 日军全面侵华
D.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4.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  )
A.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5.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
A. 太平军
B. 工农红军
C. 北伐军
D. 新四军
16.“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
A. 爱国精神
B. 自由精神
C. 民主精神
D. 科学精神
17.“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所指的历史事件描述相一致的是(  )
A.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它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8.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
A. 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 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 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 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19.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国共合作的形成
C. 北伐战争的胜利
D. 南昌起义的爆发
20.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的“会议”( )
A. 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诸君”及“全国国民”是如何“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的?他们的行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江西红色旅游著名景点的两个艺术作品。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历史怎样选择毛泽东》
材料二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的观点加以讨论。(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5.材料一 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到闽浙赣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
材料二 红军长征时的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答案】B
【解析】 结合1927年史实,“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针对的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故B项正确;从题中可知不是表述北伐战争的失误,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领导过革命的人”,故C项错误;1927年主要是国民党右派镇压共产党,不是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确定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不符合中共国情,故B选项错误;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此时中共刚刚成立,还没有成熟,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4.【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60年代”可知,四十年前是指20世纪20年代,依据题干“南湖泛舟”,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先是在上海召开,由于国民党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三大是20年代召开的,但是不符合“南湖泛舟”,排除BC;D项是193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5.【答案】D
【解析】选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①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深入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故②正确;五四运动打击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故③错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④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 “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说明无产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时期,故C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毛泽东在瑞金养病期间”、“当心打你的土豪啊!”等信息可知当时党中央所在地为瑞金,由此可知该谈话出现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正确;大革命时期革命中心在武汉,与材料不符,故A不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在延安,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为延安和西柏坡,与材料不符,故D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1935年”,这一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故选C。
9.【答案】D
【解析】维护中央政治路线的严肃性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彻底粉碎”表述过于绝对,且当时存在的是“左”倾冒险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是突出争取团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最大限度的团结党内同志,避免党内因意见分歧走向分裂,故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即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选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并未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沉重打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并未取得中国外交的胜利,只不过中国并未在和约上签字,C选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 A、C、D三项仅体现了运动的反帝性质,B项中“外争主权”反映了反帝性质,“内除国贼”反映了反封建性质,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巧渡金沙江,翻雪山”等信息可以得出,所述事件为红军长征,其原因在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B项正确;第四次反围剿,周恩来等人抵制了“左”倾错误,成功瓦解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故A项不正确;抗日战争的史实与材料无关,故C项不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在大革命时期,与材料无关,故D项不正确。
14.【答案】D
【解析】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所描述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故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赣闽”“七载”“兵力达百余万”可作判断。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对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正确答案为B。
16.【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知五四运动体现的是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与材料“毋忘此国耻纪念日”不符,故B、C、D项错误。
17.【答案】B
【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8.【答案】C
【解析】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然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终于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依据材料可知,强调了长征对红军基干力量的锻炼,经过长征,红军更加坚韧顽强。因此,答案为C。
19.【答案】A
【解析】选A。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0.【答案】C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案为C;A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B是在中共二大,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
21.【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和材料三关键信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对比回答。第(2)题第一问,材料一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问,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回答。第(3)题,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22.【答案】(1)责任:学生集会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意义: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任意两点即可)
(2)解说词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解说词二: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部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学生以及全体国民在五四运动中的行动,结合史实从学生、商人、工人等不同群体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写解说词,简要阐述事件,重点是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根据要求回答即可。
23.【答案】(1)分歧: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还是走城市中心道路。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没有指明革命的道路;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照搬了苏联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对国情缺乏科学认识;共产国际错误的指示。
(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进行长征,由于“左”的错误仍在党内居于统治地位,革命处于危急时刻。特点: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3)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不断与右和“左”的错误斗争中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史作用:使中国革命多次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了成熟,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和材料二“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进行长征以及“左”的错误影响;第二小问,依据遵义会议内容从纠正了当时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及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并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回答即可。
24.【答案】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的统一。
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汉奸”。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首先,结合材料,以五四运动的现象为例,分析爱国的方式,并通过陈独秀先生的著作提出观点“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提出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25.【答案】(1)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博古为代表的临时中央实行“左”倾冒险主义战略指导,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党内“左”倾错误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质的严重匮乏。
同课章节目录